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国内旅游扶贫开发中的几个战略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开发式扶贫是中国政府扶贫政策的核心和基础,国内现阶段的旅游扶贫开发迫切需要相关理论、方针和政策的指导。本文根据国家有关扶贫开发的方针和政策,结合旅游开发的有关理论,论述了旅游扶贫开发的对象、旅游扶贫开发的目标、旅游扶贫开发的机制与策略以及旅游扶贫开发的资金管理等四个关系着旅游扶贫开发成败的战略问题。把握这几个战略问题,对于提高和统一国内旅游扶贫开发的理论认识、增强旅游扶贫开发实践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开发是我国农村旅游扶贫的重要途径与有效手段。在广西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村落中已出现经济优势群体,加强对乡村旅游开发村落中经济优势群体的特征分析,探讨乡村旅游与农村扶贫之间的关系,总结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民族特色是广西旅游商品的重要表征之一。从分析旅游商品及其功能定位入手,从价值链角度透视广西民族旅游商品开发的现状与症结。并从流程管理出发,从政府、生产商、代理分销商及消费者等多角度,提出开发富有广西特色的优质旅游商品的创新性策略。  相似文献   

4.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伴随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旅游扶贫已经成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战略的重要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贵州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转型发展受贫困人口参与度低、盲目开发、产品雷同、质量差、投入机制单一、扶贫绩效弱和专门人才匮乏一系列问题的困扰,因此,需要推动实施和构建政府在旅游扶贫开发中的主导作用、市场主体的多渠道筹资体系、有利于“贫困人口”受益的旅游扶贫模式、旅游扶贫开发的本地化产业链和加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旅游扶贫开发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5.
在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广西旅游业发展迅速,其旅游管理专业化、应用型人才在加强国际间的旅游合作和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文章从广西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出发,针对目前旅游管理课程体系滞后、学生实践能力不强、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在分析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困境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策略,以期为广西旅游管理人才优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旅游产品的灵魂,旅游是文化活现的载体。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开发是现代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其转型、调整和升级的根本要求和必经途径。神话传说与民俗旅游的深度融合开发,已成为研究广西民俗旅游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就神话传说在广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地位、作用、吸引力以及神话传说在广西民俗旅游开发中的应用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广阔,民族化资源极其丰富,如何有力地挖掘化旅游资源的潜质,加强民族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开拓创新,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面前的重要任务。本以云南、广西、贵州为例,论述少数民族化的旅游开发并评析当前三省的少数民族化旅游。  相似文献   

8.
饮食旅游资源具有区别于其他类型旅游资源的特点,饮食旅游资源很难成为旅游目的地唯一的吸引物。旅游目的地在开发饮食旅游资源过程中,既要遵循一般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还要与地方实际情况相联系。广西旅游资源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其山水风光表现出独一无二的非替代性,而广西的米粉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作为一种依附性旅游资源,广西米粉要根据自身的特殊性,依托原有比较成熟的旅游产品,结合本地实际,促进饮食旅游资源内涵和外延的发展。文章从地方性、社区性、综合性、依附性和产业性等新的视角分析米粉作为旅游资源的特点及旅游开发的要点,以期为其他饮食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广西医疗旅游的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主要包括:交通区位、资源、行业基础等优势分析;医疗旅游行业基础发展薄弱、开发投入不足、医疗旅游开发路径有待斟酌和医疗旅游产品种类有限等发展劣势分析。但广西医疗旅游迎来了很多的发展机会,如国际医疗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国家对发展医疗旅游业的政策支持、广西各级政府对医疗旅游发展的重视等。同时,也面临着非常激烈的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10.
户县旅游扶贫开发的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户县旅游扶贫在陕西省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举的巨大功效。陕西户县旅游扶贫开发战略要确立总体开发思路,选择好开发目标,分步实施,划分好旅游功能区,设定旅游开发模式,重视营销宣传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旅游业成为广西与东盟国家实现对接的最有潜力的产业之一。而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在旅游业发展中起着战略性、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在分析广西与东盟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合作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加快广西与东盟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一)广西旅游业经历十多年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走出自己的摇蓝,凭借广西旅游资源的优势和逐渐完善旅游产品的配套,业已成为广西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产业部门,并正在跻身于中国旅游发达地区之林,有望不久将进入中国旅游大省之列。广西是旅游资源大省,拥有极其丰富并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目前,全区共拥有3个国家级和22个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7处国家级和145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有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的自然保护区,全区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有400多处。广西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唯我独有"的令人神往的桂林山  相似文献   

13.
广西生态旅游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旅游是我国也是广西正兴起的一种旅游活动,它鲜明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旅游业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在开发中存在诸多问题。需采取相应对策:增强旅游意识,建立法规、条例,先规划后开发,合理控制旅游活动量,加强管理力度,注重信息、掌握动态和适度开发,才能使广西的生态旅游有序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众多、环境优美,旅游潜力巨大,通过旅游发展不仅能够突出广西各地文化特色与自然环境价值,更能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因而采用科学方法客观评价广西各地旅游潜力对于广西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十分关键。由此,本文构建了反映旅游业发展状况、旅游资源条件、综合发展环境、旅游潜在价值、旅游产业及当地经济发展趋势6大方面和32个分指标的地区旅游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广西所辖14地区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桂林市的旅游潜力以95.34分遥遥领先于第二位的南宁市13分之多,比第三位的柳州市高出20分;第四、五、六位的分别是百色市、河池市和崇左市,属于旅游潜力中等偏高地区;旅游潜力中等地区为北海市、钦州市和玉林市(第七位到第九位);旅游潜力较弱地区为来宾市、贺州市、防城港市、梧州市和贵港市。针对广西各地在旅游潜力开发方面的问题,本文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打造精品旅游;二是立体发展民族旅游;三是重视旅游扶贫;四是突出桂西北旅游特色。  相似文献   

15.
广西沿海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也有很多问题。本文首先对广西滨海旅游资源进行了概述,然后进行了定性评价,对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进行了构想,有助于探索广西滨海旅游发展的途径,促进广西滨海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越来越大众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热点之一。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尚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仅仅是停留在原始粗放型阶段。就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开发及其评价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旅游经营管理的相关对策,以供各方参考。  相似文献   

17.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发展广西旅游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是发展旅游的有利条件。广西要发挥优势,保护和合理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精心组织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建设民族文化生态区,打好持续发展旅游的牢固基础,打造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著名品牌,加快广西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环北部湾经济圈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北部湾经济圈具有瑰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构建环北部湾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环北部湾区域内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传统节庆开发、地域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组合、品牌构建以及区域旅游合作等策略。  相似文献   

19.
广西作为我国的一个自治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条件,客家传统文化便是广西优厚的旅游资源条件。如今,随着旅游文化的迅猛发展,客家传统文化已经逐渐成为了旅游文化的关键内容之一,具有非常大的开发价值。近几年来广西客家民居旅游资源的开发存在诸多问题,论文对此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广西客家的传统文化,了解客家居民的基本特征,明白开发利用客家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广西旅游和文化部门加大对广西花山崖壁画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景区建设,对具有典型广西花山崖壁画特征的旅游商品的市场需求将日益迫切。分析了广西花山崖壁画及与之相关的民族风情和民族工艺,从中提取元素,设计与广西花山崖壁画紧密相关的旅游商品系列,并提出了个别具体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