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肖哲 《消费导刊》2013,(4):149-149
食品生物技术也就是在生物技术的五大方面下进行了具体发展。食品生物技术主要包括了食品发酵和酿造等最古老的食品加工方法,也有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改良食品原料的基因和制造食品添加剂等。食品生物技术不仅促进了传统的食品加工、制造,更可以促进新兴食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上海商业》2011,(1):68-74
食品商品(服务)文化是食品商业企业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食品商品(服务)是食品商业企业经营的主体。离开了食品商品(服务),食品商业企业就无法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食品商品(服务)文化也是食品商业企业文化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工商行政管理》2009,(9):42-42
浙江工商部门新近推出了临近保质期食品管理制度,要求食品经营者根据食品类别和保质期的长短,分别规定食品临近保质期期限,制定临近保质期食品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大型商场、超市要安排专门的临近保质期食品管理人员,设专柜或专区销售临近保质期食品,在醒目位置标明“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区”或“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柜”字样;  相似文献   

4.
声音     
食品添加剂成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替罪羊。导致毒祸的添加物并非是食品添加剂,人们把违法添加物与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混淆了。食品添加剂是确保食品安全的物质,几乎所有食品中都含有食品添加剂,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食品安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说,应该为食品添加剂正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国都在大力加强食品农产品认证工作,尽管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农产品食品相应存在多种管理形式,但相互间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将主要介绍日本食品农产品认证体系,包括日本食品农产品认证理念,食品农产品认证管理机构、分工,食品农产品认证的法律依据,食品农产品认证程序,食品农产品认证的主要内容等,为完善我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食品行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情况下,食品生产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更加广泛。对此,大多数国民认为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将会降低食品的安全性,会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比较抵触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其实,这是对食品添加剂的错误认识,间接影响食品生产。基于此,本文将从分析全社会对食品添加剂认识存在的误区,在基础上探究全社会如何科学理性地对待食品添加剂,希望确保食品添加剂正确的、安全的应用在食品生产中,为人们提供安全的食品。  相似文献   

7.
超级市场已经成为最重要的食品销售终端之一,在超市层面上减少临期及过期食品的数量非常重要。本文重点关注超市临期、过期食品的管理,在分析国内外超市临期及过期食品管理依据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超市临期、过期食品管理体系框架构建方案,以实时掌握临期食品和过期食品的数量,为超市最大限度减少过期食品数量,避免过期食品回流,维护食品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传统茶食品仅将茶叶或茶汁简单添加到食品中,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食品的风味和品质,但食品本身高糖、高热、高脂的属性并未得到很好改善。本文基于健康食品原料视角,研究了超微茶粉、茶油、功能性低聚糖和益生菌4种适于添加到茶食品中的健康食品原料,通过将这几种食品原料与茶食品加工相结合,生产出低脂、低热量、高纤维、高益生菌的新型茶食品,使茶食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营养、健康食品,旨在为茶食品生产业提供发展新思路,为茶食品吸引消费者、扩大市场份额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食品企业的诚信状况决定着食品安全的水平。由于食品信任品的属性、食品产业链的交互性以及食品的行业效应,对食品企业诚信的诉求也呈现出一定的迫切性与整体性。本文根据委托代理模型,建立激励相容约束,分析了食品产业环境及监管力度对食品企业诚信决策的影响。并且认为,由于我国社会诚信甄别机制缺失、食品供应链相对复杂以及监管规制的不到位,使我国诚信的食品企业缺乏市场激励,失信的食品企业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因而导致了当前食品企业诚信的缺失。  相似文献   

