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考察,本文研究发现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房价关系不大,推动我国房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因素是人民币升值及其预期和房价前期增长率,利率对房价则会产生显著抑制作用。汇率机制并没有显著变化,对房价上涨起到了支持,而利率作为宏观经济指标对于房地产价格指数的影响作用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效力。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考察,本文研究发现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房价关系不大,推动我国房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因素是人民币升值及其预期和房价前期增长率,利率对房价则会产生显著抑制作用。汇率机制并没有显著变化,对房价上涨起到了支持,而利率作为宏观经济指标对于房地产价格指数的影响作用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效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宏观角度实证研究包头和呼和浩特地区银行存款与GDP、人口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个因素对银行存款都有重要的影响,随着GDP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银行存款会不断增长;人口的变动也会增加银行存款。因此,发展经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人口合理增长和变动,才能稳定持续增加银行存款。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空间面板模型研究我国省际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根据2005~2014年我国最近10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分析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相关性,以及我国不同区域房价上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会导致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然而房价上涨对各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及周边地区表现为扩大效应,中部地区影响为负。文章又从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水平、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分析了省际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最后,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考虑居民收入等级不同,对住房属性偏重不同,将居民分为不受到流动性约束型、不完全受到流动性约束型、完全受到流动性约束型三类.基于各自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确定动态面板模型检验房价与消费的协整关系,并构建动态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结果显示:全国层面,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核心因素,房价上涨、预期房价上涨影响消费为挤出效应,且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居民层面:不受到流动性约束的居民,收入不是消费的重要因素,而其余两类居民的消费受收入、习惯强度影响较大,且流动性约束越强,影响更为明显;不受到流动性约束的居民,在短期及长期内,房价上涨、预期房价上涨影响消费为财富效应;而其余两类居民,影响为挤出效应,强度大于前者的财富效应,且流动性约束越强,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2010—2022年中国135个城市房地产信贷、房价、房租以及家庭收入与消费数据,考察房地产信贷对住房可支付性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城市房地产开发贷款占比越高,城市房价收入比越低;城市住房抵押贷款占比越高,城市房价收入比与房租收入比越高;房地产信贷对房价可支付性的影响大于房租可支付性;房地产开发贷款提高城市中等收入者住房可支付性,但住房抵押贷款降低城市中等收入者住房可支付性。因此,住房信贷政策应主要解决城市中等收入者房价可支付问题而非房租可支付问题。  相似文献   

7.
彭佳婧 《时代金融》2013,(17):140-141
中原经济区建设促河南省房价屡调不降。从微观还是宏观方面出发,河南省房价都与城市化率、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房屋造价有着直接关系。通过计量分析,得出结论:河南省房地产价格还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国家还需要增加供给,拓宽投资渠道,最终保障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8.
南北地区发展问题近年来逐渐凸显,促进南北地区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利用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Markov链方法,使用1978—2019年中国31个省份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额和进出口额数据,测度中国南北地区经济差距,并对其时空演进趋势作出预测。研究表明,1978年以来中国南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南方地区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额和进出口额均高于北方。Dagum基尼系数结果发现,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额和进出口额的地区差距主要来源均为地区内差距,考察后期南北地区间基尼系数均呈现升高态势。空间Markov链结果表明,南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南方地区在人均GDP、进出口额方面向上转移概率较高,北方地区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额方面向上转移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今年人民银行确定货币信贷政策总的要求是“紧中求活”.所谓“紧中求活”,就是既要从宏观上控制住信资投放总量,又要在微观上搞活;既要控制膨胀的需求,又能支持经济发展的合理的资金需要;既要从信贷收入上开源,又要从信贷支出中节流,充分发挥现有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0.
