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全球性的外包热潮兴起。国内外学术界对外包这一新兴商业模式的研究也方兴未艾。本文主要从外包的动因及其决策依据两个方面对相关研究成果做出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企业业务外包的内涵及其理论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业务外包的优势日益明显。通过外包,许多企业获得了质量、成本、时间等诸多益处。文章从业务外包的内涵出发,对其一般理论基础交易费用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进行了阐释,指出了二者在解释企业业务外包的区别,并对企业进行业务外包的功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外包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环境的动荡变化,企业内部的资源显得越来越匮乏。为了增强竞争力,现代组织越来越趋向于外包(outsourcing)。克莱斯勒和福特的生产一半以上是外包的;波音公司的价值是靠外包的厂商设计制造的;爱立信也于2001年4月1日起把其手机业务外包;IT行业的外包更是司空见惯。一、外包的概念及其优劣势分析外包(ousourcing)是英文outsideresourceusing的缩写。外包这个词汇在管理学领域还没有明确的定义。Loh和Venkatraman(1992)定义外包为“外部的供应商提供的用户所需的有形的或无形的产品或服务(全部或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交易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核心竞争力三个方面深入的分析了外包革新的宗旨。从企业外包产生的大背景和实际情况。分析战略意义上的企业外包策略的深层次问题。最后提出并分析了外包革新的三种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企业业务外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莹 《经济与管理》2005,19(8):88-90
企业业务外包是近年来在国外兴起的一种经营行为,它的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目前中国很多企业也纷纷在尝试这一做法。然而不是任何企业,任何业务都适合外包。本文将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角度来对企业业务外包这一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适宜进行业务外包的情况,并说明进行业务外包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业务外包的风险与收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需要通过业务外包来达到利用外部资源、降低企业风险和提高运作效率的目的。本文以问卷方式从发包方角度调查了74家企业的外包业务情况,并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分析框架,深入地揭示了外包管理过程与外包类型两个方面对外包风险的影响,最后提出企业业务外包管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动因、优势与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骏 《财经科学》2008,(5):103-109
服务外包是现代服务业的一种新业态,即企业将信息服务和商务流程等业务发包给企业外第三方服务提供者,以降低成本、优化产业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由于全球服务外包的迅速发展以及其所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我国已经把服务外包作为发展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主要动因、优势、重点领域等进行了研究.并为我国加速发展服务外包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金莹 《经济咨询》2005,(3):32-34
一、业务外包 “业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一些非核心的、次要的或辅助性的功能或业务外包给企业外部的专业服务机构,利用它们的专长和优势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而自身仅专注于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功能和业务。企业实施业务外包,有利于企业集中资源和精力投入到企业的核心业务上,强化其核心能力,提高竞争力;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分散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9.
实行业务外包,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叶萍 《经济师》2003,(3):137-138
业务外包是近年来国外兴起的降低成本、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途径。文章首先就业务外包的理论依据进行了阐述 ,然后从财务、技术和战略三个不同角度讨论了企业业务外包的选择 ,最后探讨了实施业务外包的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跨国高科技企业业务外包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环境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采用“纵向一体化”可以加强核心企业对全过程的控制,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顾客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只有善于发掘,构建和利用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适应这一外部要求,业务外包作为一种企业运作思路和模式首先在高科技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剖析了这些企业业务外包的战略及对国内相关行业的影响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交易费用的物流外包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物流外包是界于市场和层级之间的混合形式。通过物流外包企业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运作效率。物流外包成本由采购成本和交易费用构成。借鉴威廉姆森的启发性模型分析发现:只要资产的专用性不超过一定程度(文章中K^+点),则市场交易就有着明显的优势。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加剧以度合作竞争的发展,交易的资产专用性程度提高,企业昔日的纵向边界不断被市场所取代。在新旧边界之间就成了物流外包的最佳区域。  相似文献   

12.
用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和沉淀成本可以解释外包存在的经济理性。与新建企业自行生产与购买决策不同,在企业内部生产的情况下,外包被视为一种外部购买行为;交易成本和沉淀成本的存在会减少对外包的需求。这种分析框架比较好地解释了企业外包行为。当前,我们应大力完善市场制度、企业内部决策机制及网络治理结构等,以减少企业的沉淀成本,推进企业外包。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了管理学的企业理论中的两大研究框架--交易费用理论与核心竞争力理论.对企业的外包行为及其涉及到的合约性质进行了分析.有关的分析把交易费用理论中所独有的专用性的概念,从单一的资产专用性扩展为三种专用性:核心专用性、交易专用性和关系专用性;并研究了这三种专用性以及环境的不确定性对外包合约的复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虚拟经营依赖于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其自身的发展要建立在高度信用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从国际化经营、信息不对称、不完全契约、交易费用和企业经营等方面论述了信用环境对虚拟经营的支持性作用,指出了信用环境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The paper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ncep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rvice outsourcing. It also analyzes the service outsourcing classification and the modem economy theory of the service outsourc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we hope to provide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  相似文献   

16.
E-Commerce in China and USA almost synchronously initiated. However, nowadays the differences of E-Commerc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re larger. In this paper, we try to find out what brings about the differences of E-Commerc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e consider the contracting process of E-Commerce and analyze ex ante, ongoing and ex post transaction cost of E-Commerce contract.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differences in economy and institution between China and USA result in the differences of transaction cost, which make for the differences in status quo of E-Commerc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7.
基于企业关系分析的供应链交易成本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竞争模式逐渐被供应链竞争所取代,原来作为企业竞争力量的供应商和购买者现在成为了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然而作为不同的独立个体,上下游企业间存在交易成本,且构成了供应链组织间成本的最主要部分。通过对影响交易成本因素的分析,研究供应链中的企业间关系对交易成本大小的影响,进一步将广义的交易成本中作为质量保证价值活动的部分分离出来作为关系成本独立研究。以期秉承战略成本管理和系统管理的思想,通过付出关系成本更大幅度的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整体供应链的价值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构建了交易成本测度的一种模型,并基于我国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和价格指数等相关统计资料,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不但验证了交易成本在本质上是劳动分工与专业化引致的成本这一观点,还启示人们不能套用生产成本最小化理念,追求交易成本的最小化,但是可以以此为研究工具,寻找相同(或相近)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下减少交易成本的人为空间。通过量化,进行短时间跨度内的交易成本比较分析,可为政策的选择与优化提供参照标准,进行长时间跨度内的交易成本比较分析,可为组织的设计、制度的优化提供参照标准。  相似文献   

19.
基于契约理论的产业网络形成模型:综合成本的观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产业网络是一种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资源配置方式.传统交易成本经济学仅仅用交易费用的观点来解释产业网络的形成是有缺陷的,产业网络的形成应该基于契约论的观点从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两个方面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