10.
目前,染色红烧肉、地沟油烹制的水煮鱼等食品,让人们对饮食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但很多食品离不开添加剂,因为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所以,对于相关工作人员来说,怎样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确保人们饮食安全才是最为实际的工作。下面笔者就来具体讨论一下食品添加剂在烹饪中的安全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
边红彪 《WTO经济导刊》2013,(Z1):122-124
近年来,各国都在大力加强食品农产品认证工作,尽管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农产品食品相应存在多种管理形式,但相互间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将主要介绍日本食品农产品认证体系,包括日本食品农产品认证理念,食品农产品认证管理机构、分工,食品农产品认证的法律依据,食品农产品认证程序,食品农产品认证的主要内容等,为完善我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体系提供参考。日本食品认证监管理念20世纪60年代前,在日本,人们尚不十分熟悉国际  相似文献   

12.
陈莹  徐涛 《价格月刊》2013,(2):20-24
通过构建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对农资价格、食品生产者价格和食品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资价格与食品消费价格指数互为因果关系,食品消费价格指数是食品生产者价格的格兰杰原因,农资价格和食品生产者价格对食品消费价格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食品安全直接关乎人们的生命健康,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目前我国相关食品的产业承担着生产健康、安全、放心食品的重大责任,食品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对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改善人们的营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不少食品产业开始在食品中通过加入一定的食品添加剂来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因此,食品添加剂成为食品产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对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食品接触材料指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与食品发生直接接触,同时本身成分可能转移到食品中的材料,包括餐具、食品包装、厨具以及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辅助性材料。食品接触材料中的各种助剂可能在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迁移到食品中,对食品安全造成影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本文从食品接触材料迁移量的测试方法出发,结合具体案例,研究检测食品接触材料蒸发残渣。  相似文献   

15.
计量仪器是实验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利用计量仪器可以保障食品行业相关检测数据的精准度。食品质检机构是鉴定食品计量仪器的法定机构,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食品计量仪器检测数据的精准度,我国食品质检机构要加强对食品计量仪器的监管与管理。本文阐述了食品计量仪器的应用现状,进而分析食品质检机构在食品计量仪器的监督与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了食品质检机构对食品计量仪器的监督与管理的具体措施,这对今后的质检机构对食品计量仪器的监督与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食品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关系到人类发展的未来。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的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作为食品中一种重要的添加物质,添加剂在食品安全的大旗下无疑格外引人瞩目。目前常用的添加剂主要包括食用色素、香料、调味品及其他添加剂。它对于改进和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延长食品的货架期、方便食品的加工、增强食品的风味、改变食品的色泽、确保微生物的安全性、保持食品品质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食品加工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目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使用极为广泛。据统计,全球开发的食品添加剂总数已达1.4万多种,其中直接使用的就有3000余种,常用的有680余种。随着食品加工工业的发展,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规模也随之扩大,目前已批准使用的添加剂共有21类1474种,种类相对齐全,基本可以满足食品工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低碳理念的出现,低碳食品消费将成为今后食品消费的必然趋势。占世界20%人口的中国是食品消费大国,因此树立低碳食品消费观念对实现我国低碳发展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人们所消费食品的种类、特点会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首先对低碳理念与食品消费关系进行了阐述,然后为我国低碳食品消费观的树立提出了加强低碳意识培养、低碳食品选购、低碳食品烹制与低碳食品享用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只要按照国家标准添加食品添加剂,对食品有益无害,且能满足不同人群对食品的需求。详述了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的措施,以引导消费者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食品添加剂等措施,引导监管部门和食品行业正确看待、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1-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为样本,通过ARDL模型和食品消费基尼系数,分析了食品价格波动对城镇不同收入群体食品消费结构的影响。结果证明,食品价格的波动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低收入群体应对食品价格波动的能力最弱,而中等收入群体对食品价格波动的反应最为敏感。食品价格的波动显著地扩大了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很多超市为防止货架上的食品过期,将临期食品早早下架。这样既给超市自身增加了物流负担,也使食品供应商蒙受损失。鉴于此,本文探讨了创办临期食品商店的可行性,提出临期食品商店的构想。通过对市民的实地调查可知,影响人们对临期食品选择的主要原因是临期食品仍被人们所误解,在解释清楚之后,临期食品还是能被大部分人所接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