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桂琴 《魅力中国》2014,(22):217-217
现代诗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诗篇都是以丰富的意象营造出深邃的意境,借助凝练语言的表达,展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走近诗人的心灵世界,感受诗歌的美,笔者将从以下方面进行粗浅探究。  相似文献   

2.
姚桂琴 《魅力中国》2014,(22):185-185
现代诗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诗篇都是以丰富的意象营造出深邃的意境,借助凝练语言的表达,展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走近诗人的心灵世界,感受诗歌的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品味语言、感受韵律、感悟形象、分析意象、知人论世等方面引导学生去体会新诗的审美特征,使学生乐于走近新诗,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3.
鲍伟霞 《魅力中国》2013,(22):160-160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语言清新、情趣盎然的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是挖之不尽的美的宝藏。诗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然而,中国古代诗歌本身的含义、韵味很难通过语言描述,仅靠传统教学媒体几张图片和教师的讲解难以让学生领会诗歌的美。计算辅助教学的出现为古诗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李慧文 《发展》2011,(7):134-134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开拓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精心选择教学材料,巧妙安排教学结构,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和形式,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王玉玲 《魅力中国》2014,(16):192-192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做中学”,能给学生提供充分运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应用的环境中。而职业学校教学强调学习内容与实践工作的关联性.教学要针对一定的应用情景。因此将任务型教学法引入到中职学校的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目前中职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发现中职英语教学工作所存在的问题,结合一则教学实例介绍了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具体方法,为任务型教学的实践提供实例借鉴。  相似文献   

6.
吴沛然 《魅力中国》2010,(34):248-248
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让学生通过熟读讲解等教学形式,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所蕴涵的意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便是这一方面的总结。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它能以丰富的色彩、生动的画面、优美的语言为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调动学生的视、听等多种感官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从而把抽象的学习材料形象化为具体的意象.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诗歌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整理成文和广大一线教师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7.
曾卓《有赠》一辑诗歌体现了曾卓诗歌主情的特点和他浪漫的诗人气质。体现了诗歌反映真实,映射社会,表达内心真实轨迹的创作特征。也让人们感悟到在文化荒漠化的时代里,真正的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8.
冯华 《新西部(上)》2009,(12):165-166
本文以莎士比亚的诗歌为例,说明英文诗歌中爱和关是常常出现的主题。诗人们以他们特有的浪漫情怀谱写了一首首美妙的诗歌来吐露心中的爱情和对美的向往。尽管对于什么是美,诗人的看法各有不同。但他们都在自己的作品中不约而同的探讨了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9.
刘春生 《魅力中国》2013,(25):201-201
语文个性化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使语文素养与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和谐发展,形成优良个性.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在时已有的个性化教学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本文针对中职语文教学的个性化问题进行探讨。总结出中职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该文根据新课改精神和中小学诗歌教学实际,结合自身教学体验,指出了当今诗歌教学的缺陷,并以抒情诗教学为突破口,较有创意地提出了“抒情诗教学四重境界”的观点,突出强调中小学的诗歌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会意、悟情两个层次,让学生进入角色,声情并茂地诵读传达出诗歌蕴涵的感情和让学生自己吟作诗歌,从典范的诗歌学习中习得语言表达的技巧应该成为诗歌教学的两个重要层次,两个应达到的教学层次。  相似文献   

11.
沈丽萍 《魅力中国》2014,(18):166-166
中职语文科目是中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素质的重要作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中职语文教学工作的经验,分析了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中职语文有效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其祥 《魅力中国》2011,(18):264-264
让学生独自鉴赏诗歌时,绝大部分学生还是无法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抒情手法。在此,结教学经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职数学教学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职招生规模的扩大,升学政策的调整,学生的层次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在学生的起点低,文化基础普遍不扎实,学习兴趣不浓厚,势必给基础文化课的数学教学带来莫大的挑战。传统的数学教学已经跟不上步伐,首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职数学一定要和专业整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建立多梯度的评价体系,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唯有这样中职数学才能走出尴尬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该文根据新课改精神和中小学诗歌教学实际,结合自身教学体验,指出了当今诗歌教学的缺陷,并以抒情诗教学为突破口,较有创意地提出了“抒情诗教学四重境界”的观点,突出强调中小学的诗歌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会意、悟情两个层次,让学生进入角色,声情并茂地诵读传达出诗歌蕴涵的感情和让学生自己吟作诗歌,从典范的诗歌学习中习得语言表达的技巧应该成为诗歌教学的两个重要层次,两个应达到的教学层次。  相似文献   

15.
黄杭霞 《魅力中国》2011,(14):226-227,222
中职语文教学新大纲的实施,使得针对课本教材的文本细读越来越受到关注。了解文本细读的内涵、对象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对如何提高中职生文本细读的能力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中职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中的诗歌文本教学,探讨了诗歌细读的对象、具体实施及“读、比、写、创”四策略在诗歌细读中的运用等问题,并对中职文本细读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邹荣诗 《魅力中国》2013,(20):135-136
语感的培养,在语文学习中有其自身的规律,按照科学的规律进行实验教学,就能哺育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而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其语言凝练、优美,意蕴丰厚,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等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因此,在学校进行的语感课题实验的教学实践中,我通过诗歌语言的吟咏,达到语感培养的目的。一、反复吟咏诵读.夯实语感的基础语感的培养,要吟诵朗读,这是培养语感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优秀诗歌十分讲究音乐性,席勒认为:“诗里的音乐在我心中鸣响,常常超过其内容的鲜明表象”。因此吟诵朗读,首先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诗歇的语言凝练精辟,节奏抑扬顿挫、音律悦耳和谐,准确的朗读,有利于理解诗歌含义,体会诗人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其次通过朗读,把握诗歌的节奏美。要朗读好诗歌,除把握诗歌的语言美,还要处理好诗句内部的停顿,把握好诗句的感情节奏。  相似文献   

17.
翟兵兵 《魅力中国》2012,(32):114-114
体育教学是中职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以及锻炼身体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理和l心理机能性,提升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平衡性等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以及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等。通过完成这些教学任务,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强壮的体质、良好的体能,具有优秀的思想品质,来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应该抓住中职这个阶段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育技术技能,增进健康。  相似文献   

18.
诗耿是通过形象思维,用凝练、形象和有韵律节奏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形式.优秀的诗歌,形象鲜明具体,意境深邃阔大,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阅读鉴赏诗歌不仅能让学生丰富文学知识,提高艺术修养,而且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因为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所以在诗歌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领悟诗的意境,培养对诗歌的审美感悟和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9.
赵纪选 《魅力中国》2010,(34):253-253
古代诗歌鉴赏是高考必备的题型之一,考察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初步鉴赏能力,涉及鉴赏文学作品形象和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观点等方面,学生必须具备相当知识积累、理解分析、评价概括等能力才能答好此类试题。要使学生在高考中答好此类试题,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教学措施,一方面要让学生加强古诗词背诵积累,归纳基本方法等基本功的奠基;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一般规律,找到品评途径。笔者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现在将自己在此方面的教学经验加以整理,希望能给广大教师以帮助。  相似文献   

20.
纪东升 《魅力中国》2014,(21):181-181
中职学校毕业设计教学,打造了一支“以老带新”的教学团队。激发了学生学专业学技能的热情,促进了学生人格的进一步完善,使学生自信地走向社会,成为行业有用之才。它丰富了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是中职学校课程教学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