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政部于1996年10月第8号令颁布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自1997年1月五日起在全国实行。这标志着财务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符合事业单位发展变化的现实。它改变了把事业单位区分为全额单位、差额单位、自收自支单位三种预算办法,统一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改变了把财政拨款与单位取得的收入划分为预算内和预算外分别管理、分别核算的办法,采用“大收入、大支出”的概念,把单位的各项收入和各项支出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统一核算。显然,这是我国继企业财会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
在林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收入的改革是一项重大的改革,它将各单位的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改变了过去财政拨款与其他收入相脱离的状况,将有助于减轻国家预算支出的负担,有助于林业事业的发展。一、概念不同新制度下的收入是指林业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是一个“大收入”的概念。既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又包括上级补助收入、依法组织的事业收入(含预算外收入)和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以及其他收入。旧制度下的收入是指林业事业单位自身组织的那部分收入,即除财…  相似文献   

3.
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即对事业单位实行收支统管,改变过去那种单纯反映预算拨款及其支出的预算管理体系,将单位的预算内必资金统一纳入单位预算,建立一个全面反映单位各项财务收支和资金活动的新型单位预算管理体系。一、事业单位实行收支统管的必要性首先,实行收支统管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有条件的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积极开展了组织收入活动,资金来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格局。这就客观上要求事业单位财…  相似文献   

4.
蔡旺良 《绿色财会》2006,(10):41-41
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监督,财政部决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改革后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组成。结合事业单位会计实务,与收入分类关系不大,支出经济分类也不陌生,与现行的一般预算支出目级科目所不同的是支出经济分类自成体系.适用范围扩大,科目充分细化。经济分类科目由原来35个增加到96个,其中绝大部分是因适用范围扩大(由一般预算支出扩大到包括基金预算、债务预算、基本建设支出在内的全部政府支出)而相应增加的科目。以下就事业单位会计如何适应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预算管理与改革的需要,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结合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情况和财政支出的特点,我国对政府“一般预算支出目级科目”作了重大调整:2002年将一般预算资金安排的各项支出(财政拨给企业的各项支出除外)由原来的12个目,调整为“人员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及“固定资产购建和大修理”四部分,共44个目;2003年又调整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三部分,共35个目。根据预算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事业单位的事业支出应当按照“一般预算支出”的目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并据以编报“事业支出明细表”。为此,财政部同时发布了《关于修改事业单位事业支出核算内容的通知》,将事业支出的核算内容修改为:在“事业支出”科目下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二级明细科目,并在二级明细科目下接“政府预算支出科目”中的“一般预算支出目级科目”设置三级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基本支出”明细科目核算事业单位为保障其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发生的支出;“项目支出”明细科目核算事业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事业发展目标新发生的支出。但是,由于一般预算支出目级科目的调整与事业支出核算内容的修改,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涉及到一系列具体的财务会计实务操作,因而亟需在制度上予以明确与规范。  相似文献   

6.
部门预算经过三年改革,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部门预算框架,实行“收支二条线”,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将部门预算划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对基本支出实行“双定额”管理模式,即支出定额和财政补助定额,强化了预算的约束力,推进了综合预算的进程,促使预算资金安排由“重分配”向“重管理”转变。三年的预算改革虽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有不少问题和不足亟待完善,如:预算分配权分散,内容不够完整;实施零基预算,缺乏可操作的定员定额标准;以“双定额”中的支出定额约束事业单位是不科学的,财政补助定额没有体现公平与现实的…  相似文献   

7.
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项目支出预算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基层事业单位的项目资金管理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项目安排和预算编报随意,造成了项目目标不明确;项目承担单位预算约束意识不强,造成项目支出不实;项目实施和决算时缺乏跟踪监管.加强项目支出预算管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完善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途径和方法,改革财政体制,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同时加强项目支出费用的审计监督,以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健康性和效益性.  相似文献   

8.
正预算管理是财政资金管理的灵魂,是衡量预算单位整体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尺。省级预算单位预算包括基本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基本支出预算主要包括人员经费预算和公用经费预算。除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外,留省级的项目支出预算分两大类大类,经费补助类(单位运转费、会议培训费、网络运行维护费、财务管理费、大型设备购置费、大型修缮费、管理性质的业务工作经费)和事业发展类(特定的与事业发展相关的专项费用)。  相似文献   

9.
<正>森工企业单位预算是森工企业按照以收定支、收支相等、略有结余的原则编制的,反映单位预算年度总体经济运行情况的收支预算。如果在预算收入不能全部满足预算支出的情况下,单位要统筹考虑承担的各项任务和管理职能,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对支出项目进行排队,确定年度预算优先安排和重点保障的内容。构建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预算管理的难点,它不仅是单位自身对财务管理的要求,更是国家对财政资金高效率运行的制度约束。下面  相似文献   

