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翟义刚 《上海保险》2011,(1):20-21,42
“庞氏骗局”得名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意大利裔商人查尔斯·庞兹。他从1920年开始从事投资欺诈,不断吸纳新投资者的钱,并将其付给前期投资者。前期投资者获得了巨大的投资回报,就宣称他是投资天才,于是更多新投资者携带现金纷至沓来。自庞兹以后,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各种各样的“庞氏骗局”在世界各地层出不穷。美国纳斯达克前主席麦道夫600亿美元欺诈案,成为世界金融界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王正位  王新程  廖理 《金融研究》2019,470(8):96-112
庞氏骗局是金融学的重要话题,但是使用大样本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较为匮乏。本文首次利用e租宝88.9万名投资者的微观数据研究投资者陷入庞氏骗局的原因,研究表明,信任是使投资者陷入庞氏骗局的重要原因。首先,投资者的投资探索行为使其逐步积累起对平台的信任。本文发现:投资者待回收本金会随着投资笔数的增多而显著增多,即投资者过往投资中得到及时还款等正面反馈而逐步建立起对平台的信任。其次,投资者也会受到朋辈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e租宝平台存续时间延长,投资者待回收本金显著增多所需的投资笔数越来越少,即投资者投资决策会受到朋辈的影响,所以在投资者整体数量变多后,投资者加深了对平台的信任。此外,外部信任背书也是导致投资者陷入庞氏骗局的重要因素。本文发现央视广告当期新增投资者首次投资金额和原有投资者待回收本金都显著增加,即央视广告使投资者相信该平台的可靠性。本文从内部视角研究庞氏骗局投资者的微观投资规律,对后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麦道夫金融骗局与庞氏如出一辙,也是用新投资来支付旧投资人的回报.反不同的是操作手法更加隐蔽,投资规模更大,持续时间也远远超过庞氏.庞氏骗局只持续了8个月,而麦道夫骗局持续了数十年.  相似文献   

4.
2008年12月,麦道夫被控告操纵了500亿美元的庞氏金融骗局.随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将其拘捕.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庞氏金融骗局,时间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这场骗局的受害者中包括一些著名的金融机构如汇丰银行等.麦道夫是怎样在数十年间构造这一骗局,蒙蔽了机构投资者和美国政府的监管机构?要感谢金融危机让他原形毕露.当时一些金融机构急需现金,欲从麦道夫基金中撤资.麦道夫根本无法支付,骗局终于解体.不妨先了解一下庞氏骗局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5.
2013年初以来,理财市场颇不平静,先是被投资者视为存款替代的集合信托产品屡屡出现风险,后又是某股份制银行分支机构被曝代销质量较差的私募产品,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接着某些银行的银行理财产品也被指有问题……“庞氏骗局”、“骗子理财”等字眼频现网络。银行似乎感到很无奈,不管是发行自身的银行理财产品,还是销售其他理财机构的产品,投资者在购买时都做了风险评估,抄写了风险警示条款,本应对投资风险很清楚,但为什么一旦投资失败,投资者立刻翻脸不认人,指责银行违规销售,甚至诈骗呢?  相似文献   

6.
通过参观天津金融博物馆,我对庞氏骗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本文通过庞氏骗局的起源、特点、庞氏骗局的案例分析、大学生校园贷款现状等方面来分析我国不良网络借贷平台席卷大学校园的现象,之后对目前大学生网络贷款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何为庞齐陷阱 “庞齐陷阱”来自查尔斯&;#183;庞齐(Charles K.Ponzi)策划的一个金融陷阱.骗人向虚设的企业投资.用后来的投资者投入的资金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的投资者.以便诱使更多的人上当。早期加入骗局的人投入少量金钱就能获得大量的回报,因为他们赚的是后来加入骗局的人们投入的金钱。但是.最终会伴随着新加入的人日渐减少使骗局破灭。最后加入的人——众多上当受骗的人会一无所获。  相似文献   

8.
网贷投资者目前出现了两种不健康的心态:储户心态和股民心态。储户心态就是把P2P网贷平台当成了银行,以为P2P网贷可以躺着挣钱:股民心态就是一些投资者明知道一些平台借新还旧可能是庞氏骗局,但还是认为自己跑得会比别人快,总是期待别人去接最后一棒。  相似文献   

