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亚五国是我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与中亚五国积极开展农产品贸易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根据UN CONMTRAEDE相关数据,通过构建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对2005-2019年的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额进行测算,分析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2005-2019年期间,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由结构效应转变为竞争效应.提升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是在满足内需的前提下,保持对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优势的最主要因素.四类农产品的CMS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第一类农产品(动物及其产品)出口波动的影响因素由中亚五国进口需求和产品结构过渡到竞争力;第二类农产品(植物及其产品)、第三类农产品(动植物油脂)和第四类农产品(饮料、烟、酒、醋、烟草等加工制品)的CMS模型分解中结构效应的贡献率最高,中亚五国进口需求和产品结构是这三类农产品出口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中国对中亚五国的贸易收支特点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化的基础上,运用协整理论,实证分析了中国对中亚五国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中国国内实际收入、中亚五国国内实际收入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中国对中亚五国贸易收支变化有利于中国与中亚五国国内收入的增长;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中国对中亚五国贸易收支的改善,主要是因为双方经济结构的互补性强。  相似文献   

3.
马骥 《上海商学院学报》2011,12(5):32-36,44
在分析中国-中亚五国的贸易收支特点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化的基础上,运用协整理论,实证分析了中国-中亚五国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中国国内实际收入、中亚五国国内实际收入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中亚五国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中国-中亚五国贸易收支变化有利于中国与中亚五国国内收入的增长;在人民币...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2003~2014年中国对中东欧16国OFDI以及3位SITC编码的200多种产品出口贸易数据,采用Haussmann等(2007)的方法测度中国对中东欧16国出口技术复杂度,以两国人均GDP、贸易距离、出口总值以及合作机制等数据作为控制变量,实证检验OFDI对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分析表明,中国对中东欧16国OFDI显著促进了对该区域出口贸易的转型升级,而且中国人均GDP、出口总值均起到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同时"16+1合作"作为中国首次进行次区域合作机制,显著提升了OFDI对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中美两国贸易效率和潜力以及贸易非效率的影响因素,旨在进一步提高中美两国贸易效率以及挖掘两国贸易潜力。为此选取了2007~2015年中国与16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的面板数据,基于时变衰减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5年中美两国进出口贸易效率在0.7~0.85之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效率在0.9以上,都高于0.5~0.7的平均贸易效率,这说明近年来中美两国贸易效率较高,因此两国贸易潜力也相对较小;同时,由模型回归结果可知物流绩效指数、贸易自由度和投资自由度可以降低两国之间的贸易非效率,政府效能指数和政体水平差异会加剧两国之间的贸易非效率;2007~2015年中国对美国的进口增长潜力大于出口,这表明缓解中美两国贸易失衡问题还是很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传统形式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乏力,而跨境电商形式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迅速,值得分析。学界已有的共识是,跨境电商可以降低贸易成本,推动贸易增长,但关于跨境电商对农产品出口贸易成本的影响鲜有文献涉及。本文利用中国对全球228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境电商出口海关数据,从出口目的国层面,重新审视规模效益、地理距离与语言差异这一国际贸易经典理论命题。结果表明:(1)与传统贸易方式相比,跨境电商农产品出口贸易对出口市场的地理距离和语言障碍、目的国经济规模的敏感性大为降低;(2)互联网发展水平对跨境电商农产品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通过异质性分析可得,动物性产品受跨境电商模式出口促进作用影响显著;发展中国家受跨境电商促进作用影响显著;地理位置距离越远的国家,跨境电商对其农产品出口的作用越显著。  相似文献   

