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以来,全球粮价上涨引发的供应短缺和通货膨胀使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阿根廷、墨西哥、乌拉圭近来采取冻结物价和限制粮食出口,以应对国内通货膨胀,保障供应,稳定生活。巴西今年食品价格也上涨了15%,通货膨胀压力开始显现,但政府更多的是强调增加粮食生产和出口,拉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世界之窗     
联合国粮农组织设立基金帮助穷国确保粮食安全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起成立一个金额为1700万美元的基金,用于帮助完全依赖粮食进口的穷国发展农业生产,以应对全球粮价上涨可能引发的粮食短缺危机。这笔基金于今年3月至6月间投入使用,资助全球50个最不发达的国家购买肥料以及玉米、大米和高粱等粮食作物的种子,帮助他们发展粮食生产,从而减少对进口粮食的依赖,避免因粮价上涨而引发动荡。  相似文献   

3.
粮价稳定一直是一国粮食安全体系稳健的标志,但自前年以来,国内粮价一路上扬并高居不下,且又带动相关农副产品价格普遍上涨,有人据此认为是国家粮食储备已出现问题,呼吁应恢复国家原有的粮食统购统销体制。先不论方法如何,但粮食作为生活必需品始终是人们最为关心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仅就本次由粮价上涨带来的农副产品价格普遍上涨所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程度,以及今年国家对夏粮收购的重视程度而言,粮食安全仍旧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安全策略,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们不但不能弱视,而且必须正确对待。  相似文献   

4.
内涵没变     
近来,国内外粮食市场波动和价格上升成为引人注目的问题。然而,近年的国际和国内粮价上涨,并非表示全球和我国基本粮食安全保障格局发生实质性逆转,也并非意味着马尔萨斯预言重新变成现实。冷静分析新一波粮价上涨根源,理性审视新一代粮食安全问题的新内涵,才能沉稳有效应对粮价冲击。  相似文献   

5.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粮食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对粮食安全形势的判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认为,粮食安全是产区的事,销区关系不大;有的认为,粮价上涨,属正常回归,是市场发挥基础作用的正常反映,不必大惊小怪;有的认为,“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最大,对粮食安全问题不能掉以轻心。那么如何构建锡山区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本文拟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关于粮价问题的思考李存法,沈联国1994年前后,我国市场粮价一度出现大幅度上涨的局面,在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干预下,到目前为止,粮价上涨的趋势得到了遏制,但粮价问题一直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导致粮价上涨的原因,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  相似文献   

7.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性商品,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也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面对国际、国内粮价快速上涨的严峻形势,各级党委、政府都对粮食安全极端重视、高度关注。党的十七大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  相似文献   

8.
2010年下半年开始的粮价上涨引发中国经济的连锁反应,又因去秋以来的北方大旱加剧粮价上涨预期,最近国际粮价屡创新高。  相似文献   

9.
对理顺粮价的思考周维纲粮价乃“百价之基”。理顺粮价,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改革取向的过程中,将粮价纳入市场,建立以价值为基础,体现供求关系的粮价形成机制;另一方面,粮价市场化,国家必须辅之以必要的政府宏观方面的干预,避免引发物价总水平大幅度上涨。(一)近...  相似文献   

10.
一、全球粮食安全警钟再次敲响全球米贵让粮食安全成为与金融危机并列的世界热点话题。据世界银行统计,2010-2011年期间,粮食费用上涨使近七千万人陷入极端贫困,粮食价格高涨,加剧了很多国家的社会矛盾,甚至诱发了社会动荡。2010-2011年,泰国超市出现断货闹食用油荒;印度不同党派民众举行游行,抗议粮价上涨;埃及是世界最大粮食购买国之一,小麦高价掀起了埃及骚乱的浪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指出,2011年1  相似文献   

11.
粮食价格同粮农收入及粮食安全关系极大,2003年.由于国外粮价上涨,我国粮食减产等原因.全国原粮收购价格上涨,成品粮销售价格上涨:国内粮价有的品种高于国外:粮肥比价低于上年和国外;国内成品粮销售价格同原粮收购价的差价比较合理:当年收购的粮食,能够做到顺价销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粮食安全面临国际国内新形势。国际粮价上涨、能源价格上涨、自然环境因素、地缘政治和贸易的不稳定性、优质耕地的减少等新形势都对中国粮食安全产生着影响。虽然中国粮食生产连丰多年,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粮食安全仍面临诸多风险挑战。文章从国际因素、粮食生产主体、自然资源、粮食损耗、种子资源等方面来分析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于有效提升国家粮食安全能力的思考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9月至今,国际粮价飙升、国内粮价持续大幅上涨.带动了新一轮的价格普涨,日益严峻的“粮荒”使许多贫穷国家民众面临饥饿威胁.不少国家也因此面临社会动荡的风险,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粮食安全问题再一次成为了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话题。事实再一次充分证明了“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稳天下安”的重要性、正确性、长久性。因此,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粮情出发,对待国家的粮食安全,一定要居安思危,处丰虑歉,保持清醒头脑,怀有忧患意识,这绝不是把粮食安全问题扩大化,而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必须长期正视的困难与挑战。当前,粮食安全面临新的变化、存在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冷静思考、重新审势,积极探索新对策,才能有效提升国家粮食安全能力,确保粮油流通规范有序、宏观调控有力、市场保障有效,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农村返销粮政策利弊浅议邹勇一、利。①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党的关怀。②稳定了农村,稳定了人心,稳定了社会。③抑制粮价上涨过快。二、弊。①杯水车薪,不能解决特困户、重灾户全年口粮问题。返销粮安排的基本原则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自力更生为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07年以来国际粮价飙升的3个特点的分析,着重阐述了此轮国际粮价上涨的4种原因及中国必须积极采取和健全的几大举措,以保障粮价价格逐步恢复和中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在连续三年粮食丰收后,粮价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引起社会各方关注。但对粮价为何上涨,粮价水平究竟多高合适,国家如何调控,众说纷纭、各执己见。笔者认为,2006年粮价上涨主要是政策性因素导致,而非市场因素。要继续保持粮价的适度稳定,应继续坚持和完善有关粮食政策,保持政策的相对  相似文献   

17.
常言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今年7月以来国际粮价大幅攀升,国际小麦价格一度上涨60%至80%,现为40年来最凌厉涨势,国际社会着实"心慌"。人们不禁要问:国际粮价缘何持续走高?新一轮粮食危机会否卷土重来?中国的粮食安全吗?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期全球农产品价格在大幅度波动中上涨和我国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再次引发了国内外对食物和粮食安全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对我国当前粮食安全状况进行整体分析和对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判断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和战略及政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农业生产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来,上扬的粮价犹如一股春风,吹热了广大农民朋友们的心。那么农民又该如何看待这次粮价上扬呢?据业内人士分析,这次粮价全面上涨是供求关系变化的结果,表明国家有效的宏观调控,促进了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同时,此次粮价上涨也是粮价长期低迷的合理回归,基本上达到了粮食价格和价值的统一。当然,在冷静分析这次粮价上扬的合理性、积极性的同时,  相似文献   

20.
从全球粮价上涨及粮食安全谈我国耕地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计民生.粮价上涨引发全球粮食恐慌,由此导致粮食安全问题,而解决粮食安全的根本就是保护耕地.当前我国耕地保护面临耕地数量少、总体质量不高、流失速度快、利用不尽合理的严峻形势;而在耕地保护中又存在重数量轻质量、耕地保护的主体不明确、耕地保护执法监察不到位等问题.因此,为更好地保护耕地应强化节约集约用地意识、严控建设占用耕地、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加大耕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改革征地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