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时期新阶段的"四个全面"总体战略,深刻把握社会进步与中国国情,切实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现代化建设规律、可持续执政规律及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作为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继承与创新以及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中国化,是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管理理念、认识与经验的概括、总结与系统化,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四个全面"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学科建设的战略规划,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切实体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体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推动。中国在追求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代表人物在认识和把握中国基本国情与时代特点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管理思想与治理方略,从而构筑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思路、发展脉络与实质内容,构建、推进且创新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深刻认识与理解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代表人物的重要管理思想对推进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现代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研究并阐释辛亥革命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管理理念、思想、理论与学说及其产生、发展、完善的条件、特点与规律性的科学,是对中国追求与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管理实践、管理理论的客观归纳、概括与总结。深刻理解与把握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对于认识和深化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诉求和实质内容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研究并阐释辛亥革命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管理理念、思想、理论与学说及其产生、发展、完善的条件、特点与规律性的科学,是对中国追求与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管理实践、管理理论的客观归纳、概括与总结.深刻理解与把握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对于认识和深化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诉求和实质内容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如何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构建起符合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要求的现代化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已为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其已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结合目前世界各国政府改革最前沿的"整体性治理"范式,研究我国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是现阶段推进我国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6.
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学领域的"中国理论",是西方管理理论的中国化、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管理经验与理论的系统化和现代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新学科、新体系、新内容的内涵与意义,对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新学科的创建、发展与完善,特别是"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民生与发展是中国当今社会最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追求民富国强的实质内容,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即渗透于一般管理理论并对其具有制约与重要影响的基本理念,亦即构成贯穿于特定理论体系并对主要内容具有关键意义与导向作用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8.
民生与发展是中国当今社会最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追求民富国强的实质内容,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即渗透于一般管理理论并对其具有制约与重要影响的基本理念,亦即构成贯穿于特定理论体系并对主要内容具有关键意义与导向作用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的新领域,随着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的推出日趋丰富与完善。"第三个解放"即解放与增强社会活力,既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也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理论创新。新时期新常态赋予"第三个解放"新的时代内涵和特定内容,激发、呵护及创新社会活力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目的与任务。  相似文献   

10.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选择是由一国人民根据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做出的决定。创新和弘扬治理理念,必须要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儒学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流派之一,儒家治理思想以人性论、民本论、中庸观为理论基石。其中,人性论是其哲学依据,民本论是其核心价值,中庸观是其思维方法。系统把握这三大理论基石,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儒家治理思想,对于当前中国推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政治文明建设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大贡献和特点就在于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的三层关系:一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二是这三者的有机统一与政治文明的关系;三是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从而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要知道,并不是每一个点子都能变成金子的.在与人的交谈和讨论中,在独自沉思的过程中,在认真细致的阅读中,都有可能在脑海里突涌出无数个想法和创意.但这些想法和创意仅存在脑海里是不够的,不把它贯彻执行下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就像一个人在梦中神游万里,醒来时却发现自己不过是一直躺在床上做梦而已.……  相似文献   

13.
税收是政府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其主导地位不容超越.目前,我国出现的税收"缺位"与收费"越位"现象,带来了诸多不良后果,必须清费立税,实行费改税.  相似文献   

14.
一、城市哲学的文化资本意义"今天已经哲学过了吗"?听起来,这句话的语法结构似乎有些不合理。但是,其意涵之深刻却可以告诉人们一个"城市哲学"文化资本意义,以及这个城市"哲学家小路"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到“文化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作为与经济、政治相并列的三大形态之一而存在的,并反映和反作用于人类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意在笔先”“意随笔生”与“主题先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意在笔先”、“意随笔生”与“主题先行”三个命题的含义及联系进行了探讨,从而全面地认识写作实践中主题的确立。  相似文献   

17.
对“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求得全面清晰的认识 ,是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 ,是在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两方面都取得新的成效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18.
19.
易堂九子是明末清初重要的士人群体。他们的文法理论构成其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唐宋派和桐城派相比,易堂九子的文法理论具有形而上色彩,这与明末清初的历史语境密切相关。他们主张由规矩到神明,既是易代之际立言的法则,又针对有明一代的模拟文风,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缺乏建设资金,我国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以加快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近些年来,在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外资流入与国内储蓄"双溢出"现象日益突出,这似乎与传统的利用外资"双缺口"理论相悖,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本文分析论述了我国引进外资从"双缺口"到"双溢出"的变化过程及原因,并论述了在"双溢出"情况下应该如何引进外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