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农村金融缺位现象突出1.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领域内的功能弱化。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各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及以下)机构,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以后,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日渐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1998年以来,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县及县以下机构  相似文献   

2.
管理体制不顺。这是当前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主要方面。体制不顺的表现,一是从下到上未形成一个统一协调、坚强有力的行业协调管理机构,农村合作金融的主体主要在县城及县城以下的乡镇和农村中,在中心城市或地区未设立行业垂直管理系统。二是目前农村合作金融的监管业务主要由人民银行来实施,但在县及县以下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管理中,则更多的是由县级人民银行参与经营和管理,参与经营管理的形式主要是委托监管人员进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或直接由人行选派干部担任县级农村合作金融的负责人,中央银行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监管上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管理模式,在金融同业中多有微词。三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名为“合作”形式实为“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从各级机构负责人的任命到员工的录有以及经营管理决策与监督机制上,仍有许多理不顺的地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所要求的合作化、民主化、规范化、效益化的管理原则远未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管理办法”的精神。根据人总行的部署和要求,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在全省所有的81个县及县级市(除区外)开展了“县域金融机构一定比例新增存款投放当地”的专题调查。调查表明,县域金融机构资金大量上存,导致县域资金供求失衡,影响了县域及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为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就确定县域金融机构新增存款按一定比例投放当地的可行性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整合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形成支农合力。一是明确金融机构在县及县以下机构、网点新增存款用于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比例,尤其是要重点改革现有的邮政储蓄机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金融研究》2010,(8):F0002-F0002
2009年以来,全区人民银行系统协调金融机构开展了“一县一品”的信贷政策产品化创新工作,今年全区人行系统又启动了“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的货币信贷业务竞赛活动。通过全区各级人民银行的积极推动,县域金融机构的共周努力,各旗县基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金融产品,较好地满足了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多元化的资金需求,  相似文献   

6.
一、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新挑战1.科学合理地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农村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科学合理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至少有以下含义:一是涉农金融机构的网点布局对农村要充分覆盖,真正方便农村、方便农民:二是涉农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要体现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功能相对齐全,互为补充:三是涉农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要与农村社情相适应,金融产品能够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四是涉农金融机构的治理机制应充分考虑到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效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已经明确,要转换农业发展银行职能,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拓宽其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发挥农业银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组织。这些重大决策,既是金融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对金融业提出的具体要求。2.整合支农信贷资金来源,畅通支农资金投入渠道。农村信贷资金分布在各个涉农金融机构,资金分散,原有对邮政储蓄的优惠政策增强了邮政储蓄机构对信贷资金的分流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村信贷资金“抽水机”,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受...  相似文献   

7.
一、信贷规模调控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影响 (一)影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农服务水平。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作为服务县域金融的主力军,由于其具有点多、面广、贴近农村的特点,承担了国家支持“三农”、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工作职能。一直以来,广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秉承“立足社区、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为支持“三农”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由于当前信贷规模控制,使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有效信贷投放受到限制,致使出现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严重削弱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支农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模式的现状1.存贷款资金情况农村资金外流情况严重,并有逐年加大的趋势。2000年末,县及县以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2787亿元,贷款余额24355亿元,存差8432亿元,存贷比74.8%,比同期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低5.46个百分点。2006年未,县及县以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8953亿元,贷款余额38825亿元,存差高达30128亿元,存差比2000年增长了2.57倍,存贷比仅为56.3%,与同期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差距拉大到12.72个百分点。六年来,县及县以下银行机构存款年均增长15.99%,接近全国银行业机构17.74%的增长水平,但县及县以下银行机构贷款年均增长率为9.72%,大大低于全国银行业机构15.66%的增长水平。人均业务量城乡和东西部差异巨大,制约了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和西部发展。2006年末,全国银行业机构人均存款2300万元,而据调查测算,农村地区人均存款仅为650万元左右。其中东部农村地区人均存款92l万元,西部农村区域人均存款527万元,受效益驱动因素的影响,东部县均商业银行网点22.5个,而西部县均9.88个,另外西部不少县的贷款市场由农村合作金融机...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融》2003,(18):29-31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以及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中国农业银行有60%的网点、60%的人员和60%的主体信贷资产分布在县及县以下,是农村中高层次商品经济融资的主渠道,并且多年来在信贷支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农业银行把巩固、发展农村市场列为银行发展的重大经营战略之一,提出一要支持农村产业化经营与龙头企业,二要支持农村小城镇建设,三要办好扶贫贷款。为此,本刊特推出“专题:信贷支农新布局”栏目,刊发一组如何做好信贷支农工作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钟农 《中国金融》2003,(18):31-33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以及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中国农业银行有60%的网点、60%的人员和60%的主体信贷资产分布在县及县以下,是农村中高层次商品经济融资的主渠道,并且多年来在信贷支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农业银行把巩固、发展农村市场列为银行发展的重大经营战略之一,提出一要支持农村产业化经营与龙头企业,二要支持农村小城镇建设,三要办好扶贫贷款。为此,本刊特推出“专题:信贷支农新布局”栏目,刊发一组如何做好信贷支农工作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武建平  李枫 《中国金融》2003,(18):37-38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以及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中国农业银行有60%的网点、60%的人员和60%的主体信贷资产分布在县及县以下,是农村中高层次商品经济融资的主渠道,并且多年来在信贷支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农业银行把巩固、发展农村市场列为银行发展的重大经营战略之一,提出一要支持农村产业化经营与龙头企业,二要支持农村小城镇建设,三要办好扶贫贷款。为此,本刊特推出“专题:信贷支农新布局”栏目,刊发一组如何做好信贷支农工作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抑制严重,亟待发展多元竞争市场体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然而受资金瓶颈制约,这一“基础”并不稳固。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资金供给的主渠道,竞争不充分、网点覆盖率低和服务满足程度不高等问题十分突出。首先,我国农村金融市场长期缺乏竞争。在很多地方,金融机构大规模收缩农村触角,裁减涉农业务。1998年至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共撤并1.3万个县及县以下分支机构,农信社基本成为垄断性“官办”金融机构。其次,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满足程度较低。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抽样调查显示,2000-2003年间,农民每人每年从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借入的资金,分别占借入资金总量的25%和75%。另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县以上城市每万人银行机构网点和金融服务人数平均约为农村的4倍;农村银行机构贷款大约只占全国总量的15%,直接到户的贷款仅有6-8%。第三,农村金融服务层次单一,金融服务能力呈弱化趋势。当前我国农村最需要获得小额信贷支持的经济主体当属农民和微小企业,但由于小农经济对资金需求的细小化,以及小农经济本身所蕴含的风险性与现代金融机构经营目标所追求的资金运营规模化和安全性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导致一般金融机构不愿涉...  相似文献   

