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去年6月,我请来木匠为新家打家具装修。在木匠的建议下,我们来到一家他自称是老熟人的装饰店购买榉木板。老板显得非常热情,边递烟边询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东西。我们说需60块榉木坂,问他最低什么价?老板笑盈盈地说:"放心,刘师傅是我们这里的老常客了,你问问他,看质量、价格如何?我保证按最低批发价给你们。"随后,我们跟他来到仓库看货、选货,当我们最终看到一种货时,老板对我说:"你眼力真行,这种板非常好,装修、做家具都是一流的,零售给别人是65一块,卖给你53元,按进价加点运费如何?"我试着跟他还价50一块是否可以。老板微笑道:  相似文献   

2.
<正> 两个同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蔬菜店,开始拿的薪水一样多。没多久,阿德青云直上,而阿军仍在原地踏步。对此,阿军很不服气,抱怨老板看错了人。老板不动声色,决定用事实说服他。一天,老板说:"阿军,你到集上看看有什么卖的?"阿军一听老板派遣,决心干个样子给阿德看。他很快回来报告说:"只有十来个农民拉了土豆、白菜、西红柿在卖。"有多少?"老板问。阿军赶紧骑车去查看。第二次回来,老板问他价格怎样,他只得又回去  相似文献   

3.
张三和李四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拿同样的薪水.一段时间后,张三青云直上,李四却原地踏步.李四十分想不通.老板于是说:"李四,你现在到集市上去-下,看看今天早上有卖土豆的吗?"一会儿,李四回来汇报:"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相似文献   

4.
戴晓雪 《光彩》2014,(1):45-45
正对于企业员工来说,老板一次好的年终演讲就是他们来年工作的最大动力,而这种上下互动同演一台戏的演讲方式也是企业的"生产力"。最近一段时间,王总看上去有点愁眉苦脸,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年底要开年会,我又要讲话。"公司开年会,老板上台讲话,天经地义。"这对你是个负担吗?"我不解地问。"我这人天生爱干不爱说,不擅长上台讲话啊。"王总回答道。我问:"不擅长也得讲吧,今年你打算怎么讲?"他说:"年会无非是总结总结,提提要求,还能怎么讲?""你以前都这么讲吗?""是。""效果如何?""效果?"王总看着我,一脸茫然。最后,我提出  相似文献   

5.
<正> 小王路过小吃夜市时,觉得有点饿,就停下车来点了盘香肠吃。他觉得口味有点淡,吩咐老板再调点酱油,不巧老板的酱油用完了,便端着香肠到相邻的凉茶摊上去调拌了一下。小王一边吃一边说:"这哪里是酱油,分明是醋嘛,这么酸!"老板快步跑来解释道:"我用的是他的酱油,谁知他怎么把醋和酱油混在一起用,都怪他,不怨我!…"你看我这里刚才还有几位顾客,都直夸我的香肠味道好,临走时还带了半斤呢?你仔细品尝,要是没那点醋味,我的香肠还是蛮好的嘛!"这个卖凉茶的老板,他就喜欢把酱油和醋混在一起用,把我的香肠都搞坏了,你说是吗?"小王确实有点饿,热香肠里拌了点醋,虽说不好吃,可也不难吃,他只是念叨  相似文献   

6.
<正> 上午,我刚刚把商店的卷帘门打开,正准备把展架上的货物擦干净。一位左手拿一叠袜子,右手提一个蓝色旅行包的中年男子,径直走到我跟前。还没有待我来得及跟他打招呼,他竟先开口,"老板,您好,请问袜子要不?纯棉的。"我的大脑一下反应过来:一个搞上门推销的!不过没关系,正好我也正需要进一些袜子卖。只要他的产品好,送上门的东西我还不要吗?那位推销员见我动心,就把手中的袜子递了过来,我也很客气地就接住了。我把袜子拿在手上正面看了看,反面又瞧了瞧,随口问了一句:"你这袜子怎么卖?"那位推销员带有一种神气的口吻给我讲:"这是名牌袜,叫‘帅尔特’,纯棉的,我这是厂价直销,商场都卖到五、  相似文献   

