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电信业迈向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电信市场竞争形式不断发展、各运营商业务互相渗透,以及客户需求发生巨大变化,电信运营企业传统的以网络覆盖、放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逐渐向以客户和市场为中心的经营模式转变。在新的经营模式下,以高质量的用户服务和准确无误的计费系统,提供客户服务,吸引客户,提高运营效率,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全球电信市场结构变化和电信企业的经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电信改革的不断深入、移动电话及因特网爆炸式的发展、电信/广播的融合 ,全球电信一体化的市场正在出现。固定电话在家庭的普及及移动电话爆炸式发展 ,牵动着对第二条电话电路的需求及个人通信需求的发展 ;通信的宽带化和广播的数字化 ,消除了两个产业的界限 ,带来了服务=市场=产业的融合 ;因特网的发展 ,使超越国境、1对1、1对n、n对n、语音/数据/映像等任何形式的通信成为可能 ,加速了全球规模通信产业结构的变化 ,传统电信经营商正在调整经营战略 ,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当前电信发展的几个动向1、从以电话为中心的时…  相似文献   

3.
4.
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邮政企业经营发展的环境出现重大变化——中央“八项禁令”等政策的出台,使主要面向政企客户的贺卡、政务类商函、集邮定向产品、报刊公费订阅以及分销业务高端商品销售等受到很大的影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技术推动了电子商务、移动商务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对传统邮政业务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微博、微信及社交媒体的发展使邮政分销、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5.
在客户导向经济时代,企业采取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围绕客户展开的。我们只有切实坚持以客户为导向,真正把握客户需求,才能切实满足客户需求,提高经营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如今我国电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客户需求瞬息万变,信息化发展机遇空前,电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国电信企业要有效推进企业转型,就必须切实做好客户需求工作。  相似文献   

6.
7.
陈喆 《当代通信》2006,13(4):42-43
在全球电信业转型的大趋势下.运营商纷纷将眼光投向了中小企业信息化与ASP(信息化应用租赁服务)商务模式。ASP模式以IT服务的一对多租赁为基础,企业客户将部分或全部业务流程的相关应用委托给电信运营商.由运营商通过互联网来管理和交付服务。这一模式极大的降低了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昂贵的初期投入和投资风险.非常适合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IT知识.缺乏专业的IT人才”的实际情况。当前已有不少的信息化服务商推出了针对中小企业的ASP业务.  相似文献   

8.
2005年以来,互联网的发展进入了新一轮上升期。这一方面得益于全球范围内互联网用户数特别是宽带用户数的持续快速增长带来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前一轮互联网投资热潮最终形成了一些成熟可行的商业模式。对于很多市场参与来说,规模可观的盈利已经从网络泡沫时代的纸上谈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财务数据,相当一部分实现盈利的业务仍处于加速增长期。市场对互联网行业的增长性和长期前景再次普遍看好。这种示范效应也带动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和产品服务创新。笔通过对国外主要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业务经营现状的研究,总结分析了其互联网业务经营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国内电信运营商经营互联网业务提出了建议。[编按]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信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电信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了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如何面向市场,如何以客户为中心开展电信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已经成为当前各主流电信运营商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在这种新的竞争形势下,传统“后台式”的技术型电信网络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电信企业发展要求,新型“前台式”的市场型电信网络管理模式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0.
目前,各通信运营企业正组织人力深入到客户中进行市场调研力争在2005年度的业务发展中再上新台阶。    在开展市场调研时往往会遇到很多说客套话的人,而那些敢反映问题、表达真实想法并能提出一些独到见解的客户往往较少解和掌握市场的真实信息是企业制订发展目标、提高市场占有率有效途径。笔者以为,要想了解市场的真实信息,调研者在调研有必要改进一下方法,注意多接触一些爱发“牢骚”的客户。不遇到这些人就躲,把他们当作是故意找茬的“刁民”。    一般说来,这些爱发“牢骚”的客户大多是企业的忠诚用户。俗话说:忠言逆…  相似文献   

