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霞 《中国金融家》2005,(10):40-42
1994年,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设立代表处,次年分行正式成立。2000年,中国工商银行迈出金融改革的重要一步,收购了香港本地注册、经营陷入困境的上市银行——香港友联银行,后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简称工银亚洲,2001年7月,工行香港分行正式并入工银亚洲。四年来,工银亚洲不断在改革中前行,目前,它是香港资产增长最快的银行、香港银行业盈利增长最快的银行,并进入了香港银行业最低不良资产比例的银行队列。  相似文献   

2.
《理财》2002,(7)
中银香港总裁刘金宝近日表示,中国加入WTO为香港银行业提供了一个拓展业务的绝佳时机。据他分析:一、香港的银行可以像其他外资银行一样北上创业。目前,香港的一些银行已在内地开设了分支行、代表处,内地人民币业务的逐步开放将使这些银行在内地的收入所占盈利比重逐步上升  相似文献   

3.
《安徽农村金融》2003,(4):51-51
香港市场经济发达,反映在金融业中就是混业经营。与内地的金融分业经营不同,香港大的银行不仅从事银行业务,而且从事基金、保险、证券等业务,金融服务非常全面,真正算得上是“一站式服务”。对客户而言,只要他需要,就可以在银行完成几乎所有的金融业务。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合作由来已久.在银行业方面,福建侨胞早于1947年在香港成立了集友银行,现在该行已成为中银(香港)集团的成员,目前这家银行在福建省的福州市及厦门市都设有分行。香港的主要银行在福建省都有业务。最近,恒生银行入股兴业银行.成为它的一个重要战略伙伴,开辟了闽港两地银行合作新的领域。在这一发展势头下,福建省金融学会与香港银行学会签定的合作备忘录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金融研究》2014,(11):111-111
币值只有十分之一分的铜币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占据。英国殖民者为了加紧控制香港的财经命脉,继而抢占中国市场,便于1845年在香港设立东方汇理银行香港分行(又称丽如银行),1847年东方汇理银行在香港发行钞票。1863年英国皇家造币厂开始铸造"香港一仙"、"香港一文"铜币,投放香港市场流通,  相似文献   

6.
香港的金融监管李伏安香港金融监管的宗旨是提倡良好的银行营运制度,建立银行与客户之间公平的关系,以减少银行及其他认可机构倒闭的风险,维持整个体系的稳定和有效运作。把防止银行倒闭的主要责任放在银行的经营管理层身上。香港金融监管的任务是避免银行在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7.
朱伟一 《国际融资》2009,(10):32-33
在香港证券监管机构的斡旋之下,16家银行同意向2.9万名散户投资者支付至少63亿港元(合8.13亿美元),以图化解迷你债券的纠纷。中外历史上,由监管机构出面力促银行赔钱的不多,香港是个例外。香港股民动不动要上街,比美国的股民还强势,标语口号都很抢眼,什么“花旗银行欺诈顾客”,还有更难听的。香港是个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的地方,阻挡民众上街难度很大。香港股民还很有恒心,迷你债券索赔能打持久战,9个多月下来劲头不减。监管机构很是狼狈,迷你债券一事不了,就不得安宁。  相似文献   

8.
9月17日,建行香港分行正式在香港推出个人银行服务。为配合个人银行服务的推出,建行香港分行下属三家支行与财富管理中心也于同日开业。建行香港分行在港经营个人银行业务,标志着建行的海外业务发展迈向新里程,同时也是国内商业银行在境外开拓个人银行和客户理财业务的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9.
事件     
人民币产品在港获投资者热捧 近来,香港市场上人民币计价的投资产品发行密集、投资者追捧的热情“火热”。某外资银行一位资深人士透露,从收益率角度看,当前一些人民币存款证产品收益率已经高于同期香港和内地银行的存款利率,因此,对投资者而言,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1998年11月,万国宝通银行率先在香港推出网上银行。随后,永隆、浙江第一、东亚、汇丰、恒生、永亨、道亨、渣打、美洲等银行也推出类似的服务或将原有的电脑联线银行(PC banking)服务加入多项灵活的网上银行服务的功能。一项调查显示,至2002年5月,香港的网上银行用户已达61.8万户,  相似文献   

