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它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其载体——汉译佛经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接触的产物。佛教的融入不仅体现在义理方面,译经语言的"中国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角度。本文从促使语言发生发展的"文化心理"入手,探究佛教词汇"中国化"的规律和动因,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影响在语言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将贵州红色基因融入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促进红色基因的传承,对于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基因和党性教育重要论述的指导下,结合贵州干部教育培训实际情况,以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进一步探究贵州红色基因融入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理论结合实际思考相对应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3.
吴方方 《魅力中国》2013,(25):240-240
青藏雪域,孕育了西藏神秘宗教千年文化艺术的珍宝。一千三百多年来,西藏做为佛教的传承圣地,成就了佛教发展历史的巅峰。它的历史与文化一直笼罩在一层神秘又神圣的光环中。有着“”众神的香巴拉、“佛教最后的圣地”等美誉。自佛教从印度北传人西藏后,佛教就溶人了藏族人的生活,成为了西藏的文化符号象征,每个藏族人都是佛教信徒,任何佛的塑像或照片,藏族人都会一脸肃穆地合十膜拜。藏族人对佛的虔诚。不仅使西藏倍增神圣感,也使得西藏话题成为了大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危培 《魅力中国》2010,(24):92-93
赵宋一朝,宋丽两国在民间、文化方面的交流极其频繁。而佛教交流则成为两国交往的重要媒介,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起了极大的作用。本文就佛教在宋丽两国的发展状况、两国在佛教领域的交流以及佛教交流对高丽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李云辉  张正会 《魅力中国》2009,(20):173-174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佛教文化现在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佛教建筑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寺庙的建筑之美在于殿落、亭廊与群山、松柏、流水、白云的相互呼应之间,含蓄温蕴,展示出文化与自然所赋予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宁静与韵味。  相似文献   

6.
宗教是文化的一部分,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的层层面面。从广义上讲,宗教的历史也就是一部人类文化的历史,而语言又是某个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裁体。研究佛教与基督教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可以正确的认识宗教的作用,以利于我们了解彼此的语言、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避免产生文化误读现象,从而更有效地进行交流和增进了解,推动东西文化交流向更广泛、更深刻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齐晓雪 《魅力中国》2011,(17):99-99
各个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拥有灿烂多姿的文化,服饰便是体现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载体。苗族是一个勤奋顽强的民族,苗族服饰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是一部现成的苗族史书,代表了苗族文化的灿烂。图腾文化是中国原始美术和民间美术的结矗,苗族服饰图案中的图腾符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这些符号的分析能够使我们探究苗族这一古老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贵州民族饮食文化作为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和旅游业的关系十分密切,将饮食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在一起是提高旅游地旅游的重要因素.贵州饮食文化在旅游开发中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挖掘、开发贵州饮食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饮食文化是贵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现代旅游是一种大规模的各种文化的交流,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对饮食文化所起的作用随着旅游业的友展,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西藏壁画艺术以其鲜明的东方美术特色和特有的艺术魅力傲立其间。从西藏壁画这个特定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西藏历史的投影,从中领略西藏古老文化的殊胜风彩和藏民族独特的精神世界。佛教在西藏的传播与发展对西藏壁画艺术的直接影响西藏壁画艺术是随着佛教在西藏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公元7世纪初,佛教正式传入西藏。由于上层统治者崇佛兴佛,佛教在民间广为传播,藏区修建寺庙和殿堂之风极盛。拉萨的大昭寺、小昭寺、布达拉宫等都兴建于这一时期。为了宣扬佛教教义,营造神秘的宗教氛围,寺庙壁画和悬挂于经堂的绘画便成批地  相似文献   

