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邱兵兵 《科技和产业》2022,22(10):265-269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会受到不同时期产品价格的影响,由此形成参考价格效应。将产品销售划分为全价阶段和降价阶段,在分析参考价格效应对消费者效用影响的基础上,考虑促销努力产生的需求增加量,得出两个销售阶段消费者需求和企业利润的函数表达式,建立易逝品促销与定价决策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与求解,得到使企业利润实现最大化的促销与定价策略。分析参数变化对最优策略、消费者需求和企业利润的影响,为企业在不同情形下制定易逝品定价相关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杜伟宇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5):122-125
目前有关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心理消费对物质消费的影响。文章选择了四个有关消费者的最新研究领域:消费期望、消费目标、消费流畅性和调节性匹配,重点阐述了心理消费是如何增加或者减少物质消费,从而说明心理消费在人们消费过程中的独特作用。最后分别从营销者和消费者的角度提出了针对心理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化消费一直是中国面临的热点问题,文化需求的状况是制约中国文化消费的瓶颈,消费者行为是影响文化产品价格形成和产品市场供求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影响消费者选择和使用文化产品的经济因素.如偏好、效用、替代效应、价格弹性、收入约束、时间约束等等,是研究中国文化产品需求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4.
夏仕亮 《特区经济》2010,(11):85-86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证券市场属于新兴资本市场。所以从实践来看,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会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其传递路径主要通过对投资者心理产生作用,进而会影响到投资者价值与价格的比较判断,最终导致证券市场的非正常波动。本文在结合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最小二乘的多元回归模型研究货币政策公布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投资者心理指标的变动与证券指数有显著的相关性,而货币政策的调整幅度、虚变量市场状态对应的P值大于对应的显著性水平α,显示货币政策信息公布时点及调整幅度在市场处于牛市或熊市下不能一致性地产生溢价收益。  相似文献   

5.
文化消费一直是中国面临的热点问题,文化需求的状况是制约中国文化消费的瓶颈,消费者行为是影响文化产品价格形成和产品市场供求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影响消费者选择和使用文化产品的经济因素.如偏好、效用、替代效应、价格弹性、收入约束、时间约束等等,是研究中国文化产品需求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6.
家电下乡政策是对农民购买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给予一定比例财政补贴,以激活农民购买能力,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文章从数理经济学角度分析比较了政府实行家电下乡政策前后对产品最优价格的影响,得出家电下乡政策降低了产品价格,更有利于扩大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需求,同时家电下乡补贴比例和以旧换新定额补贴等是影响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并分别从政府和制造商企业两个角度提出了完善家电下乡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参考价格在企业定价策略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实的购买活动中 ,消费者根据其对商品的价格感知作出相应的感知价值评价 ,而最终决定是否购买。通过构造或调整消费者的参考价格框架 ,企业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影响消费者的感知价格以及购买决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双边市场理论基础上,对银行卡刷卡消费的运作机制进行分析,银行卡产业是个典型的双边市场,采用规范化模型分析中国银行卡消费的价格结构,论证了银行卡网络中的价格结构同消费者和商户的需求价格弹性和网络外部性相关。  相似文献   

9.
辜晓玮  蒋赟 《特区经济》2005,(2):114-115
西部大开发不仅是物质意义上的开放,也包括消费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转变。一方面,西部大开发促进了消费环境的改善,市场上同类商品集中、规格齐全、数量巨大、质量各异、价格悬殊,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和消费欲望。另一方面,消费者日趋成熟,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积极性提高同时购买模式也趋于理性。消费者由此具有强烈的区域方便消费、品牌选择消费、价格比较消费的观念,对产品更是精挑细选。  相似文献   

10.
廖文杰 《中国经贸》2007,(11):48-51
和合思想以群体为本位,注重从整体上掌握事物,是整合的系统思维模式。商品营销过程的和合思维,必须以人和、利和、势和的战略思想为指导,在对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消费文化进行认真考量的基础上,一方面综合考虑多种主体、因素的力量和利益,以制定适应于不同的环境、文化的商品营销计划;另一方面,综合考察目标市场的文化环境因素,以文化亲和力影响消费者行为,制定文化与商品巧妙融合的营稍方案,利用文化魅力创造消费需求,推动企业的商品营销工作。  相似文献   

