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继“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之后.我国又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分析人士指出.这显示了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决心。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区域差距问题依然突出,我们一定要落实好国家的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全方位推动我国的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北京中关村电子产业集群、广东东莞电脑零配件产业集群及浙江、江苏、上海等地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学界关注的焦点。一、产业集群的概念及内涵“集群”也称簇群。主要指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在某地集中出现。20世纪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以来,中部崛起政策效果明显。立足于中部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十二五"期间,中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及重点领域是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搞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性基地建设、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推进"两横两纵"特色产业带加快发展以及促进经济空间布局优化。具体政策建议如下:完善国...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后,江西、安徽、河南、湖南、四川等省的农民每年开春即南下北上外出打工,到下一年的年关前才返乡过年。如此年复一年,每年近一亿多的农民移动,形成蔚为壮观的“民工潮”。进入2004年,先是在闽东南地区,接着是在珠三角、浙东南,相继出现了民工短缺情况,这是自从1989年我国出现首次“民工潮”以来从未有过的。昔日的“民工潮”竟变成了今日的“民工荒”。“民工荒”现象产生的根源何在,如何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备受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一、“民工荒”问题的成因分析民工短缺主要发生在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 相似文献
6.
面对东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振兴大东北,当“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写进“十一五”规划时,中部地区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中部区域崛起的关键是要有一大批具有强势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来支撑。因为大企业集团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支柱,它包括如下三个含义:第一,大企业集团是现代经济中最具规模效益的部分,也是其中效率最高的部分。第二,大企业集团是现代经济结构优化的主体。第三,大企业集团是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世界经济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的主力。因此,加快实施大企业集团战略,培育与发展一批具有强势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对于促进中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与非国有经济的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群体在较短时间之内得到了迅猛发展,一跃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具有活力的主导因素,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国务院关于鼓励支 相似文献
9.
从2006年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河南、山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崛起战略以来已经6年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正进入关键时期。过去6年,是中部地区自我创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发展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的6年,是中部地区走出"塌陷"困境,实现跨越式发展的6年。尽管如此,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任务仍十分艰巨,要实现崛起目标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在前进中还有许多新的棘手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一、何为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10.
Tim Laseter Kelly Oliver 《中外物流》2006,(4):67-68
自从20世纪90年代晚期,许多领导性的公司已经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供应链末端的成本控制和革新。随着这种新变化,SCM的范围已经超出了材料的移动。现在“供应链管理”这个词实际上已经包含了这样的意义:产品发展过程中的战略资源提供和各种资源供应者的衔接。 相似文献
11.
“中部崛起”近两年来逐步被提上日程.本文采用friedman检验来实现对中部六省各方面的比较分析,说明在进行“中部崛起”战略的过程中,由于各省大部分情况不尽相同,所以政策并不能一刀切地在每个地方都施行.并从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角度出发,说明了金融发展对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最后对六省进行聚类分析,从而为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林毓铭 《社保财务理论与实践》2008,(4)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沿海发展战略,到1999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再到2002年提出的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显现非均衡状态,地区差别进一步扩大。2006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决策,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自“中部崛起”以来,中部六省的城市中涌起了一阵抱团发展热,形成了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四大城市群。中部地区(本文加入了海南省在内)社会保障的改革与发展,也随之中部区域经济的逐步崛起而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从国家层面来看,在“十一五”期间,国家仍应把区域政策的重点放在西部开发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方面,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进一步完善国家扶贫政策和民族地区政策。今后国家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过程中,不应该也没有必要再实行大面积、普惠制的援助政策。从某种程度上讲,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要更多地依靠中部自身的力量,要高度重视培育自我发展的内生机制。在此基础上,国家应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并在资金、政策和重大项目等方面,对中部地区的粮食主产区、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以及贫困地区和老区发展等给予相应支持,实行有差别的援助政策。具体讲,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这种差别援助政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今天的中小企业置身于新经济环境中,新经济环境突出的特点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增长知识化、信息网络普及化、市场竞争白热化。在新经济时代,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自身条件的局限,广大中小企业该采取何种战略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而获得生存和发展呢?是与大企业、大公司正面抗衡,以卵击石呢?还是另辟蹊径?本文认为 相似文献
15.
伍新木 《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5,(1)
2004年12月召开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国家要从政策、资金、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给予中部积极支持,抓紧研究支持中部崛起的政策措施。这次会议以来,国内政界和学界关于中部崛起的讨论和呼吁此起彼伏,中部崛起的决策几次出现在中央领导人的正式报告中,但目前还基本上处于务虚阶段,缺乏推进中部崛起的具体目标、思路和政策措施。为推进中部崛起政策早日形成,中部崛起战略尽快实施,本刊特约武汉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伍新木教授撰写了此文,结合区域经济理论分析中部崛起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6.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粮食是战略物资,“吃饭”问题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中部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全国粮食增产的56%来自中部。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商品粮输出省份还有22个,目前,所剩无几,多数在我国中部地区。由此可见,中部粮食主产区肩负着全国人民的大粮仓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7.
关于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西方国家的经济普遍步入调整期、发展速度减缓时,我国的经济发展却是一枝独秀, 保持快速增长。稳定的政局、巨大的市场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着大量国际资本驻足中国。而并购方式可以绕开东道国对外资的某些限制,减少投资风险,形成规模效益并获取高额利润,外商直接投资并购中国企业已成为外商对华投资的一种新趋势。尽管外资并购的效应有好有坏,关键在于我国如何应对,使之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达到趋利避害的效果, 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十一五"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建国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8):14-18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依据,对科技发展战略实施的经济学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应依据的经济学原则,论述了“十一五”期间科技发展战略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日益凸现的环境问题备受政府的关注,国家已决定从2005年开始在特定区域内试点推行“绿色GDP”指标核算,并被用于衡量管理业绩的一项评价指标。与实践发展相比较,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直到1999年环境审计问题才受到我国理论界的关注。由于对此问题研究时间短,在许多领域存在很多争议.环境审计主体就是其中之一。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框架下。有必要对环境审计主体重新加以思考,搞清谁更应该在环境审计事项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部地区"三农"问题突出,"三农"问题是中部崛起的重点和难点。促进中部崛起,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中部地区的技术跨越与和谐崛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