10.
黄丽 《魅力中国》2011,(17):273-273
佛教,是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它在传播过程中各地的民族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形式和地域特点,也对当地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以日本为例,佛教自传入日本之日起,在日本就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进而对日本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其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敦煌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的重要部分,敦煌壁画的精美绝伦让举世震惊,敦煌壁画藏于近552个石窟之中,历代壁画藏有量达五万多平方米,壁画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拥有大量佛教故事,山水画等,而且还有大量文字性的音乐记载,其中有朴素的乐谱,舞谱,声谱等记录佛教音乐的内容,使得敦煌壁画中的佛教音乐拥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丝路花雨》这一舞剧就很好的表现了敦煌壁画中佛教音乐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罗鸿韵 《魅力中国》2013,(16):85-85
在中国本土文化中,宗教书写行为源远流长。到了佛教传入时.宗教书写的完备意艾便自然形成。在佛教制度化中,抄经有着明确的宗教动机驱使。其中,“求功德”可认为是最大动机,但在后来的发展中渐趋扭曲,故抄经之发心不能不再辨之定之。至于发心定后,抄经之具体实施亦应观诸抄经人之发心适当定夺.勿妄非人,谨听己心。  相似文献   

13.
陌陌 《东北之窗》2013,(24):70-73
曼谷是泰国的“佛教之都”,是融合东西方文化、包罗万象的“天使之城”。曼谷之行只有短短两天,  相似文献   

14.
邓氏事 《魅力中国》2014,(22):69-71
佛教传入中国至今已有2650年余了,所以佛教与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雙重文化互相摄入,它已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范畴。但佛教是来于印度,印度的文化特色,有些是中国人所不易明了的,受了中国习俗的影响,有些是不合佛教的本意的,所以佛教在中国,信佛法的与不相信佛法的人,对于佛教,每每有些误会,不明佛教本来的意义,发生错误的见解,因此相信佛法的人,不能正确的信仰,批评佛教的人,也不会批评到佛教本身,信佛教或者怀疑评论佛教的人,对于佛教的误解应该先要除去,才能真正的认识佛教。  相似文献   

15.
杨然 《中国西部》2013,(23):72-83
贵州州旅游在线网致力于贵州民俗,人文的发掘,独树一帜,向大众展示了神秘神奇的贵州文化。透过摄影师们的镜头,我们看到了镜头感十足的一张张面孔。谢老师带领着他的团队向我们呈现着一个接一个的精品故事:  相似文献   

16.
宫晓丽  叶樱 《魅力中国》2011,(20):329-329
中日佛教之渊源,前期中国向日本输出佛教,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强盛,日本佛教则反输出中国,近代以来随着日俄战争、侵华战争的不断加剧,日本佛教在东北地区大力扩张,本文拟就对近代以来日本佛教在东北的布教机构的分布数量、布教人数、信徒人数及宣教方式做介绍,以求对当时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展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内涵着手,借助对五台山佛教文化内涵的了解,从中体现出五台山佛教文化特殊的人文精神。一、盛大隆重的佛事活动;二、久远精美的佛教建筑和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三、特色浓郁的佛教音乐;四、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等等,都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佛学价值、科学价值,是一座“科学文化博物馆”。  相似文献   

18.
王敏  汪勇 《老区建设》2020,(2):8-15
贵州民族地区富集的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贵州各少数民族群众在革命战争年代共同团结奋斗和攻坚克难的历史见证与文化遗产。在新时代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中,区域红色文化萌生了巨大的新时代价值。近年来,贵州通过积极保护留存好区域红色文化、鲜活传播区域红色文化、创新发展区域红色经济等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省内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也涌现了石阡县甘溪乡和习水县土城镇等一批脱贫摘帽和发展致富的典型。因此,红色文化是助推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和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公元6世纪,佛教自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从此,佛教便成为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在日本文化史上主要起了哪些作用呢?我想,主要可以归为三条:一、传播中国文化;二、担负国民教育的使命;三、从事其它各种文化活动。佛教在历史上虽然也起过一些消极作用,但总的看来功绩是伟大的,是不可磨灭的。一、传播中国文化佛教最初传入日本时,日本人将它视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称之为“蕃神”。不久,通晓佛学的圣德太子出于改革和治国的需要,亲自注释佛经,积  相似文献   

20.
<正>佛教自西方传入中土,始于汉,盛于隋、唐,逶迤于宋、元、明、清,直至而今,绵延相传,历经两千余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佛教不仅仅是中国佛教徒信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宗教,它已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佛教成为了维系华夏儿女情感的桥梁,某种程度上还起到了和平友好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个复杂多元的民族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