10.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把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实行预算管理,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首项任务和规则的重点,以重要的行政法规加以规范和界定,这充分说明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举足轻重的地位。粮食中等专业学校在取消统招统分,全面引入市场机制以后,面临着生源竞争激烈,教学资金匮乏,退休职工增加,社会保障费支出加大等严峻局面。  相似文献   

11.
事业单位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这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必然。一、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将事业单位逐步推向市场,致使事业单位要生存、要发展必然追求收入最大化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已经明确规定,国家从1997年起取消经费拨款,取消全额、差额和自收自支三种预算管理形式,对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这是对现行事业单位制度的重大突破,它将把事业单位推向市场,使事业单位树立独立意识、效益意识,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事业单位会计是各类事业单位对其预算资金及经营收支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系统、连续地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其核算对象是单位预算资金及经营收支过程和结果,其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具体分为五个方面,即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在这些要素中净资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要素,因为从事业单位自身来讲,净资产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资产净值,其金额等于事业单位的资产总额减去负债后的差额,它是事业单位所拥有的可支配的或固定的或专用的净资产,具体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结余等。它不仅包括在使用财政预算拨…  相似文献   

13.
部门预算经过三年改革,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部门预算框架,实行"收支二条线",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将部门预算划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对基本支出实行"双定额"管理模式,即支出定额和财政补助定额,强化了预算的约束力,推进了综合预算的进程,促使预算资金安排由"重分配"向"重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14.
规范支出预算编制办法,实现预算编制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提高支出预算管理的透明度,消除资金分配的随意性,都迫切需要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进行改革,根据《务业单位财务规则》和关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若干规定,事业单位经费支出将逐步实行各基预算。本文试就算业单位零基预算的编制谈点粗浅认识。一、零基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编制零基预算时,首先,要贯彻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确保财政预算收支平衡、要以“社会共同需要”为标准,正确界定财政资金供应范围,保证公益性支出。其次,在确保正常经费供给的…  相似文献   

15.
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监督,财政部决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改革后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组成。结合事业单位会计实务,与收入分类关系不大,支出经济分类也不陌生,与现行的一般预算支出目级科目所不同的是支出经济分类自成体系,适用范围扩大,科目充分细化。经济分类科目由原来35个增加到96个,其中绝大部分是因适用范围扩大(由一般预算支出扩大到包括基金预算、债务预算、基本建设支出在内的全部政府支出)而相应增加的科…  相似文献   

16.
当前,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存在怎样的理解认识预算会计的这一理论问题,笔者对此作了一些思考。一、对预算会计标意的思考1.预算会地区别于其他会计的标志会计的核算对象是判定会计种类的标志。我国会计按其对象划分,一般可分为两大为类:一类是核算企业经营资金活动会计,称为企业会计,一类是核算国家预算资金活动的会计,称为预算会计。凡是反映和监督国家预算资金收入、支出、结余活动的会计就是预算会计。预算会计分为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从宏观上反映和监督一个地区的预算资金收入、支出、结余总量的会计称为…  相似文献   

17.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目的在于有效控制财政资源使用情况,全面管理预算收入、预算支出过程,提高预算公开透明度,实现对财政资源违规使用现象的有效管控。预算管理工作具有监督、规范功能,能够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政工作,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本文首先分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其次指出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意义,最后重点探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新预算体制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目前,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公共财政框架,改革预算编制方法,实行部门财政预算。部门财政预算改变了原来的“基数加增长”的编制方法,推行零基预算。部门财政预算扩大了预算编制范围,实行综合财政预算,将部门的全部收支都纳入预算管理,并大大提前预算编制的时间,即列入部门预算的单位,在当年度编制下一年度本单位的各项收支预算数,经财政部门各相关处室审核后交由省级人大审议通过后执行。部门预算分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收入预算包括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收入、财政核…  相似文献   

19.
部门预算改革的重点已从收入管理转移到支出管理方面。财务支出管理是现阶段财政管理的工作重点。要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科学且具有强约束力的现代支出预算制度 ,必须以预算、执行、决算三个环节为主线 ,进行全面、系统的配套改革 ,真正实现财政资金的公平分配和高效配置、使用。本文按预算、执行、决算三个具体支出管理环节顺序进行分析 ,提出预算编制是财务支出管理的核心环节 ;预算执行是财务支出管理的约束环节 ;决算是财务支出管理的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20.
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比较通行的预算编制方法.我国部门预算改革从2000年开始,目前部门预算编制形式已作了根本性改革,所有的中央部门都按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编制本部门预算;在预算分配方法上,对行政单位和部分按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按照定员定额核定基本支出,对各部门的项目支出均根据其履行职能的不同情况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进行排序;进一步推进了"收支两条线"改革,实行综合预算等.在部门预算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