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底,传统名牌“太仓肉松”经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一事,昭示了传统名牌、“老字号”在市场经济时代的现实危机。然而,这类危机还是显性的,也就是看得见的危机,事实上,对许多传统名牌、“老字号”而言,还有一种看不见的,所谓隐性危机存在。它的慢性削弱传统名牌、“老字号”的影响,渐次  相似文献   

2.
寻觅老字号     
中华老字号是百年经营所造就的传统“名牌”,多以高超神秘的传统工艺、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有口皆碑的商业信誉,流传至今仍颇受青睐。字字如金的中华老字号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璀璨明珠。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公司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就曾说过,创立沃尔玛公司的最初灵感来自中国的瑞蚨祥。老字号讲究做“字号活儿”,强调不能丢人,不能丢手艺。老字  相似文献   

3.
立足于老字号的“老”,对杭州老字号品牌识别系统予以创新研究。通过“以传承为前提”和“以展现新形象为目的”两种创新途径,探讨老字号品牌识别视觉形式的改良方法,以此提升老字号的品牌形象,增进老字号企业的时代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汤卉 《时代经贸》2013,(10):52-52
中华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工商业的精髓,是中国名牌经济的重要力量,更是一种历史传统文化现象。在数百年的工商业的竞争中,除少数“中华老字号”今天仍然保持活力,绝大多数的“中华老字号”已经从市场上消失。本篇文章以“中华老字号”为研究对象,按照提出问题,分析f.1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展开,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访谈等调研方法,结合相关理论浅析当今老字号的营销模式,以期为我国的“中华老字号”的营销模式提出一些策略和意见,使得“中华老字号”在新时代下持续繁荣。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特有的经济文化现象老字号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文化现象,它不仅是我国传统商业文化的重要象征,而且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1、老字号的价值是文化。老字号是典型的文化导向型企业。老字  相似文献   

6.
“老字号”如何不落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飞  肖红迅 《经济世界》2000,(12):65-67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名牌产品的不断涌现,无疑对“老字号”是一种无形的冲击。一些曾经备受国人青睐,辉煌一时的“老字号”,已是“昨日黄花”或干脆销声匿迹了。 “老字号”的新问题 “老字号”雄风难以持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品种单一、陈旧。传统经营模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使消费者失去了兴趣,是其主要因素。“康巴丝”曾是石英钟表行业一块响亮的品牌_它17年前就曾获国优新产品奖、国家银质奖。但多年来,它也只是凭1983年研制的3083型石英钟主打市场…  相似文献   

7.
中华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工商业的精髓,是中国名牌经济的重要力量,更是一种历史传统文化现象.在数百年的工商业的竞争中,除少数“中华老字号”今天仍然保持活力,绝大多数的“中华老字号”已经从市场上消失.本篇文章以“中华老字号”为研究对象,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展开,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访谈等调研方法,结合相关理论浅析当今老字号的营销模式,以期为我国的“中华老字号”的营销模式提出一些策略和意见,使得“中华老字号”在新时代下持续繁荣.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要求商家讲究商誉和知名度,所谓商誉和知名度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老字号和名牌本身就是一笔财富,称它为无形资产是因为它的价值不是固定的,是随着产品获利的能力的大小而增减的。扶持老字号的意义就在于以产品为载体,开发利用它的无形价值,使其最大限度地增值。一、扶持老字号需要花本钱,但是这个本钱值得花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国营老字号  相似文献   

9.
《时代经贸》2009,(11):83-83
开发老字号的价值,应当从产品、品牌、人文价值这三个方面下功夫。老字号不应该老,从质的方面不应该“老”,应该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够穿越历史的长河,永久地传承繁衍下去。老字号走到今天,厚重的文化底蕴是发扬光大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冯智敏 《经济论坛》2002,(20):35-36
名牌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仅仅是一个知名的牌子,还是代表一种恒久信赖的标志?双星的“世界名牌”之战,给国人留下答案。国家强大的标志“名牌无国界”,这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向全世界输出的一个理念。在这一理念的导向下,他们在全球一家接一家开辟着自己的产品加工厂,使自己的名牌产品实现了成本更低的“销地产”,具备了更强劲的竞争力。作为中国人,人们也许还记得,改革初期我们最崇尚的家电品牌是日本的日立、东芝、索尼。那个时候,不管是饱尝战争创伤的老人,还是追求时尚的青年人,无一例外地感到世界名牌产品的内在魅力。同样,…  相似文献   

