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文 《理论观察》2014,(2):102-103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自从一诞生就承担着百姓冷暖痛痒、喜怒哀乐的责任,其带有本土化、人本色彩的新闻报道,平民百姓十分关注,新闻内容与日常生活生计息息相关,受地方受众的欢迎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随着节目的成熟而慢慢显现。在一种节目形态快速发展、兴盛之后,停下来认真思考、审视一下当代电视民生新闻的成败得失是非常有必要,对电视民生新闻的持续发展也终将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2.
李光志  涂春丽 《魅力中国》2013,(25):317-317
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这些在作为电视民生新闻内容可以说几乎起到了本质性的作用。而回归新闻的公共性则是电视公共新闻的最大本质特点。以归其根底的角度来看,二者间不无本质上的共通性。本文试图站在公共新闻视角。结合民生新闻发展的趋势,来探索电视民生新闻是如何由“小民生”逐渐演变成“大民生”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中的镜头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征 《魅力中国》2010,(21):133-134
民生新闻以其平民化的视角、人文化的表达方式、亲切活泼的叙事语言,赢得了普通老百姓的普遍关注和喜爱。然而在多年发展进程中,众多民生新闻栏目渐渐偏离原有宗旨,在激烈的新闻竞争背景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误读和迷失,尤其集中体现在作为电视新闻的重要表达手段——镜头语言的运用上。本文分析了镜头语言运用失当的诸种表现及其恶劣影响,并指出电视新闻媒体应树立正确的民生新闻理念,善待观众的眼球,拒绝庸俗、低俗、媚俗,净化荧屏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胡馨匀 《魅力中国》2013,(16):251-251
民生新闻,是关心市民生活,关注人民生计的新闻,它首先是一种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关注的是老百姓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状态。它注重实用价值、情感价值,又带有娱乐性。民生新闻在形式上,通过信件、互联网、电话、手机短信等平台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在指导思想上以民本思想为基点,通过向观众提供实用的关心自身利益的新闻资讯从而不断提升观众的媒体素养,担负起了社会赋予的舆论导向责任。  相似文献   

5.
徐晓辉 《理论观察》2010,(3):155-156
电视民生新闻诞生于上个世纪末,成为新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的电视形态,以其关乎民生、民情、民意,聚焦社会热点、难点、焦点的传播理念.早已在各地方电视台落地生根、遍地开花。现已占据了各地方台电视新闻的半壁江山。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各地方台民生新闻大多经历了急速、火爆、躁动的“青春生长期”.继而显现出“生长痛”一成长之困顿。  相似文献   

6.
向曦 《魅力中国》2014,(6):315-315
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最为核心的内容部分,但是相对于近年来新兴起来的民生新闻,部分地方台电视时政新闻关注度不高的背后反映出的是观众对时政新闻民生化的期待,尝试让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相有机融合是创作此类作品的必然趋势。我们需要从新闻采编、新闻创作实践和新闻创作理念等方面积极探索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创作规律,提升时政新闻是的节目质量和关注度。  相似文献   

7.
黄淑华  于波 《理论观察》2008,(2):162-163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要求“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和转型关键时期的一次重大战略选择,更是21世纪前期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新闻传媒作为信息产业同时隶属于第三产业,它传递着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将最前沿的资讯传播给各行各业,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传媒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侯宏霞 《魅力中国》2010,(7X):145-145
民生新闻是近年来深受百姓喜爱的一种新闻样式,一度创下新闻类电视节目收视率的新高。平民化的视角与社会化的题材是其最大的优势,然而"同质化"、"娱乐化"、"庸俗化"等问题也在影响着它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认清优势与问题,才能把握未来发展的道路。民生新闻的出路问题,需要广大从业人员认真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李冬 《黑河学刊》2011,(5):44-44
充分的认识民生新闻的特点以及民生新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把握好民生新闻的基础,民生新闻的借鉴价值和受众启发是其他新闻所不能取代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丰富。但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电视民生新闻有责任引导民众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始终是电视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陶春艳 《理论观察》2010,(3):170-171
近年来.民生新闻作为一种全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越来越受到百性的关注,并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薇  潘霞 《理论观察》2005,(4):123-124
近些年随着传播理念不断更新,传播新闻的方式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在打破了最初的用模式化语言播新闻的沉寂之后,活泼亲切、极富感情色彩的说新闻方式开始盛行于电视媒介。目前看来,“说新闻”比“播新闻”是更深层次上的一种开拓精神,它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那么,这种用“类交流”式的全新理念打造出的新闻传播的特殊风格——“说新闻”必然以雷霆之势冲击媒体,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3.
修刚 《黑河学刊》2008,(5):55-5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目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新闻传媒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其作用表现在以人为本、团结稳定、化解矛盾、树立榜样。  相似文献   

14.
刘滨 《理论观察》2012,(2):107-108
如何选取电视民生新闻题材的问题,让民生新闻更好的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下去。办好民生新闻,发挥民生新闻的特点使民生新闻更贴近百姓生活,更好的为百姓生活服务,这是做好民生新闻的出发点也是根本落脚点。  相似文献   

15.
劳动经济学实质是民生经济学,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改善民生,改善民生必须加强劳动经济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王君彦 《发展》2012,(7):100-100
2002年江苏电视台推出的《南京零距离》开了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先河,之后,电视民生新闻仿佛在一夜间异军突起。全国各地方电视台通过各种样式民生新闻栏目的打造,找到了适宜于地方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新闻沃土。对于地方电视媒体来说,民生新闻报道以地域化、本土化的优势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地方观众群体,观众收视率表现比较好。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方台一直以来,时政新闻类的报道不为大多数地方观众所接受和关注,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美好理想.只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法律的支持,它能够维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能够维护社会关系的和谐,能够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产业》2010,(9):35-35
乌达区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各项事业,在全面兑现“十件实事”的基础上,继续实施“五件惠民实事”和“五项民心工程”.使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谐新乌达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所谓民生新闻,就是对最新的有关人民大众生计来源、生活质量、生存状态、生命安全及其相关心态的事实的报道。民生新闻最核心的就是以人为本,基本特性就是民本取向,就是要用“平民视觉”关注民生疾苦,用灵犀来传递和表达人文关怀的思想,在新闻对民众生活及生存状态的切入与拓展中,实现新闻功能的延伸,并且最大努力促进具体的新闻事件达到一种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20.
衣汉佳 《理论观察》2009,(3):178-179
在民生类的日常新闻报道中,可以说批评报道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报道形式,那么什么是批评性报道呢?我认为批评性报道都是针对社会影响较大,典型性较强的错误或问题,其目的在于通过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剖析引发错误的根源,归结出教训,并由此提出相应要求,以此警示有关部门及有关人员的一种报道。在民生类新闻采访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