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机构投资者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它们放弃了用脚投票的“华尔街准则”,转而积极参与公司治理。股东积极主义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机构投资者自身实力的增强和政府管制的放松,并对公司治理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之路依然存在诸多障碍。  相似文献   

2.
传统上英美国家的机构投资者都是被动投资,"用脚投票",并不参与公司治理的.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大部分机构投资者都放弃了这一华尔街准则,在对公司业绩不满或对公司治理问题有不同意见时,他们不再是简单地把股票卖掉,而是开始积极参与和改进公司治理.这种通过积极参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尽可能获取足够的信息,从根本上改变机构投资者利益受损局面的理性投资策略,就是所谓的股东积极主义.  相似文献   

3.
机构投资者介入公司治理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公司治理问题已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并引导促进其积极介入公司治理,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效率的一个有效而又现实可行的途径。因此,研究机构投资者介入公司治理,在我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的角度出发,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上市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股东积极主义:一个博弈论的解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股东积极主义是近年来欧、美成熟证券市场上兴起的公司治理方面的新现象,也是机构投资者主导证券市场的产物.本文对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进而积极参加公司治理给出了一个博弈论的解释;并且结合我国机构投资者超常规发展的趋势,展望了股东积极主义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杨世伟 《中国经贸》2011,(16):103-104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英、美:事国的机构投资者开始积极参与公司治理,这些国家的机构投资者已经取代公司控制权市场,形成了一种重要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而在我国大股东监督链条过长和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可望成为国家大股东和外部市场监督公司的一种有效替代机制,在公司治理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因此,本文探讨了机构投资者这一外部治理机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对企业价值提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钱露 《北方经济》2011,(18):35-36
本文对西方机构股东积极主义与目标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机构投资者是否有足够的动力和能力实施对经理的监督,从而有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主要包括机构股东积极主义提高绩效论、无效论以及损害绩效论这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7.
在阐述机构投资者特征与公司治理参与动因的基础上,以"成本—收益"这一基本框架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内在原因,并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决定净收益的相关因素及其作用路径。最后,构建了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的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8.
公司治理与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雷  李跃  宋顺林 《开发研究》2006,(4):103-105
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公司治理与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的最新研究做了一个综述。侧重点在如下四个方面:公司治理质量与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审慎人”假说,交易成本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偏好;信息不对称、投资者保护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偏好;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引入机构投资者以优化公司治理机制巳成为国际公司治理模式变迁的基本趋势。借鉴发达国家将机构投资者引入股份公司的经验和经济转轨国家的教训,本文指出利用机构投资者改革国有企业治理机制是我国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探索国有制有效实现形式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美国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红英  刘剑 《特区经济》2005,(2):129-130
美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 美国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行为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与行业相关的公司治理,探寻适应于所属行业的最佳公司治理行为;二是一般性公司治理,主要涉及股东、董事、经理层关系和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等。  相似文献   

11.
一、美国机构投资者治理。(一)美国机构持股的发展及现状。到目前为止.美国的企业制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在1930年以前.是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阶段;其次.从1930年开始.并在19世纪60、70年代达到顶峰的.是两权分离阶段;最后.从1980年恶意收购开始.在1990年发展迅速的.是机构投资者主导阶段。在第三阶段中.美国大型企业的所有权集中于养老基金等少数机构投资者手中.机构投资者代表众多个人受益人利益来行动.并对公司治理拥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12.
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稳定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研究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发展时,机构投资者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机与影响因素。结论表明,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的股权比例、监督成本以及对公司价值的改善状况等因素的变动影响着机构投资者进行监督的临界值,影响着机构投资者在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之间的选择,并对资本市场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 所谓公司治理,不同的学者给予了不同的定义。“公司治理是一套控制公司经营的法律、法规和其它因素构成的系统”;“公司治理是公司资本供给者保证其投资收益的方法”;“公司治理是一个事后分配公司所产生准租金的约束体系”。这3个定义实际上反映了公司治理的3个方面:第一个定义说明公司治理的形式和内容;第二个定义说明公司治理的目的;第三个定义指公司治理的机制。归纳起来,公司治理实际上是一套为了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由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机制所构成的系统。其中,其它机制主要是指股票市场交易机制、股东监督机制和上市公司经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 至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大致可以分为间接和直接方  相似文献   

14.
张晓毅  李华 《特区经济》2007,(7):101-103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中股权分置问题的逐步解决,机构投资者将成为我国公司治理的主要主体之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证券市场的功能能否正常发挥。但这些机构本身也存在大量问题,如问题券商的大量出现、违法收益的"私人化"和违法成本的"社会化"等问题,并且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开放,金融的脆弱性逐渐显现,因此,迫切要求对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5.
资本要说话     
稷禹 《改革先声》2000,(10):44-46
从用“脚”投票到参与治理公司,国际资本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幡然醒悟,用积极的行动保护自己的投资。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国有资产与机构投资者有着同样的多重委托代理特征,通过借鉴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管理和国际国有资产的成功管理经验。提出在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的基础上,国有资产管理应该更多地采取被动投资,并给出了关于完善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还处于股权分置后期,即将进入全流通时期。在全流通时,上市公司股票将实行全流通,股票同股同权,同股同价,各股东投票权趋于完备;各股东掌握的信息相对比较对称;机构投资者大量涌现,将会对现有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研究全流通时期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行为迫在眉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个怎样的机构投资者与目标公司之间的模型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公司治理和发展,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建立了机理模型,并且加以分析得出结论,这对于即将步入全流通时期的中国证券市场,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谋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昶  李芊 《产权导刊》2005,(7):37-38
一、正确界定战略投资者 战略投资者是指与标的企业业务联系紧密、以谋求长期战略利益为目的、持股量较大且长期持有、拥有促进标的企业业务发展的实力并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法人投资者.与一般法人投资者相比,战略投资者持股的安定性更强、集中度更高、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更大,因而是一种积极持股者和安定性股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机构投资者活跃程度的显著提高以及股东本位主义思潮的回归,股东能动主义渐成趋势,已经发展成为英美等国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经理薪酬治理中股东能动主义兴起的现实背景、具体路径以及实际效果进行了评析,以期为我国国企高管薪酬改革与规制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胡艳  高丽 《改革与战略》2012,28(1):67-69
良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通过双向沟通,能够有效保护投资者的知情权,有助于吸引机构投资者和长期投资者,利于公司制订长期战略;对投资者类别的划分也有助于调整和完善股权结构。借助资本市场,投资者关系管理能够对公司治理和公司战略产生互动作用,帮助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获取竞争优势。投资者关系管理既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公司战略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