7.
<正> 这天,老马的瓷器店来了位顾客,说要买几口大瓷缸。老马把顾客领到后院,顾客看见院中的几口大瓷缸在那摆着,有的缸不圆也不光滑,有的缸沿还磕掉了几块瓷,顾客露出不满意的神情。客户紧皱眉头,摸摸这个,又瞧瞧那个,摇头叹气道:"你这几口缸都是卖剩下的,而且变型的变型,掉边的掉边,简直是一堆残次品!"见客户要走,马老板忙走到顾客面前,左手把一只缸扶成倾斜角度,迅速转了半圈,又用右手使劲敲击。只听那口缸发出清脆、略带回音的铮铮声。马老板满面笑容地对顾客说:"敲锣听音儿,买缸听声儿,你听听,这可是地道的好缸啊!懂行的人都知道,不结实的劣质缸,敲起来是破吱啦的动静哟。只有好缸才有脆声。"顾客一言不发,像是在琢磨马老板的话。马老板又铮铮敲打两下缸,笑眯眯地问:"看样子你买缸是要搞什么家庭作坊吧?"客户慢条斯理地说:"我买缸是用它给一家单位腌咸菜用,可你这几口缸我没看中。"马老板笑呵呵地说:"兄弟,腌咸菜你是行家,挑选缸可就不如我啦。俗话说,丑瓜俊梨选过的缸,那意思是,买甜瓜拣  相似文献   

8.
<正> 著名作家林清玄在《嫌货才是买货人》中写到,一次到市场买水果,在一个熟识的水果小摊贩前遇到了一位难缠的客人。这位客人拿起水果左看右看,说:"这水果这么烂,一斤也要卖50元吗?"小贩说:"我这水果不错的,不然你去别家比较比较。"一斤40元,不然我不买,"客人回答道。小贩还是微笑着说:"先生,我一斤卖你40元,对刚刚向我买的人怎么交代呢?"可是你的水果这么烂。"不会的,如果是很完美的,一斤可能要卖100元了,"小贩依然微笑着,而且保持得和第一次的微笑一样亲切。  相似文献   

9.
微话题     
《光彩》2014,(10):69-69
正四十年后的一天,孙子问我:"奶奶,为什么你的大拇指老是在抖啊?"我用颤抖的右手抚摸着孙子的头说:"因为奶奶年轻的时候经常玩一个很流行的东东叫微信,里面有个活动叫点赞。"今天早上打车上班,快到公司时堵车了,师傅忽然转过头沉声何我:"你有病吗?"我吓了一跳:"没病啊,怎么啦?""没病走两步!"师傅指着不远处的大厦说。  相似文献   

10.
神回答     
《光彩》2014,(11)
正男:"你牵过男生的手吗?"女:"掰手腕算不算啊?"A:"为什么所有人都在开发云计算?"B:"因为人算不如天算。"一个人去面试,人家问他姓什么。他说:"我姓黄,红绿灯的黄。"A:"怎么含蓄地表达我已经被收买了?"B:"皇军托我给您带个话。"  相似文献   

11.
刘总在深圳宝安经营着一个小机械厂,生意清淡。一天,刘总的办公室电话响起,他接听后喜上眉梢,原来有生意上门。刘总约客户第二天来厂实地考察。第二天,一个叫李健的年轻男子来到刘总的厂。看过车间,李健对设备人员和生产能力等状况表示满意。刘总心虚,壮胆问他:"本厂弱小何以入法眼?"李健说:"你厂小会更加重视我这笔生意,凡事你老板亲力亲为更让我们放心。"刘总的弱点在他嘴里成了优点,不由心生感激。交谈中,李健说老板是他的舅舅,在香港做地铺生意,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天,我去石家庄的商贸中心想为小妹选一套春秋两季穿的服装。根据妹妹的身高、体形,我到了二楼的服装专柜进行挑选。整个商场内人声鼎沸,好不热闹。仅卖女服装的商家就占据了整个商场的2/3,其款式、颜色叫我眼花缭乱。我这个大男人转来转去却不知道哪个衣料好,也不知道哪个价钱适当……我每走到一门店前,老板们都会说:你买男装还是女装?你是给别人买还是给自己买服装?这件衣服你看中没有,如果买,可便宜些,他们只为了卖货而卖货,说着同一样的话,我很反感。走到一个角落里后,我想休息一会儿,这时一个售货员走到了我的身边,跟我打招呼:"小伙子,逛商店逛累了吧!我这里有一个小凳子,你就歇一歇吧!"我正愁没地方坐呢,也想跟她了解了解行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次,我骑着车去旅游。中午时分,到了一个装修简陋,但顾客满座的小餐馆。由于十分饥饿,开口就说:"老板,来半斤香肠,一碗米饭。"老板非常客气说:"师傅,半斤有很大一盘。您一个人可能吃不完,要不先来三两,吃完再添,怎么样?"好吧,就先来三两吧!"心想,这样的老板还真不多见。不一会儿,菜上来了。老板与我闲侃说:"师傅,你的车右胎没气了。"是的,我吃了饭就准备去修。"这样行吗?我给你推去修,就在那边,你吃完了饭就可骑了。"他指着十米开外的一个修车铺说。我开始还有点不太放心,但知道修车铺离我不远,看得见,  相似文献   