11.
北京机动通信局是中国网通集团北京通信公司的下属公司,专业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机动通信服务。自1990年成立以来,北京机动通信先后300多次出色地完成了为重大政治活动提供通信支撑的应急通信任务和为各种经济活动提供通信支持的机动通信业务。北京机动通信局以崭新的企业形象和特殊的业务方式,走出了自己独特的市场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竞辉 《中国电信业》2003,(10):64-64
目前,中国的电信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电信运营商在进行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转型,他们需要改善运营效率,提高服务水平;需要满足未来技术创新和系统平台架构的需求;需要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并提供相关支持。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在于管理,而不在于技  相似文献   

13.
从国际电信业的现状及趋势来看,全业务是电信业发展的必由之路。1998年开始,世界各大电信巨头为应对全球性竞争,迅速展开了跨国并购、重组的过程。其重点之一就是发展全业务经营。国外运营商认识到全业务是电信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通过垂直重组的方式来促使企业朝这个方向发展。全业务经营是公平有效竞争机制的基础,可以适应经济全球化与用户需求多样化的要求,全业务经营有利于规避资本市场风险、有利于遏制恶性竞争、有利于释放不确定风险、有利于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打造世界级电信企业,有利于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走全业务经营之路符合国家、企业与消费者的长远利益。电信企业在3G牌照发放后,要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经营策略、建立学习型企业、驰骋信息化大市场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4.
营销中心成立于 2 0 0 2年 ,负责广州市邮政局的营销策划、大客户营销和管理工作。营销中心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作和不断创新 ,策划了大型营销活动十余次 ,发展了政府机构、通讯行业、金融行业、公用事业行业等十几个行业的大客户 80多个 ,每年创收 5 0 0 0多万元。其营销工作成功的关键是在成功实施了营销人员团队建设的基础上 ,创新方案营销。1 创建高效团队1 1 创建自主管理型营销团队自主管理型团队是一种真正独立自主的团队 ,团队成员不仅探讨问题怎样解决 ,而且亲自执行解决问题的方案 ,并对工作承担全部责任。营销人员的工作性质和…  相似文献   

15.
所谓手机实名制,是指移动通信运营商在办理移动电话入网手续时应当登记用户资料,其中个人用户应登记用户的有效证件所载的姓名和编号等个人资料,单位用户则应当登记单位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其实早在2002年,关于实行手机实名制的讨论就已提出,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2005年12月初,“中国电信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研讨会”透露出了手机实名制即将推出的消息,继而2005年年底召开的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信息产业部首次明确表态,将启动手机实名制管理工作。手机实名制不仅对普通的手机用户,对通信运营商,而且对整个社会都大有好处,其实行势在必行。近来信产部的坚决态度也表明,手机实名制即将全面展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任何社会组织都需要管理,而管理的目的就是提高组织的效能。尤其是当前我国电信行业在多运营商并存的形势下,正面临着急剧的市场变革和来自海内外的竞争与挑战,虽然不同的电信企业都在公司的战略上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仍然不能很好地适应多变的电信市场发展的需求。因此,加快电信企业的经营战略理论的研究,不断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改进和完善,是摆在我国电信行业面前的一基重要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一段时间以来,“泰龙模式”成为人们关注中国电信改革的一个焦点。所谓“泰龙模式”,是指某一第三方企业承包经营住宅小区内的物理通信线路,并以此向多家固定运营商开放,该企业从中收取线路租用费及提成的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小区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固定电话运营商,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消费的选择范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某一运营商对接入网的独家垄断。这一模式的出现在业内掀起了激烈的讨论。笔认为,“泰龙模式”涉及基础电信业务,对我国电信改革以及国内电信市场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在推广上应该慎重。  相似文献   

18.
夏鹰 《邮政研究》2006,22(6):10-13
文章阐述了建设运行维护监控技术平台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建设符合中国邮政实际的网络管理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论述了建设运行维护监控技术平台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信业》2004,(12):67-67
与彩铃、IVR这些火爆的语音增值业务相比.新问世的彩话的“热度”显然还差得远,但是正如东进技术营销中心总经理何书平所言,语音增值业务领域永远不缺少增长点和市场,而是缺少眼光和发现,彩话就绝对是今、明年最值得关注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达成企业成长与员工发展的同步性,其关键是构建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心理契约”,使得企业能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并予以满足,每个员工都能为企业的发展全力奉献;从而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