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治理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理论创新,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新学科的实质性内容。"治理现代化"不仅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宗旨与实质,是其理论形式和实现方式,而且上升到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高度,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重要构成内容。深刻理解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实质内容有助于客观认识和把握中国现代化建设及其管理的实践意义,有助于深化并提升治理现代化理论层面的设计,有助于推进并落实"四个全面"的总布局与总战略。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新阶段的"四个全面"总体战略,深刻把握社会进步与中国国情,切实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现代化建设规律、可持续执政规律及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作为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继承与创新以及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中国化,是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管理理念、认识与经验的概括、总结与系统化,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四个全面"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学科建设的战略规划,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切实体现。  相似文献   

3.
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学领域的"中国理论",是西方管理理论的中国化、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管理经验与理论的系统化和现代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新学科、新体系、新内容的内涵与意义,对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新学科的创建、发展与完善,特别是"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中,针对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理论瑰宝。研究邓小平管理思想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依据,概括提炼邓小平管理思想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征,探讨邓小平管理思想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中,针对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理论瑰宝。研究邓小平管理思想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依据,概括提炼邓小平管理思想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征,探讨邓小平管理思想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缘起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以来关于富民强国的经济观点、理论和学说,其主体部分却是在不断实事求是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的早期共产主义者、主要领袖人物、著名经济学家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基础上发展、丰富起来的。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主体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推动,不论是领袖人物还是经济学家,他们都在把握中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经济思想与理论方略,促进并创新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研究并阐释辛亥革命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管理理念、思想、理论与学说及其产生、发展、完善的条件、特点与规律性的科学,是对中国追求与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管理实践、管理理论的客观归纳、概括与总结。深刻理解与把握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对于认识和深化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诉求和实质内容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研究并阐释辛亥革命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管理理念、思想、理论与学说及其产生、发展、完善的条件、特点与规律性的科学,是对中国追求与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管理实践、管理理论的客观归纳、概括与总结.深刻理解与把握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对于认识和深化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诉求和实质内容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研究并阐释辛亥革命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管理理念、思想、理论与学说及其产生、发展、完善的条件、特点与规律性的科学。深刻认识、理解与把握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国情基础、客观依据与发展环境,是该学科研究的重要理论前提,对于客观阐释和系统说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时代特征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分析和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实际问题的客观体现。认识并把握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时代特征,有助于对中国现代管理理论进行客观总结与科学探索,同时有助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实践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