11.
1997-2012年的16年间,重庆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重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本文选取1998—2012年的重庆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NRPI和重庆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分析数据,在平稳性与协整检验的前提下,对NRPI与CPI进行格兰杰因果分析,判断重庆市物价总水品变动与重庆市房地产价格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能源价格的变动对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以我国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为数据基础,采用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分别分析当油价上涨20%、电价上涨10%时对41个部门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对物价总水平、生产者物价指数水平及居民消费品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和实现充分就业是政府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文章基于江苏省物价水平的自相关性,建立了滞后一期的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使用江苏1987-2011年的CPI数据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实证测算了江苏省物价水平、失业率以及物价水平预期之间的关系和相关检验。通过研究发现,在江苏省物价水平上升1%时,在保持物价水平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失业率可下降0.532%,失业率对当期物价水平的影响度为74%,物价水平预期对当期物价水平的影响度为26%。因此,江苏省政府部门应当在控制失业率和保持物价稳定的同时,寻求三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使物价与失业保持适度均衡。  相似文献   

14.
低价格保证策略是零售商的一种整体价格宣传策略,对树立零售商低价格水平形象以吸引消费者有重要影响。文章对低价格保证策略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梳理了该策略对零售商价格竞争和市场结构的影响、对消费者影响的理论诠释以及其对消费者各方面影响的主效应及考虑调节变量的效应。最后在对现有文献评论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运用改进的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研究在是否存在政府管制的情况下,石油价格变动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批发物价指数、物价总水平以及其他41个行业部门商品价格指数的影响。研究表明:①各类价格指数受石油价格下跌影响大小排名为:批发物价指数>物价总水平>居民消费物价指数;②第二产业受石油价格下跌影响程度最大,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受影响相对较小;③政府管制下的价格传导效应小于无政府管制下价格传导效应。  相似文献   

16.
宋勃  高波 《亚太经济》2007,(3):73-77
文章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地价占房价的比例发现,我国地价占房价的比重与土地资源相对富裕的欧美发达国家美国、瑞典比较接近,远低于土地资源相对稀缺的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土地稀缺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和城市规划是影响房价与地价关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土地供应市场化之后,工业用地价格迅速上升并开始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采用2003-2007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考察了工业用地价格对企业进入的影响。研究证实,东部地区工业用地价格上涨的确抑制了新企业的进入,但这一关系在中西部地区并不明显。进一步研究显示,地价上涨对企业进入的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土地依赖型行业以及低增加值行业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粮食价格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运用1983年以来粮食价格与农民收入的数据,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粮食价格是农民收入的Granger原因,粮食价格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向波动效应;在此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方法进一步分析粮食价格波动对农民收入的冲击,结果表明粮食价格是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因素,粮食价格的不稳定会导致农村居民收入波动。根据实证结果,文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特征价格模型和1120个上海市新建住宅交易样本建立了上海市住宅价格指数,并以此为基础修正CREIS上海指数得到上海同质住宅价格指数,从而有效的排除了住宅微观属性差异对价格波动的影响。以1995—2010年上海市宏观经济数据为样本,从供给、需求、宏观、投资4个方面选取16个社会经济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影响上海市住宅价格的4个主成分,选取主成分代表指标求出其与上海同质价格指数的回归方程。研究结论认为,宏观经济发展是上海市住宅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供求因素共同决定了住宅价格,投资因素对与住宅价格波动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国内价格的汇率传递性——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VAR模型研究了我国国内价格的汇率传递性。VAR模型的脉冲反应函数显示,存在人民币汇率对国内价格的不完全传递性,但是,传递弹性极低,进口价格指数的汇率传递弹性要强于消费价格指数的汇率传递弹性,且进口价格指数向消费价格指数传导逐渐衰减。因此,通过汇率升值来抑制通胀效果并不理想,从紧的货币政策才是医治通胀的良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