9.
臭名昭著的金融诈骗案--伯纳德·麦道夫案和艾伦·斯坦福案等庞氏骗局在全球金融界引发地震效应,并余波不断.对受骗入局的投资者来说,如何尽可能减少损失并通过退税索取等方式进行弥补,在美国是近来受到关注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乐山 《国际金融》2009,(1):12-15
年终岁末,最引人注目的事件莫过于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前董事长麦道夫(Bernard Madoff)以所谓的"庞氏骗局"非法集资500亿美元,将全球多家知名机构深套其中。"庞氏骗局"得名于一个名叫查尔斯·庞齐(Charles Ponzi)的英国人,他以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中行董事长肖钢在《中国日报》上撰文指出,目前银行发行的“资金池”运作的理财产品,由于期限错配,要用“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兑付,本质上是“庞氏骗局”。请问老师,银行理财产品真的是庞氏骗局吗?(天津市小柯)  相似文献   

12.
<正>8月19日,通用电气再度对会计操作发布辩护声明,此前投资者对一份知名研究报告提出质疑。该报告称,通用电气未能拨备资金,以弥补290亿美元的潜在保险损失,且未能正确计算子公司贝克休斯的利润。通用电气发表上述新评论之前,麦道夫庞氏骗局揭露者哈里·马科波洛斯8月15日发  相似文献   

13.
快鹿系风波尚未平息,上海再次迎来平台兑付危机.4月6日,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称,中晋系相关联公司涉嫌非法集资诈骗而被查处. 中晋系俨然又是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据了解,中晋系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以私募股权投资产出高收益率吸引投资者.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中晋合伙人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中晋内部员工向媒体表示,"对于赔付问题,目前公司没有钱可以赔付."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因为投资贵金属导致了亏损,和炒股票亏本是一个道理,谈不上遭遇了骗局。你买了房子最后房子跌价了,不能说房子是个骗局。问题出在当初投资人对贵金属交易、赚钱设想得太简单。不少市民反映经常接到介绍贵金属投资的电话,也会有人派送投资贵金属的传单折页。推销电话和宣传单上关于贵金属投资收益率的种种描述,让有意的投资者莫哀一是,让已经持有贵金属买单的人心里忐忑。  相似文献   

15.
在理想与现实的蛊惑下,"庞氏骗局"类MMM平台依然存在和运营,这就为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与拯救!其实MMM的骗局很多参与者心知肚明,也并不止赌性那么简单,理想的理财产品是公平的,但现实多不是公平的.所以MMM庞氏骗局的存在有社会经济的因素,也有人性本质的因素在里头,所以我们得深刻思考怎么拯救参与者,并不是简单告知其是骗局那么简单.我们都是活雷锋,都要做平凡的螺丝钉,理财也是这样,过平凡的理财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曾经撰文指出,中国金融业未来5年最大的风险在于中国式影子银行体系.他认为,中国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相当部分实际上是不折不扣的"庞氏骗局".先不论银行理财产品是否可以归入影子银行业务,这也从侧面上反映了在其投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17.
商业     
<正>通用电气发布详细版声明回应财务欺诈指控8月19日,通用电气再度对会计操作发布辩护声明,此前投资者对一份知名研究报告提出质疑。该报告称,通用电气未能拨备资金,以弥补290亿美元的潜在保险损失,且未能正确计算子公司贝克休斯的利润。通用电气发表上述新评论之前,麦道夫庞氏骗局揭露者哈里·马科波洛斯8月15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资金池—资产池"这一银行理财产品的主流运作模式进行分析,发现银行通过"资金池—资产池"模式的运作,进行了期限错配,从而提高了收益率,同时可以绕过表内监管,并通过资产池进行风险分散化,但是,因运作风险无法传导给投资者,导致银行出现"刚性兑付"和"隐性担保"问题。虽然短期利率的迅速上升或期限利差的倒挂均可能导致"资金池—资产池"运作进入庞氏结构,但当期信用利差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资金池—资产池"模式尚未进入"庞氏结构"。利差下降可能导致"庞氏骗局"的风险,因此需要加快这一产品运作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全球经济大潮潮起潮落,退潮时,人们往往能够看到更为真实的情景…… 2008年12月10日,在金融风暴中面对巨大赎回压力的伯纳德·麦道夫,向作为公司高级雇员的儿子承认,其苦心经营数十年的投资神话,只不过是一场“庞氏骗局”(借指以高额回报为吸引,筹集新钱弥补旧钱亏损的集资骗局)。而这之前,身为前纳斯达克交易所主席的他一直是年高德劭的商界楷模,  相似文献   

20.
成宝德 《科学投资》2007,(11):50-52
黄金市场同其他投资方式一样,也存在着诱人的骗局和欺诈的陷阱。而且这些陷阱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被人们清醒地认识,反而是一批又一批的欺诈者利用投资者的投机心理和盲目意识一次又一次骗术得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