11.
《时代经贸》2010,(7):56-59
一、协会全力推进“老字号网店”和“京城老字号信用卡”工作 北京老字号协会是一个品牌协会,众多会员代表着首都的特色商业,协会应该抓住品牌群体的独特资源优势,多做一些单个老字号企业做不了、做不好或者做起来成本高的事,搭建特色鲜明的公共服务平台,把“北京老字号”打造成一个品牌,一个优秀企业群体的概念,全力促进北京老字号发展。  相似文献   

12.
5月下旬,一场规模并不很大的浙江“老字号”企业展会在台北市举行,引发浙台两地业界和台北民众对我省传统产业与产品的热议和青睐。无可争议的是,“老字号”原本就有的老传统,加之新经验,成就了百年产业得以传承与新创发展的现实,这无疑对当前我们谋划产业转型升级有着极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中华老字号是品牌集群(一)中华老字号,作为企业,它是众多企业中具有特殊身份的企业集群。所谓特殊身份主要是指中华老字号,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老企业,也不是经过评选、评比授予的荣誉称号,而是依据它的建店年限及其他特定条件,比如,百年传承的产品、  相似文献   

14.
《经贸实践》2010,(4):43-45
由杭州市市民推荐、投票评选。并经专家评审等方式。产生了10家“杭州金牌老字号”。这些“老字号”均属于获得中华老字号、浙江省老字号的杭州老字号企业和产品。为加强对“老字号”的宣传,本刊将“十大杭州金牌老字号”,分两期进行展示。  相似文献   

15.
名牌企业不仅有物质的“辉煌”,更有精神的“光辉”,是名牌物质与名牌精神的有机统一。在优质产品的背后,渗透了包括经营理念、管理方法、销售服务、企业领导与员工的关系等在内的伦理思想。有人说名牌产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而决定这种文化本质的便是道德境界。因此可以说名牌企业是名牌产品与“名牌伦理”的有机统一。所谓名牌企业伦理,是调整名牌企业与自然、社会之间,名牌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名牌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分支。但是一般的企业文化,只是从一般企业的角度研究企业伦理,很少有人专门…  相似文献   

16.
"法律所有权"和"经济所有权"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永正 《财经科学》2002,(5):118-120
本经考证马克思的有关论述辨明,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所有权”和“经济所有权”的划分,“双重所有权”是不符合马克思原意的。一个所有权变成“两个所有权”只是一种法学幻想。  相似文献   

17.
石维明 《经济》2005,(8):12-12,14
“红塔山”在上个世纪90年代是资格的名烟。关于它,我有两段深深打下时代烙印的古怪经历。第一段经历是“呼机与红塔山”。手机的“前传”是呼机,在1990年,传呼机是一个时髦、昂贵、紧俏的东西,完全有理由折射出配备者的身份。  相似文献   

18.
所谓银行名牌机构(以下简称名牌机构)的道德维度是指名牌机构本身的道德性及其应遵循的准则和规定,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名牌机构内在的价值尺度或称道德考量。作为一种先进的经营主体,它必定有充足的道德理由作为其内在的支持;二是名牌机构所必需的道德秩序或规范。作为一个经营主体,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它必须接受社会伦理道德和制度规范的约束。名人、名家、名企、名品,这些师出有名的人或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号召力是不言而喻的。银行机构推行“名牌”战略,努力培育名牌储蓄所。名牌分理处。乃至名牌支行,同样是为了营造名牌效  相似文献   

19.
说起“老字号”,在我们眼前会晃动着一块块沧桑的招牌,耳边回响着一个个厚重的名字——北京的全聚德、天津的狗不理,沈阳的老边饺子和哈尔滨的秋林、同记,马迭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根植在中国民族工业沃土上的这些“老字号”,几经风雨,几经磨砺,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世道的更迭,愈加岁老根弥,阳骄叶荫。市场经济的大潮,改革开放的劲风,让“老字号”再一次受到洗礼。“老字号”能否与时俱进,成了人们备加关注的话题。“老字号”何处去?本刊记者将带着这一个个问号,去寻访“老字号”。  相似文献   

20.
项银仕 《当代经济》2008,(11):73-74
在国外餐饮业的大举进攻下,我国许多老字号餐饮企业或消失或风雨飘摇.而全聚德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像“一把椅子卖了10万”这样的餐饮奇迹。全聚德之所以能在强手如林的餐饮界大放异彩,除了出色的管理,更重要的是正确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