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少维 《发展研究》2010,(10):19-22
消费率偏低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痼疾。实证分析表明,我国消费率持续下降主要是居民消费率下降所致,农村情况更为突出。居民消费率下降有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但主要是收入占比下降所致;分城乡看,城镇主要是前者,农村主要是后者。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很多因素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变。因此,提高居民消费率将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应从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加强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完善金融体系、整顿市场秩序等方面着手,提高居民消费率。  相似文献   

2.
最近6年国内投资大幅增长,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持续下降,消费率异常偏低。其问题产生的背景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在世纪之交,国企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下岗分流人员增多,就业率下降,影响居民家庭收入;二是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增加了个人和家庭的购房建房、子女上学、病老失业保险等开支;三是收入增长较快的社会群体和已经富足的阶层中的居民消费也正处于不同的升级转换时期。  相似文献   

3.
我国居民长期以来储蓄倾向很高、消费率偏低,而在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三大最终需求对GDP增长贡献度中,消费一直占重要地位。因此,如何正确引导消费,带动内需,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利弊,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促进居民消费的国外经验借鉴,特别是从不同角度对于扩大居民消费的对策进行了研讨综述。  相似文献   

4.
提升居民消费率是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的关键。基于产业结构变迁模型研究发现,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居民消费率呈先降后升的U型演进规律。我国居民消费率虽然遵循这一规律,且在工业化进程中,居民消费率将长期处于下行空间,但还存在居民消费率相对于同一收入水平下的世界平均值显著偏低这一特殊性。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城市化率偏低,产业合理化水平有待提高。因此,提升居民消费率,长期主要需依靠持续的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增长,而中短期可将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各产业均衡发展作为政策重点。  相似文献   

5.
“十五”时期我国消费率变动趋势与消费政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范剑平 《经济纵横》2000,(12):16-20
我国居民消费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些可能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隐忧,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消费率自1981年以来呈明显下降趋势,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无论是最终消费率还是居民消费率都明显偏低。居民消费率过低而储蓄率过高将可能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在“十五”时期受到严重的国内市场需求约束。实行鼓励消费政策,经过经济运行中的政策效果磨损,达到适度消费的目标,应是我国21世纪初居民消费政策的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在整个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与作用愈益增加;同时,消费本身也需要更为科学地引导。为此,作者对我国居民消费现实中所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基本结论有: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合理程度偏低,居民消费分布的均匀程度并不偏高(并非比较平均),居民的消费行为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解决我国居民消费问题的对策有:逐步提高住房支出与文化教育支出在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加强提高农民及贫困地区的居民消费水平,通过立法、执法保证居民消费行为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产品相对过剩的巨大压力,导致相对过剩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最终消费率偏低,提高消费率是当务之急。分析消费率偏低的原因,将有助于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造成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相对于社会总产出(GDP)偏低的居民收入水平是根本原因,而由于收入差距过大以及传统消费观念等导致居民消费倾向持续下降也是重要的原因。因此,提高我国的消费率的途径是:一方面不断提高居民的相对收入水平,另一方面采取有效的手段稳定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宁德市居民消费水平增长较快,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双重影响的大背景下,进一步促进居民消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宁德市居民消费现状、潜力和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居民消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呈现总体偏低且持续下降的趋势,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因素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同于发达国家通常的年龄-收入驼峰型模式,我国在转型期出现了收入随年龄的增高而持续递增的独特模式。本文构建数理模型论证得出我国独特的年龄-收入模式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方向取决于健康寿命与总寿命的比值,认为该模式可能降低了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居民消费率。定量测算表明,1995-2011年间我国独特的年龄-收入模式对于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分别约为16%~17%和2%~3%。  相似文献   

10.
居民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大,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我们认为研究居民消费增长关键要研究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本文从基本消费理论入手,从实证角度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当前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虽然我国居民消费率呈现出短期内止跌且微幅回升的趋势,但居民消费率偏低的一般态势并没有根本改变。提高居民消费率需要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配合。然而,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代替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是一个长期过程,与之相随的是当下企业和政府都面临着各自的困难,使得居民消费率提高的回旋余地和空间趋窄。为此,应把提高居民消费率作为政府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在规范政府行为、发挥市场在初次分配中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要强化政府的再分配功能。  相似文献   

12.
消费率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相对于全国水平而言,河北省最终消费率是偏低的,居民消费率低是造成最终消费率偏低的主要因素,而农村居民消费率又是造成居民消费率低的主要因素。应适当提高消费占GDP的比重,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居民支出预期,积极发展信贷消费,提高消费率。  相似文献   

13.
关于提高我国消费率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郭友群 《经济问题》2004,(10):65-67
我国消费率已经跌至25年来的最低点.分析了消费偏低对国民经济的不利影响,剖析了造成消费率低的主要原因,指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点,并提出了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前四个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继续呈高位回落态势,但回落速度较慢。短期内价格涨幅回落的态势不会改变,上半年仍将在下降通道内运行,通胀压力会持续减小。第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企稳,第四季度将有所反弹,但反弹的幅度有限。  相似文献   

15.
居民消费是社会消费的主体,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前提。居民消费的扩大不仅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质量改善的充分必要条件。鉴于目前制约广东居民消费持续、稳定扩大的主要因素均为体制和制度因素,因此要使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决定落到实处,就必须下决心在相关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二元结构下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是因为居民消费率偏低。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居民属于两个根本不同的收入群体和消费阶层,城乡居民的消费类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我国城市和农村存在明显差异。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加强对三农的政策扶持,降低城镇居民支出不确定性预期等,是拉动居民消费需求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互联网与数字普惠金融两个角度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以2013—201 9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测度我国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展数字经济对促进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具有显著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可显著促进居民消费,但在中西部地区尚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应促进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协同发展区域数字经济。从供给侧入手,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及时关注和研判潜在风险,为促进居民消费赋能。  相似文献   

18.
我国投资效率这几年有明显下降的趋势,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已显示出其不可持续性。原有的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点——固定资产投资、外资的直接投资和净出口已无法使我国经济在未来的5年里以目前的发展速度持续稳定的增长。纵观国内经济便会发现我国的居民消费有一个较大的成长空间,它将是我国经济又一轮持续稳定增长的主动力。居民消费不足从另一角度反映了我国经济目前存在的问题。提高居民消费是一个长期过程,我国政府应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9.
1997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0美元,居民消费率为47.5%。经济学家指出,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时,世界各国居民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一般为61%。为什么我国在相同人均产出水平时,居民消费率却比国际平均水平要低14个百分点呢?这也许是造成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必须引起我们充分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我国近几年物价的持续高涨使其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对CPI统计环节的研究,分析我国CPI统计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今后CPI编制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