14.
准备辞职     
<正> 李聪在一家公司做业务员,他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愤愤地对朋友说:"我的老板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改天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你对公司业务完全清楚吗?对他们做市场的窍门都搞懂了吗?"他的朋友反问。"没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建议你好好把公司的业务技巧、市场运营管理搞通,然后辞职不干。"朋友说:"你把公司当成免费学习的地方,一切都学会后再一走了之,不是既有收获又出了气吗?"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天,"都市丽人专卖店"里来了一位三十多岁打扮很入时的女顾客。来来回回认真看了店里的新品时装后,指着一套样式很独特的衣服问:"这一套是按标价卖吗?"女售货员笑着说:"您还是先穿上看看吧,如果穿上后效果好,合你的心意,咱们再商量价格。如果穿上不合适,价格给你低再多,你也不会买对吧?"顾客穿上服装后,不禁自言自语道:"怎么样啊!"售货员忙微笑着回答:"这个我说了不能算数,这样吧,我给您找个顾客评价评价。"售货员找了位温文尔雅很有风度的中年男子来评价。因为她料定这位先生不管是出于恭维女性,还是出于真实印象,或出于敷衍……总之,肯定会说好,而不会说坏。果然,他说出令各方都满意的话:"嗯,不错。"顾客眼里闪过欣喜的目光,指着那套标价720元,进价只有100元的西服说:"450元怎么样?"  相似文献   

16.
一日,炉子大哥吃惊地问被放进来的几块煤:"我怎么不认识你们,我的那些秸秆兄弟们呢?"煤们神秘地一笑然后说:"炉子大哥,我们就是秸秆啊,是一个叫秸秆煤成型机的家伙把我们变成了这样,主人还给我们起了一个新名字,叫秸秆煤,你想不想知道我们是如何变成这样的?"想知道,想知道。"  相似文献   

17.
<正> 这天我出差回来,由于行李多,下车后便到电话亭打电话让家人接迎。拨打几遍,都没人接。等电话时,我就顺手从话亭墙上的杂志架上拿下一本杂志看。不料,话亭老板发话了:"哎哎,不买书别乱翻好不好?这可是新到的书,翻旧了没人愿买。"你怎么知道我不买?"’你明明是在等电话,再说,一看你就不像买贵书的主。"我本来想买两本营销方面的书,拿回家看,经老板这一番数落,连等电话的兴致都没有了。我心里明白,或许老板是想用激将法使我  相似文献   

18.
<正> 那天上午十点多,我从一个朋友的办公室出来沿街往北走。见路东一家药店门口站了一位圆脸儿的青年医生,感觉很面善,就上前去打招呼:"噢,大夫您好,咱这儿卖的哈慈五行针是沈阳产的吗?"不,哈尔滨的。"噢……"进来看看吧,其实五行针的总部就在哈尔  相似文献   

19.
笑一笑     
《光彩》2008,(7):64-64
不发火的缘由丈夫问妻子:"每次我情绪失控,对你发火时,你从不反驳我。你是如何控制自己的?"妻子:"每次你一生气,我就去卫生间洗马桶。"丈夫:"洗马桶可以帮助你控制脾气吗?"妻子:"我用的是你的牙刷。"  相似文献   

20.
<正> 了解被拒因为啥留下样品再走入王平是一家国内知名焊材企业的推销员。今年春节后的一天,他来到某私人企业找到陈老板。对方挺客气,忙招呼王平坐下,叫人沏茶。陈老板的公司一年需求焊材上百吨,已有一家焊材厂独家供货,价格较低。王平递了支红塔山烟,给陈老板点燃后说:"今天是大年十五,按照你们当地习俗,新年的最后一天也算是节日之中,我首先祝陈老板羊年发大财,财源滚滚来。另外,我给陈老板送来发财的信息,不知陈老板有无兴趣?"王平呷了口茶,故意卖关子。见陈老板有了兴趣,王平就介绍说自己所在那家公司是国内焊材行业的知名品牌产品,产品通过ISO9002质量认证,并通过中国、英国、美国、日本等七国船检机构质量认证,产品在国内许多重点工程中使用,因此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