11.
香港,这颗璀璨的“东方之珠”,虽仅有一千多平方公里,却是名副其实的银行网点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国际性银行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全球最大的100家银行中近70家在香港开展业务,香港同胞曾经用“银行多过米铺”来形容银行业之兴旺繁荣。  相似文献   

12.
事件     
《中国外汇》2010,(18):6-7
人民币产品在港获投资者热捧 近来,香港市场上人民币计价的投资产品发行密集、投资者追捧的热情“火热”。某外资银行一位资深人士透露,从收益率角度看,当前一些人民币存款证产品收益率已经高于同期香港和内地银行的存款利率,因此,对投资者而言,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李建国 《中国金融》1997,(11):38-40
香港的《银行营运守则》———关于银行与客户关系的指导性文件李建国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银行机构的数量在世界名列前茅。全世界最大1000家银行中,有400余家银行以不同形式在港营业,其中获得香港银行监管当局发给持牌银行执照的有185家。银行竞争日趋白...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由甘肃银行业协会分批组织甘肃银行业业务管理干部,先后在香港银行学会、渣打银行(香港)、香港汇丰银行、恒生银行、台湾京城商业银行等银行进行考察培训,  相似文献   

15.
创立于1933年的香港恒生银行是香港第二大上市银行,汇丰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2002年和2003年恒生银行均被《亚洲金融》和《财资》杂志评选为“香港本地最佳银行”。而其已有35年历史的恒生指数业已成为反映香港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主要风向标。2004年5月,香港恒生银行出巨资17.26亿元人民币参股兴业银行,成为占股1598%的第二大股东。这是恒生银行成立71年来进行的惟一一次大规模的股权投资,而这一事件,也成为恒生银行快速抢占内地市场的一个鲜明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经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有关监管机构批准 ,中国银行成功将其在香港地区的 10家银行重组为一家当地注册的银行 ,即中国银行 (香港 )有限公司 ,简称“中银香港” ,并于10月 3日正式对外营业。通过重组 ,中银集团中的 10家银行机构合并为“中银香港” ,南洋商业银行、集友银行以及中银信用卡 (国际 )有限公司作为“中银香港”的子公司继续经营。“中银香港”承继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的发钞权 ,成为香港的发钞银行。重组前宝生银行、华侨商业银行、新华银行和广东省银行在内地开设的分行 ,依法履行更名手续后将转为“中银香港”的内地分支机构。重组…  相似文献   

17.
林明 《中国金融》1994,(6):44-44
香港银行业的监管体系林明香巷银行业很发达,为促使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已经形成一套银行业的监管体系。银行监管架构香港银行业的监管架构,基本可以分为决策、监管、咨询和同业组织四个方面。其中,前二者为官方行政机构,后二者则在不同程度上有官方的参与或影响。1、...  相似文献   

18.
袁春 《中国金融》1997,(6):34-36
香港的金融市场袁春香港的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股票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债券市场等,它们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香港货币市场香港货币市场中最主要、规模最大的是银行同业市场,即香港各认可金融机构相互拆借资金的市场。通...  相似文献   

19.
张颖 《国际金融》2011,(3):7-10
一、香港利率市场化的特点香港的贷款利率一直没有限制,只是曾在1964年制定了存款利率协议,由香港银行公会商定,银行向客户提供统一的存款利率。该协议适用于持牌银行吸收的金额在50万港元以下、期限不足15个月的港元存款。制定存款利率协议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小型银行的运作,使之可在划一的存款利率上加一定幅度吸引存款,免受大银行的淘汰。  相似文献   

20.
李霞 《中国金融家》2005,(10):37-38
近年来,香港物业市场持续回暖,银行房贷业务较过去几年快速回升,银行资产质量得到改善,今年3月份,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调高持牌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比率上限,由12%调高至16%,以配合香港2006年年底实施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颁布的《资本协定2》。另外,银行业在拓展人民币业务方面陆续取得突破,人民币在香港已经成为仅次于港币的第二大交易货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