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于新农村建设推进发挥重要作用。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一项巨大但又关乎农民可持续发展的有意义的工程,这项工程的顺利开展对于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并且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积极探索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新模式,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来源,也是提高新农村建设绩效的重要保障。结合我国农村存量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农村人力资源综合素质较低以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相对滞后等问题,提出大力促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应强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制保障、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基础上的多主体参与模式、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多层次教育体系、形成农村人力资源自由性流动机制、推进农村科技创新性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可以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供水工程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私人供给不足,然而仅由政府投入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当前,农村供水工程融资结构失调、政府投资拉动效应低、民间投资主体缺位等问题综合引致了农村供水工程的供给不足、质量低下、效益衰减等现象。建立正确的融资模式和相应的融资机制建设是解决当前农村供水工程融资低效问题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农村城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必经阶段。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进程,新型城镇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新型城镇化在为社会资源供应结构提供优化契机的同时,又向教育资源配置提出资源结构均衡的要求。均衡配置城乡中小学的教育资源,紧迫任务主要有二:一是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步伐,夯实资源均衡配置的经济基础;二是拓宽乡村教师的来源渠道,改进乡村教师的供应结构,为乡村学校的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工农业有了长足发展的,特别是农村改革更为我国的工农业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据总人口的一半居多。经济的快速化、大规模发展,促进了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繁荣注入了活力。但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两亿农民工大军涌入城市成为社会稳定的一个隐患。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城乡二元化已成为思维定式,这也就意味着两亿人难以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城市里没有他们生根的土壤。而经济步伐的继续加快,我国农村的经济又将是如何去向。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得不寻找社会和谐发展的佳径。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直接影响我国是否能顺利而全面的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在我国正如火如荼开展的城镇化为农村的全面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支持,农村教育在城乡一体化不断利好的趋势下也将继续被完善和发展。农村教育是农村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背景下,我国的农村教育发展环境存在两大现象,一是农村社会发展要适应城镇化的转型,同时这也表明了整个社会的城镇化发展趋势;二是还未实现城镇化的农村社会本身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作为国家发展重要战略,对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城镇化过程中势必会对社会资源进行重新调整。在此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资源配置也要顺应城镇化发展进程,对农村体育资源配置进行重新调整。当前,农村体育资源配置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问题,应该从政府和市场两个层面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从而促进农村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改革前后我国农村城镇化特点的基础上,提出90年代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县中心镇将成为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极”;城镇化在地区的差异会扩大;小城镇内部结构日趋优化;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趋于协调;小城镇人口聚集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北京市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以"扩大数量、提高素质、发挥作用"为目标,以"建机制、出政策、定标准、搭平台"为主线,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使用、引进、激励等环节上全面推进,不断创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素质进一步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在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源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中国农村的人力资源在多个层面均存在欠缺,这与中国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有关。针对农村人力资源现阶段的开发模式进行研究,发现开发模式与人力资源缺口之间存在不适应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与中国农村发展实际相契合的开发策略,对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和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明晰农地产权法律制度,明确农地所有权权利主体,完善农地流转制度,构建以“城镇开发建设小组———村委会+城市开发建设小组———开发商”为征地参与主体,以三方投入资金为推动力,以“三控”为管理机制的新型征地模式,有效地保障征地过程中的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镇化进程与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述我国成立以来城镇化所走过的道路,分析发达地区三种典型的城镇化模式的基础上,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模式提出了设想,指出当前城镇化存在的若干问题,对今后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道路选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农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业科技的进步上,而农村科技人力资源则是决定农业科技能力的关键因素。在农村,农村科技人力资源的组成结构基本呈"金字塔"形,高素质的人才位于顶端,人口数量相对较少,所以加大对人才的开发对于农业发展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农村科技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分析,寻找农村人力资源在开发模式上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其调整与优化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其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部分地区的农村环境在城镇化进程中甚至呈现出恶化趋势。面对此种情境,应进一步反思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保护政策与技术依赖路径之不足,进而建构适应城镇化需要的农村环境治理法律机制。从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现状看,其立法体系、执法机制、司法保障等尚不能有效回应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治理的现实需要,故应进行针对性完善,以促进城镇化进程与农村环境治理的融合共生。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Urbanization)通常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业人口转向非农业人口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6.
土地经营权有效流转能够为农村城镇化提供持续发展动力,而农村城镇化建设能够为土地经营权流转提供经济动力和技术推动,两者存在着内在的契合关系。但土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土地流转服务机制不健全、土地的产权界定不明晰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地经营权有效流转。因此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应当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重视并明晰土地产权关系及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此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土地经营权有效流转。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和重要方式手段。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推进城乡文化共同发展意义重大。但现阶段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着资金投入不够、组织机制不健全、基层文化队伍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提出了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土地流转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详细分析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流转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法,为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推进农村城镇化是目前我国缓解城市内需不足,减轻农村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压力等一系列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保持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剖析了我国农村物流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并逻辑演绎出相应的破解路径,这对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村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治邦 《农村经济》2002,(11):68-70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状况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1 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 ,劳动力大量剩余我国是人口大国 ,也是农业大国 ,70 %的人口居住在农村 ,总数已近 9亿 ,劳动力适龄人口 4亿多 ,其中有近 2亿剩余劳动力。并且 ,我国人口每年大约又以 130 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 ,绝大部分在农村。随着人口的增长 ,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我国正式加入WTO ,今后 ,我国每年还将净增 6 0 0— 70 0万或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这就必将对农业就业 ,耕地、农业生产环境的保护形成巨大的压力 ,对采用新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并将成为我国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