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汤晓东 《新金融》2001,(12):28-31
金融创新主要源于现代科技在金融领域中广泛而深入的应用,突出表现为以纸张或金属为载体的传统货币向计算机电子数据为载体的电子货币的转化。区别于现金、票据、汇兑和托收等传统支付工具,当前的主要电子支付工具是银行卡、银行卡的推广使用使银行业务随之由传统的柜面手工操作向电子化操作发生转化。但是由于目前持卡人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发卡银行卡类业务管理、技术系统尚不尽完善以及立法尚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在发卡银行与持卡银行与持卡人的纠纷频频发生,不仅使发卡银行蒙受经济损失,而且对于发卡银行的商业声誉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本尝试从银行角度出发,以银行卡业务纠纷为例,结合当前法律环境,探讨银行卡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3.
安全是银行业永恒的主题。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银行卡在发行、使用、流通等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存在一些风险点。本文对银行卡业务的风险现状及发展趋势、存在形式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4.
自1985年国内发行第一张银行卡以来,我国的银行卡业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银行卡业务已成为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抢滩登陆的主攻方向之一。随着信用卡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信用卡风险发生也越来越频繁。信用卡业务不同于单一的信贷业务,信用卡在发行、使用、结  相似文献   

5.
银行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也是一种集转帐、存款、消费结算和银行中间业务于一体的新型金融工具。一方面它具有方便灵活、快捷,使用范围广的特点,乐于被人们接受。同时,也是银行实现高盈利的项目,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银行卡业务在我国起步较晚,在营运过程中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形成风险。因此,银行卡风险防范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笔者对此谈点粗浅认识。一、形成原因(一)从业人员素质低,风险抵御能力差。从我国银行卡队伍素质现状来看,由于业务发展很快,许多业务人员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匆忙上岗,但银行卡是科技含量高的业务,因此产生了岗位新、人员新的问题,难以适应工作需要。有的从业人员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往往铤而走险,给所在发卡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和银行卡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有关银行卡的投诉、纠纷等案件频发。银行卡业务风险处于多发、高发期,因此,加强银行卡业务风险防范迫在眉睫。一、银行卡业务风险的主要原因随着银行卡发卡量的突增,贷记卡的欺诈风险和操作风险不断加大,特别是客户利用银行卡套现造成的风险更为严重。近两年,银行卡欺诈风险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观念的不断转变,银行卡业务实现了跳跃式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3年底,全国商业银行累计发卡量超过6.5亿张,人民币卡交易量45亿笔,交易总金额18亿元。但随之而来的风险也逐步暴露,银行卡案件增多,银行损失不断加大。因此,如何有效控制银行卡业务风险,遏制银行卡案件的发生,是摆在我们银行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一、银行卡业务风险类型1.持卡人信用风险。持卡人违反银行卡章程,非善意透支或信用状况下降所造成的风险。如持卡人因公司破产、下岗、失业、生病及其他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经济恶化而无力偿还欠款;…  相似文献   

9.
陈剑峰 《时代金融》2009,(8X):53-55
本文尝试以安全管理的角度分析银行卡(含ATM机)业务存在的外部欺诈风险点,并提出防范和控制建议,希望能借此探讨,举一反三,为类似的银行业务欺诈风险,提供一些有益的安全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吴军 《金融纵横》2000,(4):52-53
透支作为银行卡的一项重要功能,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由于它具有“先消费,后付款”的特点,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银行卡透支风险。防范信用卡恶意透支,不仅是当前发卡行的当务之急,也是银行卡业务发展所面临的难题。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信用卡业务呈逐年高速增长趋势,在高速成长过程中如何对待信用卡业务可能产生的“信用”泡沫,防范信用风险和发卡风险,提高个人和特约商户征信的良性循环发展,是当前信用卡业务中应当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信用卡业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银行卡分为借记卡和贷记卡,银行借记卡主要供持卡人存取款和个人消费使用,风险点主要存在于被他人套取资金上,发卡行一般不存在风险;贷记卡除了上述功能外,还有透支的功能,具有信用贷款和  相似文献   

15.
在国内银行卡市场上,在数量和交易金额上占主流的是没有透支功能的各类借记卡,如电子借记卡、储蓄卡、理财卡、一卡通等。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底,我国已发行银行卡7.14亿张,其中除了约3000万张信用卡外,其余全部属于不可透支的借记卡。然而,在研究银行卡业务风险时,人们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具有贷记性质的信用卡上,并认为借记卡由于发卡银行没有提供授信,  相似文献   

16.
银行卡风险防范的策略和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银行卡业务风险是商业银行自始至终要面对的至关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个人理财业务竞争激烈的今天,以银行卡为载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涉及银行、持卡人和商户等多方参与者,业务运营涉及储蓄、结算、信贷等诸多领域,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集多功能于一体,风险较大。因此,  相似文献   

17.
18.
由于我国信用环境建设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加之基层行在营销管理过程中风险控制乏力及银行间的无序竞争,致使该项业务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逐步显现,突出表现在信用卡恶意透支现象时有发生,不良透支现象出现攀升的势头。据农业银行某二级分行统计,2005年6月末,信用卡业务不良透支94万元,是透支总额1460万元的6.4%,比年初增加2.3个百分点,其中可疑类与损失类达81万元,占年内新增透支总额35万元的2.3倍。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必须对信用卡风险进行认真分析,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范信用卡风险。  相似文献   

19.
银行卡作为便利、快捷的电子支付工具,受到越来越多社会公众的青睐。银行卡已日益成为社会公众消费最频繁使用的支付工具。伴随着银行卡产业的高速发展.各类银行卡风险也逐渐凸显。因而,研究银行卡风险及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银行卡业务市场迅速扩展,以及发达国家和地区实施EMV迁移后形成的银行卡欺诈"洼地效应",近年来,我国银行卡欺诈犯罪案件频发,犯罪手段不断向技术化、集团化、专业化发展,方式更为隐蔽、手法更为新颖,对银行机构和持卡人的资金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银行卡欺诈特点、手段与成因的分析,探讨银行卡业务在制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