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2.
3.
我国现行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存在种种矛盾和困惑。本文提出完善流转制度的制度架构、特征及原则,将对我国物权法中的相关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空间属于客观存在的自然资源,空间权属于用益物权。海域空间资源作为一种权利客体,在不同海域空间上设置海域使用权已成为必然。本文基于理论维度分离空间权利与海域使用权,诠释海域空间权的取得与流转,明确《海域使用管理法》关于海域分层利用的局限性,揭示空间权在《民法典》中的体现,展望空间物权体系构建,进而为海域空间立体分层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喻磊  张智凡 《特区经济》2009,(11):238-240
农村宅基地是中国社会保障机制在农村中的具体体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是有效维系亿万农民基本生存权利的重要制度。从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出发,通过对目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解决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机制,使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得到合理的利用,以期对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曹正勇 《乡镇经济》2008,24(3):32-35
大力培育农地使用权市场是促进农地使用权健康、合理、有序流转和集中的关键。大城市郊区因地缘优势往往成为农地使用权市场的“温室”和“试验田”,对大城市郊区农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整个农地使用权市场的培育。文章以成都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运用分层聚类、对比等方法对大城市郊区两种农地使用权流转模式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培育农地使用权市场提出了要因地制宜、为农地使用权的流转提供制度环境以及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并规范其行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 《特区经济》2005,(8):162-163
一、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我国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20世纪70年代末在不准许私人合法拥有生产资料的环境中,通过一个承包合同来界定农户经营土地权利的土地使用权制度,在当时它较好地解决了在人民公社体制下普遍存在的集体成员“搭便车”问题,带来了农业生产率的巨大提  相似文献   

8.
张淳 《特区经济》1992,(5):22-23
<正> 1987年深圳特区率先试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以来,沿海许多地区相继试行这一做法。1990年底,我国共出让土地732幅,面积1978公顷,总金额19.5亿元。一方面促进了城市土地使用管理制度的改革,为建立房地产市场新机制产生了探索效应;另一方面也标志着引进外资发展房地产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作为一项新的尝试,土地出让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拟就当前沿海地区土地出让存在的若干政策和技术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9.
<正>一、提出疑问2007年3月16日公布的《物权法》规定的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其中用益物权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物权法》没有提及农用地使用权,没有界定设施农用地权利。2007年12月30日公布的《土地登记办法》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包括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国有  相似文献   

10.
11.
卓敏 《魅力中国》2010,(32):118-118
罗马法中的地上权和现代意义上的地上权,已有较大的不同。首先,罗马法上的地上权是使用收益他人土地上的建筑物之房舍。意大利民法典中的地上权是土地用益物权和地上建筑物的所有权。现代意义上的地上权不仅是使用权,而且包括地上建筑物和工作物或竹木的所有权。罗马法中地上权因建筑物的灭失而消灭。意大利民法典和现代意义上的地上权均为独立的地上权,不因建筑物等的灭失而灭失。我国大陆虽无专门的地上权制度,但确有与之类似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地上权更为相似。针对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立法较为保守,有较多的限制,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用益物权制度。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法律的角度,对房屋所有权及土地使用权进行探讨、对比、研究和分析,并对当前"房产热"现象进行冷静思考,对购房者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15.
近年来,在房价高居不下的背景下,小产权房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小产权房问题本质上反映了国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不平等.集体土地征用中的利益分配不合理是小产权房的原动力.小产权房的失控归咎于相关法律、政策的模糊、矛盾与不合理.要使小产权房合法化,必须改革现行的法律、法规,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特别是建立和完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2003,(12):73-7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淤地坝的建设管理,进一步明晰产权,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管、用”相结合、“责、权、利”相统一的淤地坝工程良性运行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建设淤地坝的积极性,落实淤地坝的管护责任,提高淤地坝的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条例》,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一种土地管理制度。土地使用权流转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在稳定现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如何引导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健康发展,对于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本飞 《中国经贸》2008,(20):27-28
在中国十三亿人口中,农民占了三分之二以上,因而我们可以说中国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土地流转问题”是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一大亮点,新的土地改革政策必将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十三亿人口中,农民占了三分之二以上,因而我们可以说中国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土地流转问题"是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一大亮点,新的土地改革政策必将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农地资源由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的转变,农地作为最稀缺的资源不能被排斥在市场之外,农地使用权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界定和完善产权制度以降低交易费用,从而获取专业化和分工利益的过程。其不仅促进农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大大激活了农村组织、资金等资源的市场化流转。本文通过对广东南海农地使用权市场化的制度绩效分析后认为,合理界定和安排农地产权,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地产权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