7.
由于外贸政策、贸易结构的国别差异和变化,加上不同的制度影响国际贸易的方向和程度不同,进口国制度质量对出口国出口贸易效率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非效率模型,采用“一步法”测算2000—2014年中国对34个样本经济体的增加值出口贸易效率和潜力,分析发现:中国出口贸易效率呈现倒“U”型趋势,当前处于低位,出口增长空间巨大,且国别和地区差异明显。进一步的检验结果表明:样本经济体制度质量对中国出口贸易效率的影响具有制度异质性和地域异质性,进口经济体的市场化水平、贸易开放度与中国出口贸易效率显著正相关,而政治环境、投资自由度则表现出负相关性,且在不同的子样本中存在差异。因此,中国应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扩大对外开放,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和出口空间格局,以有效提高出口贸易效率。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3~2018年俄罗斯的粮食资源出口数据,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量化并实证分析影响俄罗斯出口到中国及各个国家粮食资源的各种因素。经过测算各国粮食资源贸易的效率和潜力,得出贸易双方国家人口总数、出口国经济水平、是否临海及FTA协定对粮食资源贸易有积极促进作用;两国之间距离对粮食资源贸易产生抑制作用;进口国GDP总量、关税水平、海运基础设施对粮食资源贸易影响不显著;同时得出中俄粮食资源贸易效率较低,即潜力巨大。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促进粮食资源国际多元化合作、挖掘并提升国际间粮食资源潜力及效率、发挥新疆地区优势来推动粮食资源走廊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模式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引擎。运用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表明:在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8个主要市场中,美国和韩国属于潜力再造型市场,欧盟、俄罗斯、日本、印度、东盟和巴西属于潜力开拓型市场,中国对新兴市场的跨境电商出口潜力大于成熟市场;同传统国际贸易一样,进口地的市场规模、贸易开放程度及其到中国旅游人数与跨境电商出口贸易规模正相关,贸易双方间的贸易距离与跨境电商出口贸易规模负相关;贸易双方间的消费差距与跨境电商出口贸易规模负相关,表明当前跨境电商出口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应优选贸易伙伴,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从硬件上改善市场的通达性,从软件上提高市场的同一性;创新跨境电商贸易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强化个性化、多样化生产,促进中国跨境电商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新新贸易理论"视角出发,利用2000—2010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各类因素在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固定成本既不利于集约边际也不利于扩展边际的扩张,可变成本的上升仅对集约边际产生影响,市场规模则有利于中国水产品出口集约边际.另外,进口程序复杂化、汇率制度改革和出口目的地非关税壁垒措施的采取对中国水产品出口二元边际各组成部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汇率带来的影响则较弱.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贸易发展状况、贸易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现状,运用Grubel-Lloyd指数和GHM指数,对2004~2013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与结构进行测算,并对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双边农产品贸易存在严重的贸易不平衡;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农产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与其它四个国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四类农产品中第二类农产品(植物产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且表现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此外,平均市场规模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贸易不平衡程度、人均收入水平差异和对外直接投资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深化与扩大“对外开放”的需求,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现实需要。通过“农产品贸易”深化我国与中亚五国的互联互通,是符合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方向,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中亚五国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针对我国与中亚五国在农产品贸易的现状,相关部门应以“畅通贸易”为目标,以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问题为抓手,采取革新合作模式、增加出口种类与数量、发挥经贸组织作用等策略,促进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使用2005~2014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机电产品贸易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相对应的扩展引力模型,研究中国对这些国家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和贸易潜力。实证结果表明:进口国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开放程度、对中国直接投资和优惠贸易制度安排会推动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而地理距离和进口国为内陆国是主要的阻碍因素。潜力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机电产品贸易领域仍有较大潜力,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最后,基于模型结果,作者提出了促进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机电产品出口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东盟视角,运用2000—2011年东盟主要贸易伙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对双边进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估算出东盟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潜力。结果表明,贸易双方的国内生产总值对双边进出口贸易流量有正向影响,贸易双方的人口和之间的距离对双边进出口贸易流量有负向影响。通过估算贸易潜力得出东盟最具贸易潜力的三个国家分别是俄罗斯、澳大利亚和日本,中国与东盟处于潜力开拓型关系,与俄澳日三国相比尚有差距,建议未来的研究内容可以集中分析某一特定产业或某一特定产品的贸易效应,从而改善我国出口结构,提升我国的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本文利用1997~2014年的中国省级对外贸易数据和海关数据以及交通数据,从基本的贸易引力模型出发,对出口贸易和交通设施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提高基础设施质量对出口贸易产生了显著影响。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高质量公路与以其他公路(低质量公路)之间的贸易流量的距离弹性的差异在0.26~0.70之间。对于高速公路建设的内生性问题,使用1958年的铁路里程数据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了处理。作为稳健性检验,分析了一级、二级公路的发展与出口之间的关系,得到相似的结果。结论表明,修建高速公路可以促进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1—2012年中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检验金融发展在具有不同外部融资依赖程度的地区对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银行信贷和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主要融资渠道,对促进地区贸易增长有显著影响。但不同融资渠道在外部融资依赖程度不同的地区产生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地区经济越是依赖外部融资,金融发展对该地区出口贸易增长的促进作用就越大。  相似文献   

17.
孙靖帮 《西部金融》2012,(11):84-86,89
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对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02-2011年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对外贸易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贸易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贸易发展不平衡,质量和效益不高;俄白哈关税同盟带来挑战;边境贸易占主导,加工贸易较薄弱;贸易结算方式亟待改进。对于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推动新疆外贸发展。  相似文献   

18.
沈辰怡 《大众商务》2022,(2):233-236
2020年,中国与东盟形成了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良好格局,虽然地理位置相近,但各国的文化环境不同,文化差异这一非经济变量对贸易的影响愈加明显。文章基于1999-2020年数据,选取心理特征距离代表文化差异对需求偏好的影响,选取共同语言代表文化差异对贸易成本的影响,作为两大主要解释变量研究文化差异对中国与东盟出口贸易的作...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建进口和出口贸易引力模型,运用2001~2012年中国与10个东盟成员国以及其他33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测算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潜力。结果显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较为微弱,出口贸易创造效应较为明显,对中国而言更加有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创造效应呈递减趋势,双方贸易潜力仍然巨大。  相似文献   

20.
新疆与中亚五国双边贸易迅速发展的动因在于双方存在贸易明显互补性。通过对新疆与中亚五国总体贸易互补性及分类商品互补性分析,针对性提出提升双边贸易发展水平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