张巍  许家云  杨竺松 《金融研究》2018,458(8):69-84
本文基于中国房价不断提高这一现实背景,利用中国城镇住户微观数据,系统地研究房价对当地住户工资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其对地区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会通过“生活成本效应”和“闲暇替代效应”显著提高当地居民的平均工资水平。同时,由于缺乏劳动生产率为支柱的工资上涨会恶化资源配置效率,本文进一步基于资本劳动比和要素扭曲的视角,考察房价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及工资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房价引致的工资上涨确实导致了我国过度的资本深化和过快的产业升级,并降低了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本文为房价影响工资和资源配置问题提供了来自微观家庭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明显下降,销售大幅萎缩,房价也结束了持续3年多的快速上涨格局开始下降。2008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进入2009年,前三个月房价持续下跌。1月、2月、3月70个大中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0.9、1.2、1.3个百分点。总体看,目前我国房价还未回归到合理水平,房价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突出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缓解,有效购房需求不足问题仍很突出。尽管我国已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对经济的恢复特别是房地产业的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建立了因子增广向量的自回归模型体系,选择涵盖了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土地政策三方面因素共计156个变量指标,对我国住宅价格指数影响进行了多视觉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住宅价格指数受信贷、利率、土地三方面政策调控的影响较为显著,且均存在着滞后效应;减少信贷供给特别是房地产业的信贷供给,能有效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提高利率能紧缩流动性从而抑制投资性购房需求,而这种效果会在滞后三期、四期中体现;土地量价齐升是导致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因子增广向量的自回归模型(FAVAR)体系,选择涵盖了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土地政策三方面因素共计156个变量指标,对我国住宅价格指数影响进行了多视角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住宅价格指数受信贷、利率、土地三方面政策调控的影响较为显著,且均存在着滞后效应。减少信贷供给特别是房地产业的信贷供给,能有效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提高利率能紧缩流动性从而抑制投资性购房需求,而这种效果会在滞后三期、四期中体现;土地量价齐升是导致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区域信贷政策是根据不同的经济区域确定信贷发展方向,规划信贷发展目标和调节各区域金融企业信贷力量的措施与手段的总和,是整个信贷政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它包括了国家的区域信贷政策和地区的区域信贷政策的不同层次,既影响微观经济发展,又具有一定的宏观意义。下面结合南丹县的实际,浅谈其应有的区域信贷政策。第一,区域信贷结构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南丹农村曾一度实行“以粮为纲”的经济政策,银行信贷结构与此相适应,贷款的重点是支持发展粮食生产,忽视了支持发展多种经营。近年来,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县农行在信贷政策上作了一些必要变动,即在支持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支持发展多种经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要形成南丹县信贷结构的最佳  相似文献   

15.
房价快速上涨之谜:基于广州市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房价快速上涨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广州市场的调查发现:当前房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房地产开发商过度追求超额利润,而供求缺口扩大、开发成本上升、信贷增长较快、房价上涨预期、利益集团博弈等也是加速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稳定房价需采取综合性措施,既要在土地、税收和信贷政策等方面加以引导,也要提高房地产市场透明度,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特别是,要采取有效措施促使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利润率回归到合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陈金至  温兴春  宋鹭 《金融研究》2021,497(11):79-96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异质性代理人模型,刻画了收入差距通过信贷渠道影响房价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收入差距的缩小提升了低收入者的收入占比,使该类人群获得了更多的外部融资进行购房,由此产生了两方面效应:(1)信贷约束放松降低了住房流动性溢价,从而对房价产生负向影响;(2)收入上涨增加了住房边际效用较高的低收入者对房价正向影响的权重,从而使住房需求上升的效应抵消了此前的负向影响,最终促进房价上涨。通过对1970-2017年44个国家的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于高收入者收入的下降,低收入者收入占比的上升在放松信贷约束和提升房价方面具有更显著的作用。据此本文认为:一方面要通过增加住房供给来化解城市化率提升与高房价之间的内在矛盾;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时期,缩小收入差距,推动以“人”为核心的高质量城市化,并引导信贷资源向低收入群体倾斜是当前促进国内大循环、稳定社会融资规模和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朱冬 《中国金融家》2011,(3):113-114
信贷的超常规增长影响了楼市价格。预计2011年住房销售取决于稳健的信贷政策执行情况。如果信贷政策全面收缩,或保持低增长,蔓延全国的住房投机炒作潮就有望得到一定程度遏制,房价上涨概率就会降低。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龙岩市为研究对象,对该市“十五”期间以来的信贷资源配置进行总量、结构、增长速度方面的比较分析,认真思考国家宏观货币政策与区域信贷政策两者之间对信贷资源非均衡配置的影响,提出应当实施和谐的货币信贷政策,推动信贷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说到北京的房价,总让人想起<地道战>中高敬斋的一句话:“高,实在是高.“北京的房价到底有多高,两个字:离谱.在一次经济论坛上,政府的官员和学者都一致认为,不论是对于北京普通市民的家庭收入水平,还是相对于国内其他城市而言,北京的房价都是很高的.北京普通居民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在全国要排在上海、广州、深圳之后,但平均房价比这三个城市要高.联合国曾经对全球有代表性的52个城市作过调查,住房价格与居民家庭年平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5:1,而北京达到14.8:1,位于全球之首.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003年11月份北京新房预售均价继10月份后再次超过6000元达到7136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工具变量法(Panel-IV),从规模和结构维度分析我国银行信贷与实体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性差异。结果表明:信贷规模对三大区域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东、中部地区信贷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呈U型关系,西部地区呈倒U型关系;信贷的期限结构、主体结构、币种结构和产业结构对三大区域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和银行业,以银行业发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在未来的几年实施差异化和结构化的信贷政策,可以改善信贷资源服务实体经济增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