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部经济——天津经济发展新引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信息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成长逐渐突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总部经济正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效应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加速发展,更促进了所在区域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着第二个转型期。转型中的经济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创造.总部经济正迎合了这种经济发展的需要。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的总部经济不断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以这些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圈和区域总部经济带。近年来,天津总部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目前全国排名处于第六位。总部经济推动着城市的转型升级,成为天津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相似文献   

2.
总部经济是企业基于区域间的资源优势差异,将总部与生产制造环节(一般服务环节)进行空间分离,从而实现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最优空间耦合,并由此产生总部集群布局的一种经济形态。笔者立足总部经济理论,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总部空间布局特征以及不同制造业领域企业总部空间布局特征,以期为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3.
总部经济形成的途径和方式有多种多样,国内企业总部迁移中心城市是我国目前比较典型的一种模式。这一模式主要表现在国内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将总部迁移至中心城市,而生产基地仍留在原区域继续担当生产制造功能。这种模式是总部经济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业总部的迁移,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总部迁移模式对于中心城市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明显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对保持城市的持续发  相似文献   

4.
总部经济形成的途径和方式有多种多样,国内企业总部迁移中心城市是我国目前比较典型的一种模式.这一模式主要表现在国内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将总部迁移至中心城市,而生产基地仍留在原区域继续担当生产制造功能.这种模式是总部经济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业总部的迁移,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总部迁移模式对于中心城市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明显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对保持城市的持续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企业的组织结构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这就是企业“总部”和“生产制造基地”的分离。目前,在国内像四川东方希望、江苏春兰、浙江杉杉、山西经纬纺机、湖南远大空调等大型的企业集团,已先后选择将总部迁到北京、上海等几个大城市。这说明,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像长三角这样的区域,大型企业的总部经济发展模式已初露端倪。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将是国内发展总部经济的主要区域。尤其是长三角,近几年区域经济的高度发展,为总部经济在该区域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其具有的某些生产力要素和资源优势而吸引企业将总部设置于此,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其他地区,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并由此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总部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亮点。进一步推动总部经济的发展,需要做到四个“要”。  相似文献   

7.
《辽宁经济》2012,(4):4-10
总部经济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区域资源与企业价值链通过最优空间耦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对于一直以原材料及其加工制造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来说,辽宁以总部经济模式促进区域转型升级具有适应性和可行性。从现有的发展基础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观察,集聚了辽宁大部分发展资源的沈阳和大连,都将是辽宁发展总部经济的重点区域。沈阳、大连总部经济发展状况如何,代表着辽宁总部经济的未来走势。  相似文献   

8.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总部经济理论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理论,将企业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和空间配置的思路框架,将企业总部和生产制造看作两个功能板块,推动这两个功能板块在不同空间上进行布局,进而实现不同区域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从国家发展战略出发,我国应加速总部经济发展,加速中国企业以总部经济模式"走出去",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企业规模实力,推动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度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使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初期实现了迅速腾飞,然而长期实行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不仅使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过多依附于国际市场需求从而增加了风险性,同时影响国内产业的科学合理布局,加剧了我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都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向扩大国内需求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内需为主外需为辅,方才能实行整体经济与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而且我国的大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目前的经济实力使我国已经具备实行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0.
总部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弘 《开放潮》2006,(4):39-4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的关键环节。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寻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战略课题。总部经济理论正是基于区域不均衡发展基础上,利用区域间资源禀赋差异,寻求区域资源要素的最佳配置,实现区域之间合理的产业和功能分工,从务实的角度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战略思路。总部经济既是对信息网络下出现的“总部——生产基地分离”这一新经济形态的概括和提升,同时也是区域间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李利  李斌 《辽宁经济》2014,(3):58-59
在辽宁区域经济发展中,以辽宁科技型小微企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在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科技创新人才,更需要具备外语专业才能的创新型人才。本文从高校外语人才的市场供求入手,探索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期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能够促进辽宁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上海农业发展方向:总部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总部农业,是指某区域以特有优势吸引农业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同时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农业经济形态.加快总部农业发展,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是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生的经济形态,在我国的发展才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借鉴国外总部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深入研究总部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对于加快我国总部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高端智能集聚型发展方式,总部经济能够成功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同时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极点。本文在分析和借鉴典型地区总部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天津滨海新区总部经济的发展模式,以便为该地区区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骆华超 《浙江经济》2010,(16):54-55
总部经济是指区域利用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发展总部经济可以为区域发展带来多种经济效应,如税收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效应、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等。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我国一些中心城市,已经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的现象。总部经济通过将企业的总部机构同生产基地相分离,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并避免了中心城市产业置换后形成空心化。通过总部经济,促进了区域制造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中心城市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提升了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7.
跨区域投资不仅是企业实现规模扩张的重要方式,也是政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选取2009—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企业ESG表现与跨区域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良好的ESG表现会促进企业跨区域投资;机制检验发现,企业ESG表现主要通过资源获取效应和市场拓展效应促进跨区域投资,当企业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受到的融资约束越强、所在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越低时,ESG表现对企业跨区域投资的促进作用越明显;拓展性研究表明,在投资区位选择上,良好的ESG表现会促使企业资本由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动,在投资模式上,相较于并购投资模式,良好的ESG表现会促使企业更倾向选择新建投资模式进行跨区域投资。研究结果对优化企业跨区域投资策略,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涛  王立莹 《浙江经济》2006,(14):53-53
总部经济形态在提高企业竞争力、拓展企业发展空间的同时,在客观上有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环渤海区域是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区域之后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带,构成对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环渤海地区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目前面临着外资调整布局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升温两个有利时机。环渤海地区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必须以区域内三大重点经济板块为依托。在融入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各板块之间要创新具体合作模式,尽量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差别竞争,错位发展,实现合作共赢,最大化提升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首先,关于总部基地定义性的概括。我认为总部基地是相同或者不同类型、企业的总部或领导机构和重要的分支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地。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总部基地是企业谋求更大发展和有利运营的有效平台。一个是聚集之地,一个是平台。总部区域新城有两种渠道和方式。一种是自然集聚;第二种情况,由当地政府或企业、企业协会组织,根据经济形式和区位优势、政策优惠,先行投资进行空间建设,造成有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条件.吸引企业或者吸引相当规模的企业入驻,进行集聚而形成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