13.
云河 《中国金融》2003,(18):34-36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以及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中国农业银行有60%的网点、60%的人员和60%的主体信贷资产分布在县及县以下,是农村中高层次商品经济融资的主渠道,并且多年来在信贷支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农业银行把巩固、发展农村市场列为银行发展的重大经营战略之一,提出一要支持农村产业化经营与龙头企业,二要支持农村小城镇建设,三要办好扶贫贷款。为此,本刊特推出“专题:信贷支农新布局”栏目,刊发一组如何做好信贷支农工作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金融部门的支农力度为何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发行的支农地位凸显,但其功能尚缺。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农业银行等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断主动退出农村这个“高风险地带”,纷纷撤掉县以下机构,其农业信贷业务日益萎缩。于是,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自然担负起了金融支农的重任。但受国家规定的业务范围的限制,农发行只能对粮棉油存储环节进行信贷支持,对农业的生产、加工环节尚没有支持的职能,因此对农业的投入受到极大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银行重庆万州分行廖辉廷、周宁、熊兵、罗忠福20U年7月18日来稿指出,要解决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急需从“四招”举措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举措之一:地方政府应提供有力的财政及相关政策支持。建议有关部门对涉农金融机构实行税收及规费的优惠或减免,减轻涉农金融机构的负担。  相似文献   

16.
孙宁 《现代金融》2005,(10):11-12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推进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创新,“采取有效办法,引导县及县以下吸收的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农村邮储作为农村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立足农村、服务“三农”,不仅关系到邮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且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县域法人金融机构中,农村信用联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的步伐加快,但是服务“三农”的定位没有改变,村镇银行作为后兴起的地方小型金融机构,同样秉持“贷款不出县、资金不出省”的经营方向,以支持和服务县域经济为已任。农合机构历经数十年发展,始终与“三农”相融共生,村镇银行称为“草根”银行,小而灵活具有融入农村的优势。两类机构立足县域,将自身经营目标融入一方发展实践,被寄予厚望,并在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大潮中探索前行,如何应对扑面而来的全新挑战值得研究思考。  相似文献   

18.
1、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匮乏。近年来,随着农业银行退出农村市场,乡村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农村信贷资金总量严重不足,支持贫困地区“三农”发展乏力。从郭勒布依乡农信社近几年发放的农村贷款来看,80%需要依靠人民银行再贷款支持。信贷资金短缺导致农民贷款难,信贷资金不能有效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9.
农村金融体制已进行多轮改革,但农村经济发展仍然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城乡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农村贫困形势依然严峻。在商业性金融机构全面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合作金融机构“离农”趋势加大的情况下,强化农村政策性金融可以为农村反贫困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20.
农村城镇化是解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三农”问题的关键,而金融支持是农村城镇化的助推器。目前,农村金融供给型和需求型金融抑制并存,不足以支持农村城镇化大规模融资,金融支持效率低下。创新信托产品、完善市政债是解决城镇化的方法,同时央行应加强宏观引导,加大对金融机构的补偿机制,指引金融机构重视城镇化中金融的作用,更广范地支持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高质量就业,提高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