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迅速,但也开始暴露出不少自身固有的阻碍经济发展的顽症。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低迷的环境下,经济增长前景充满各种不确定性。本文以全球主要新兴经济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国际储备、短期债务、货币余额与利率等相关金融指标,分析新兴经济体面临的综合经济风险,并且为新兴经济体的未来的经济改革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信息》2007,(7):38-39
本篇文章的作者雅各布·莱本卢夫把五个非常用指标确定为先行指标,并以此来分析中国经济的走势。从他的研究分析中,可以拓宽我们对中国经济判断的依据,以期研判的趋势更加接近事实。[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杨国英 《中国经贸》2012,(21):81-81
在宏观经济持续下行之下,我国9月份出口额的强势反弹,可谓给我国经济打下了一剂强心针.但是,9月份出口额的强势反弹,除出口企业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以及将出口市场侧重于新兴经济体外,更为重要的因素是,由宏观环境的向好和政策环境的助推所导致. 之于宏观环境的向好而言,今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美国经济增长明显、以及欧元区债务危机的阶段性趋稳,全球经济已从一片恐慌中走出,各国新一轮投资需求亦已恢复,而由此带来的进口需求加大(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则必然会对我国的出口企业带来宏观的利好.  相似文献   

4.
【美国《华尔街日报》2月10日】全球经济下滑正给全球新兴经济体带来沉重打击,几个月前还少有人能预见到这一问题的蔓延速度和严重程度。直到不久之前,许多投资者和经济学家还认为,这些国家或许可以提供一个应对其他国家增长不断放缓的防波堤。然而,一系列数据显示,新兴经济体去年年底实际上已整体陷入收缩,可能仍在继续萎缩。  相似文献   

5.
《海外经济评论》2005,(20):33-33
国际金融研究中心(IIF)警告,面对起伏不定及信心欠缺的全球金融市场,新兴经济体仍然脆弱不堪,连拥有庞大外汇储备且经济增长快速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也不例外。IIF总经理达拉罗表示,警讯包括美国利率攀升、经济降温和通胀的隐忧,都可能影响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健全。  相似文献   

6.
徐秀军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10):49-79,157,158
在全球经济相互依赖的时代背景下,当新兴经济体崛起、发达经济体相对衰落时,全球经济治理结构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作者借鉴和吸收了现有研究成果,整合了对国家崛起、制度变迁和结构转型的理解,在接受"全球经济治理是国际无政府状态下的治理"、"国家是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行为体"、"国家是理性的行为体"和"制度是非中性的"等基本假定的基础上,认为国家实力的不平衡增长打破了原有制度框架下的权力与利益均衡,并动摇全球经济治理机制赖以存在和持续的合法性根基,从而使得制度变迁成为必然。由于全球经济治理结构是以制度为基础的结构,制度变迁以及新的制度框架中权力与利益关系的重构导致全球经济治理发生结构转型,因此,新兴经济体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结构转型除了要继续提升自身实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依托自身实力获取更多的规则制定权,通过改变现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来塑造新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海外经济评论》2009,(39):24-26
[英国《牛津分析》9月3日]2008年9月份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市场货币全面下跌,因为投资者没有认识到,不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前景大不相同。而今,投资者更加注重各经济体的差异,随着经济复苏的推进,他们运用这些差异来指导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8.
《海外经济评论》2009,(33):21-23
【德意志银行8月11日】EM-6与发达经济体经济前景形成鲜明对照 未来若干年内,由于居民部门和银行业的去杠杆化过程,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很可能会低迷不振。在此期间,决策者有可能犯下多种政策错误:他们既可能过早收回经济刺激措施,也可能过迟收回扩张性政策。前者的原因在于,决策者希望“搭便车”;后者的原因在于,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逐渐形成,以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石油危机为转折点,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从霸权治理演变为"合作治理"。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完善。文章对新兴经济体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崛起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缘起及其演进。  相似文献   

