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立足于当今新的发展和实践,在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剖析了"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三个方面内客进行了简单的阐释.揭示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方针.  相似文献   

2.
一、人本管理的实质及发展 “以人为本”其实质是以人为根本目的,以人的发展作为价值判断的根本标准。而有些“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在人与物、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仍然是以人为手段而非目的的,因而从根本上说管理理论至今还没有完全脱离以物为本的藩篱。随着人对自身价值、人与社会以及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随着“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在理论上的成熟和实践上的运用,实现管理观念真正向“以人为本”、体现新的发展观的现代管理观的转变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只有尊重人、关心人、开发人,才能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才能将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构建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执政为民揭示了“三个代表”要求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坚持执政为民,落实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概念虽然早已有之,但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还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思潮,在本质上都是一种脱离社会关系、脱离社会现实的抽象的人性论,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是一种宣言,仅仅停留在少数知识精英的书斋之中。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赋予以人为本以真正科学的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内涵,也才有可能真正地将以人为本融入和谐社会理想与实践之中。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灵魂。恩格斯在逝世前一年,卡内帕请他给《新世纪》杂志题词,他考虑再三说我不题词了,说从马克思著作里面找出一句话,也是最欣赏的一句话,“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恩格斯说,“除此之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  相似文献   

6.
李荣 《时代经贸》2011,(6):233-233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企业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进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7.
焦全顺 《经济师》2006,(12):211-211
纵观近几年我国经济突飞迅猛的发展,人力资源在社会的竞争中愈来愈显的尤为重要。做到“以人为本”、“人尽其才”是企业管理者一直追求的目标。本文从绩效管理用于承担企业“以人为本”理念下检视人与企业融合的最佳工具和桥梁,从绩效管理的目标、误区和绩效沟通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从而证明企业“以人为本”的真正含义是为“企业以人的绩效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巾,“以人为本”是本质和核心,是价值基础。“以人为本”的本,指的是发展之本,即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发展之根本。  相似文献   

9.
人的本质与思想政治教育、人的社会化之问存在着诸多内在必然联系。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导向。以人为本,紧扣市场经济的脉络,积极传递社会先进文化,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内容,有效促进当代大学生社会化。  相似文献   

10.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一是指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其核心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二是指所有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的全面发展进步凸显出来,它的建设需要一个平台,而学习化社会:正是具有这个社会性平台的特点。因此,构建学习化社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指任何管理都要以人为中心,把提高人的素质,处理人际关系,满足人的需要,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工作放在首位。在西方管理理论的研究中,不同的管理理论几乎都是建立在对人的本性、动机等不同的认识和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只不过这种认识和理论假设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而每一次大的理论突破,几乎都是基于对人的认识的飞跃.各种管理理论的不同,也多是基于对人的认识不同,这说明了在整个管理中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指出,目前许多企业对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理解未能适应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在主体、客体以及价值观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局限性,实践中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我们必须重塑“以人为本”的前提假定,建构“超越自我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这在主客体观和价值观方面都将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才强国亟待构筑"价值人"三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全球经济化的严峻态势,中共中央、国务院站在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以高瞻远瞩的洞悉力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以人为本”等重要思想,就人才的本质和嬗变的轨迹而言,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价值人”理念。以人才固本和“人是万物的尺度”作为切入点,探析了价值人假设的主体,及其“价值人”三维(人、社会、自然界)模型。  相似文献   

14.
在以人为本思想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分析党的新的领导集体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说明和阐述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不仅是理论上指导思想,而且必须实现的战略。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一次重大理论突破,是又一次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入是发展的前提、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人是发展的目的,既是发展观的升华,也是各项实践中必须贯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提出了他的名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初学往往认为,该论断真正揭示了人的本质,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最完整、最深刻的表述。本则不以为然,而是试图从纵向梳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过程,来透视这一论断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从横向梳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认识的三个层面:劳动、社会关系和需要的关系,来揭示人的本质丰富而完整的内涵,以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刘兵 《经济视角》2005,(2):47-49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三个基本点”、“五个具体要求”?第一,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核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和首要任务:把开发人类资源.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作为发展的首要因素和根本动力;把是否有利于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衡量发展的最终标准。  相似文献   

19.
杭颖 《江南论坛》2006,(12):16-18
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文化的和谐。在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谐是美的最高法则”,在中外哲学中,和谐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方法。先哲“执中致和”的思想告诉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在任务和目标即“做什么”上追求和谐,还要在工作方式即“怎样做”的“做法”上保持和谐。  相似文献   

20.
对人的研究和关注,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哲学主题,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第一次对人的本质做出科学界定。《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的思想,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剖析,对理解人的本质是什么有着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