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太和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秦朝在境内建县,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太和辖31个乡镇、人口150.3万、面积1822平方公里,是全省屈指可数的大县之一。近年来,太和县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社会的安定”。太和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形成了共识。为此,他们坚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先导,面对重重困难和落后的局面,号召全县人民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  相似文献   

2.
我国县域经济中的城镇化与城镇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舜 《乡镇经济》2002,(1):5-9,33
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城镇经济增长速度加快。随着城镇经济的增长,乡村农业人口比重不断减少,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城镇经济快速增长有力地推动着县域经济发展。因此,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是县域经济发展及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马增明 《发展》2008,(8):9-10
一、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区划—县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具有以农村人口为主和城镇与农村并存为主的特点,县域经济既是城市经济之尾,也是农村经济之头,更多地具有农村经济特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没有农业的快速发展,就没有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柳群 《广西经济》2006,(7):26-28
近年来,在广西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大潮中,荔浦以“民营”立县,做大做强,一路奋进一路歌,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去年,该县面临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但全县上下同心同德,迎难而上,奋发进取,从而使2005年的荔浦县域经济又度过了活力四射的一年,这一年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5.
在零下百度重温县域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2200多个县市,国土面积占全国90%以上,人口占全国60%以上,县域GDP占全国63.4%。可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点。也很显然,富国必须富县。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来看,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关键在于县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从县域本身来说,自然资源优势、产品产业优势,相当程度上寓于县域经济发展之中,城乡协调、社会经济协调和区域发展协调都需要统一到县域经济发展之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是以县为单位的地域经济,包括一个县范围内各个经济部门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领域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结构中的一个基础性层次,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是一个12亿人口的大国,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含特别行政区).2900多个县、市,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就会举步维艰。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是城乡经济结合部、工农结合部、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结合部,担负着对外开拓市场,对内调节经济机…  相似文献   

7.
走近十佳县     
《广西经济》2005,(6):15-21
建县制以来,县域经济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大局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目前,我国有2200多个县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七成,县域GDP占全国的六成。因此,县域经济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民生经济,在区域经济范畴中蕴涵着无穷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8.
王连生 《辽宁经济》2006,(11):14-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对铁岭县来说,全县9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在辽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发展县域经济重点县等全部工作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同时,全县的资源、劳动力也都在农村,农村的潜能巨大,发展空间广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所以,我们必须首先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到农村不是包袱,而是难得的财富,不是发展的阻力,而是真正的动力,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释放农村的潜能,让全县农村经济繁荣起来,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村文化活起来,让农村环境美起来,使全县广大农民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杨盛军 《湖南经济》2000,(11):60-61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内陆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加快内陆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笔者从通道侗族自治县最近几年的工作实践看,积极经营小城镇是加快内陆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步伐的关键。 一、积极经营小城镇,是发展内陆山区县域经济的战略选择   通道侗族自治县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山区农业县,地缘十分偏僻,县域经济发展缓慢。近几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经营小城镇有了较大成绩。一是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区面积不断增加。非农业人口比 1978年增加 6倍,县城规划面积增…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唐海县民营经济长足发展,民营企业已成为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支撑点和增长点。受曹妃甸开发建设的拉动,唐海县民营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实现民营经济的跨越发展,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事关临港经济强县建设,是全县经济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县域国土面积大,人口多,GDP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因此,发展县域经济是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如何使县域经济的发展能更好地作用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和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探索县域经济发展规律,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县域经济发展,借鉴最发达县域经济的发展,了解最发达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取得的成绩、总结的经验,认真地借鉴、吸收、筛选,精心地研究、规划、实施,将对湟中的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的实质是实现西部的工业化,而实现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是推进城市化。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加速农村城镇化必须首先要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大通县近年来在城镇建设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目前现状来看,无论建制规模、非农业人口的数量、城镇化水平还是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均处于落后地位。全县43.8万人中农业人口34万人,城镇人口不到10万人,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7.6%。转移农村人口,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走发展小城镇,促进城市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2004年,滦南县将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着眼于“富民”和“强县”两大目标,以项目建设、特色农业、体制创新和环境优化为突破口,努力拓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新平台,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2004年,全县计划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06.12亿元,全  相似文献   

14.
实施小城镇战略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包括农林牧副渔和工商等产业部门,结构比较完整,县域集中了全国绝大部分人口,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是农产品的供给基地和国内最有潜力的市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其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及质量提高,从而满足县域经济现实与未来发展的需要,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县域经济稳定增长。不仅重视产量的增长,更追求改善质量,如经济效益、生产效率、文明生产与消费、资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等。(二)强调对人们教育、就业等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不断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我国目前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生活在县域,县域经济发展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广开就业门路,提高非农产业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及生活素质,促使县域人口增长保持在合理 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兴业县按照“高效、廉洁、勤政、务实”的要求,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企业化,努力提高政府职能,不断优化经济投资环境,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2003年1至10月,全县完成国内生  相似文献   

16.
天等县是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总面积32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97亩,全县总人口40.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8.76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13.5万人。近年来,天等县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抓住“两广”对口帮扶的机遇,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创新思路,强化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5年全县累计转移就业8.7万人,劳务经济收入达4.38亿元,相当于全县财政收入的4倍,全县农民人均劳务纯收入约69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3%。  相似文献   

17.
柳林县地处吕梁山西麓、黄河东岸,与陕西隔黄河相望,素有“秦晋通衢”之称,是一个物化天宝、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全县面积1287平方公里,人口30.12万。柳林位列中国中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88位,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百县(市)之一。柳林县城高楼林立,山清水秀,抖气河绕城而过,南北两山生态公园郁郁葱葱,充满着生机活力,装扮出县城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8.
不求所有求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道县确定了“民营富县”、“开放活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更新观念谋发展。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为加快道县发展,我们从解放思想入手,在全县上下强化五种观念。一是强化“县域经济民营为主”的观念。我们把“民营富县”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首选战略,坚持走“经济以民营为主,投资以民间为主,企业以民有为主,事业以民办为主”的发展道路。二是强化“无外不富,无外不快”的观念。我们把扩大开放作为牵动全县发展的战略突破口,紧紧抓住招商引资这根主线,向外来资本要生产…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农村和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相对缺乏,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经济规模和档次不高。这种状况决定了县域经济必须借力发展。强力实施开放战略,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2004,(12):13-15
11月10日,第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选结果公布,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县域经济在中国社会经济版图中地位重要,全国县域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88%,可以说没有县域经济发展,就没有全面小康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