10.
新兴经济体的界定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经济体的相对快速发展备受瞩目。20国集团中的11个发展中国家(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和土耳其)可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即:E11),其总体经济规模在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重点产品产出等方面具有世界性影响力。过去一年多来E11相对较快地摆脱了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展望未来,E11的增长前景将取决于自身政策的调整、国内外资源的供给、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贸易保护主义的状况以及发达经济体的发展等诸多因素。积极推动E11内部的合作将有助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1.
张伟 《中国经济周刊》2013,(12):40-42,47,48
进入2013年,世界经济前景依然不容乐观。金融危机最艰难时刻激出的"同舟共济"精神,时时受到保护主义等不和谐声音的干扰而被弱化。寻找利益的共同点和汇合点,超越分歧,共同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现实考量。而在对外经济合作上,以新兴11国(下称E11,由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印尼、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南非、土耳其组成)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内部联系日益紧密,并成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增长趋势脱钩以国际收支失衡加剧为背景,难以持续。危机之后,欧洲和日本的复苏疲弱、美国的再工业化以及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为代表的世界贸易规则重塑,都使这种趋势脱钩模式更加难以为继。中国当前的国内经济改革、对外走出去的战略,将在需求端为其他新兴经济体提供新的机会,在供给端通过直接投资改善其他新兴经济体的潜在增速水平。因此,中国将有望在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良性趋势脱钩中扮演关键的历史性角色。在此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实力将向更为具体的经济影响力转变,进而提升对国际经济规则的局部乃至全局的制定与协调能力,并从中获得实际利益。  相似文献   

13.
张伟 《中国经济快讯》2013,(12):40-42,47-48
进入2013年,世界经济前景依然不容乐观。金融危机最艰难时刻激出的"同舟共济"精神,时时受到保护主义等不和谐声音的干扰而被弱化。寻找利益的共同点和汇合点,超越分歧,共同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现实考量。  相似文献   

14.
在近期召开的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上.构建新的国际金融秩序,提升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的知情权、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得到一致认同。  相似文献   

15.
16.
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日前在一次钢铁国际会议上表示,尽管美国和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普遍放缓,中国和其它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仍将维持强劲的钢铁需求。  相似文献   

17.
田丰 《中国经贸》2011,(3):38-39
近数十年来,新兴经济体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全球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体相对快速的复苏与发展更是备受瞩目。这一变化也切实体现在2011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不仅会议议程设定中有关新兴经济体的部分大幅增加,相关讨论也受到广泛关注。那么,新兴经济体究竟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呢?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17个新兴经济体1984~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使用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因果关系分析、面板数据VAR模型、面板数据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了这些国家能源消耗、经济增长与CO2排放之间的关系。从面板数据协整检验与因果关系分析来看,能源消耗、经济增长与CO2排放量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三者在短期内互为因果。从面板VAR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能源消耗、经济增长与CO2排放量的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路径依赖,滞后一、二期的经济增长对当期能源消耗、CO2排放量均有着显著的影响,滞后一期的CO2排放量降低了当期的经济增长。无论是给能源消耗还是CO2排放量一个标准冲击,都会使得能源消耗、经济增长和CO2排放量增加;给经济增长一个标准冲击,使得能源消耗、经济增长和CO2排放量先增加后减少。方差分解显示能源消耗、经济增长和CO2排放量的波动主要来自自身的影响,但是相对而言,CO2排放量的波动也受到能源消耗和经济增长的较大冲击。  相似文献   

19.
【摩根士丹利7月14日】面对通胀挑战,新兴经济体无论是尽力预防通胀、还是容忍通胀以确保经济增长,都是合理的选择。对于不同经济体的不同政策选择,投资界的反应将决定于多种因素,其中之一是投资界对于正确的应对之策的看法。在我们看来,由于大多数宏观投资者认为“通胀是坏事”,因此努力抑制通胀的国家最初或许会得到投资者的奖赏,而容忍通胀的国家或许会受到惩罚。然而,股市的反应或许会与汇市恰恰相反,注重增长的国家的股市会有更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在引入特定的宏观经济、金融和政策变量等控制变量后,本文尝试检验东欧、东亚和拉丁美洲三大主要新兴经济体的资金流动方向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东欧地区收入水平与金融深化程度仍然偏低,但随着发展程度提高,未来将由资金流入转为流出。东亚地区的超额外汇储备、贸易顺差与资金流出,被指控为造成美国巨额经常账户赤字与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该地区若能够持续进行金融深化,资金可能回流并使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现象得以缓解。至于拉丁美洲地区的宏观经济、金融和政策变量,对资金流动方向并无决定性影响,财政与货币政策仍是决定资金流入能否有助于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最后,本文对解决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