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伍鹏 《北方经济》2011,(8):83-85
台州自古以来就是道教胜地,道教历史悠久,道教文化资源丰富,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大力开发道教文化旅游产品,对促进台州旅游产品的结构升级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强道教文化资源的宣传和开发力度,充分挖掘道教文化内涵,将道教文化资源开发与弘扬"和合文化"结合,重点打造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游、传统体育健身游、道教养生游、道家历史名人游等旅游产品,是开发台州道教旅游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是一热门话题.哈尔滨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思考是:打造松花江南岸精品旅游带;大力开发工业旅游;打造"金源文化游"和人文历史游;办好国际赛事和"哈洽"、"哈夏"两会;打造"生态游"和"农家乐游".  相似文献   

3.
呼伦贝尔文化旅游开发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旅游作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个全新旅游分支,必将成为21世纪旅游主体项目.呼伦贝尔地区的文化旅游开发首先要遵循综合性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开发草原游牧文化游、森林游猎文化游、边境文化游和农耕文化游.  相似文献   

4.
数字城市     
《走向世界》2008,(22):12-12
22.6亿 "十一"7天假期,济南市共接待游客293.8万人次,同比增长37.5%;实现旅游总收入22.6亿元,同比增长27.7%.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泉水游、生态游、文化游、休闲娱乐游等火爆.其中,泉水游继续"领跑"旅游市场,趵突泉公园门票收入303.3万元,同比增长37%.  相似文献   

5.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人文历史文化赋予了黑河市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优势。作为我国首批开放的口岸城市,黑河市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为游客提供了俄式风情的跨境旅游项目。同时,拥有火山地质地貌特色的五大连池、漫长冬季造就的冰天雪地、充满历史气息的爱辉古城、历史悠久别具一格的少数民族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进入到"十三五"时期,在国家多项战略的大背景下,黑河旅游文化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很多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将从中俄跨境游、历史文化游、特色景区游、绿色康养游这四个方面对黑河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前景进行简要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广西旅游发展策略是宏观决策,不等于旅游经营决策 广西发展旅游事业建设旅游大省已经成为共识.近期建设形成"四区(桂北、桂南、桂东、桂西旅游经济开发区,一带(桂林至北海高速公路旅游带),一龙头(桂林市)"是战略布局,建设和完善桂林山水民俗旅游线、南国边关风情旅游线、环北部湾滨海边境旅游线、桂东历史文化宗教名胜旅游线和南昆铁路奇山秀水生态风情旅游等5大旅游线路,突出开发桂林山水风光游、北海银滩休闲游、南国边关揽胜游、壮乡文化风情游、瑶苗侗乡采风游、千年灵渠寻古游、花山崖画探奇游、金田名胜古迹游、百色邓小平足迹游、巴马寿乡探秘游等10大旅游精品,建设38个重点旅游项目;完善40个重点旅游市、县;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做好做足旅游购物文章,提高旅游购物消费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旅游业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7.
“开平碉楼与村落”的保护及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平碉楼与村落"融合中西方建筑艺术和多元文化,是华侨文化的典型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旅游开发能实现遗产价值最大化,但旅游使遗产资源商业化利用,有可能使其面临退化和枯竭的危险,必须以法律的形式来确保遗产保护与管理到位,由于资源的独特性,保护和旅游开发措施要因地制宜。在保护管理模式上,政府"托管制"与民间"参与式"并举,对碉楼本体以及村落环境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在景区开发上,建议"建新区,保旧村",着重打造寻根系列游、休闲度假游、碉楼建筑游和爱国教育游四种类型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西安市长安区的区域发展实际,针对该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调查与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和类比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树立"五个"战略思维,统筹全域大旅游协调发展;创新模式、广泛宣传、打造长安文化旅游名片;整合资源,全面开发长安深度文化游。  相似文献   

9.
王娜玲 《发展》2007,(8):51-52
"吃、住、行、游、购、娱"被称作是旅游消费六要素,其中"吃、住、行、游"属于常规硬性消费,而"购、娱"则属于弹性消费,其中尤以"购"的弹性空间最大。因此,凡成熟的旅游地区,都同时存在一个成熟的旅游购物市场。张家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昂普(RMP)分析模式为基础研究广州石牌地区相对集中的五所高校(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旅游开发。通过R性分析整合五校的旅游资源与M性分析定位主要的客源市场,从而在P性分析中提出科教文化游、文物古迹游、自然风光游、节事庆典游与学术会议游五种高校旅游产品类型。  相似文献   

11.
为响应国家旅游局提出的"国民休闲计划",落实"旅游惠及民生,让广大市民体验改革开放的成果,在旅游活动中得到快乐"的精神要求,同时为促进市内游、省内游、周边游和国内游的发展,拉动陕西旅游经济,2008年7月19日,西安市正式启动"幸福生活天天游"活动.  相似文献   

12.
唐伟尧 《发展》2014,(11):28-30
正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兰州文化旅游产业,重塑和提升城市形象,2012年4月,兰州市委宣传部、兰州市旅游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兰州旅游形象宣传口号。该重大策划立足市场,面向游客,突出体现了兰州的地域特点和区位优势,先声夺人,占据了西北旅游形象制高点,完成了兰州旅游城市形象由过去的资源定位到现如今的市场定位。其一经推出迅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同和赞誉,成为兰州市旅游的主打形象  相似文献   

13.
朱晓辉 《特区经济》2012,(10):149-151
旅游景区在旅游产业"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现阶段,作为旅游产业核心要素的旅游景区,却是舟山旅游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本文通过对舟山海洋旅游景区发展存在问题的分析,对舟山旅游景区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施玉蓉 《改革与开放》2012,(20):165-166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旅游文化若缺少了自己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底蕴,便失去了特色;旅游文化若提炼不出旅游产品的核心文化,便失去了吸引旅游消费者的精点;旅游文化建设中若缺少了本土文化与外界文化融合的过程,便做不到旅游产品的推陈出新。以形载神,以神传形,以求"特"、求"精"、求"变"的要求做好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  相似文献   

15.
文化旅游由于其独具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越来越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世界旅游组织给"文化旅游"的定义是"人们出于文化动机而进行的移动,诸如研究型旅游、表演艺术、文化旅行、参观历史遗迹、研究自然、民俗和艺术、宗教朝圣的旅行、节日和其他文化事件旅行"。黄山市是一个年轻的旅游城市,旅游业是支柱产业,同时徽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大力开拓徽文化旅游,是黄山市推动旅游转型发展,实现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发展格局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焦作市旅游业发展迅速,成功打造了"太极故里"、"山水焦作"两个世界级旅游品牌,但高品质的文化旅游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焦作市文化与旅游尚未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融合发展。文章梳理和细分了焦作文化旅游资源,对焦作市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进行SWOT分析,从历史文化、太极拳文化、煤文化、山水文化、怀药文化等方面提出文化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体系,提升目的地旅游吸引力,促进焦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被称作"愚公故里"的河南济源,为深入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适应人民群众旅游消费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充分发挥旅游产业比较优势,以"全域"发展引领"全域济源"发展,提出了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全域济源"以"悟道王屋仙山,养生第一洞天"文化旅游作为主打,让游客真正走进中华道家文化,形成以王屋山文化旅游为龙头,…"景区游"、"城市游"、"乡村游"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作为城乡一体化十分发达的试点城市,济源与全域旅游所  相似文献   

18.
饮食文化的旅游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食文化自古在中国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占据旅游6要素"食、住、行、游、购、娱"首要位置的饮食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毋庸致疑.文章从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及其旅游审美价值方面来探讨饮食文化的旅游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是对山西面食的高度评价.山西面食在开发中存在着品种单一、宣传力度不够、开发力度不够等同题.鉴于此,笔者大胆地将面食与旅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科学地分析旅游市场,试图找到面食文化与旅游的合适切入点,将面食产品中的"食"和"游"充分发挥,让面食不仅可以满足游人食欲的需要,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是增加知识、探索民间文化的载体.通过推荐几务有代表性的面食旅游线路.让面食成为山西旅游宣传的一张名片和山西旅游的创新产品,让"晋食天下"的品牌打得更响亮.  相似文献   

20.
鲁立泰 《发展》2014,(1):33-33
正一、强化宜居宜游首位产业的科技支撑加快祁连山生态系统、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和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推动生态持续好转,为宜居宜游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科技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和系统研发应用等,提高科技对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建设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体系、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支撑能力。支持文化旅游科技企业科研开发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