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银行家》杂志首度发布了“中国银行业100强排行榜”,表明了中国金融格局已逐步趋向完善。这是该刊物继2005年5月期与“中国最值得收购银行”一文同时发表的“中国50大商业银行”之后,首度发布了“中国银行业100强排行榜”。For the first tim e ever,The Banker publishe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对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和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通过Panzar-Rosse模型对中国银行业的竞争状况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目前中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相对较低,整个银行市场仍处于垄断竞争。其次,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整体效率相对最高,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值变化更大。最后,通过将效率值引入竞争模型进行进一步实证检验,得出银行效率的提高对于改变当前银行业竞争状况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我国银行业成为国内外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入世加快了我国银行业向境外金融机构开放的步伐,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发达国家银行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已日臻成熟,大部分跨国银行把信息技术当作核心竞争力,通过相应渠道和计划把最新、最有效的技术带到它的生产线、供应链中。银行业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演成技术的竞争。因此,加快金融电子化和信息化建设,借助现代科技降低成本,开拓新业务,增强核心竞争力,成了中国银行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建立竞争性的商业银行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竞争性的银行体系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无疑是很重要的。事实上,我国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之间、国有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国有银行和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也正是这些竞争,大大促进了中国银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与日俱增。就中国银行业目前的风险管理水平而言,与国际大银行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防范和控制新的金融风险产生,及早化解已经形成的金融风险,在与跨国银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邢鹏飞 《金卡工程》2008,12(8):77-77
随着金融全球化、自由化、信息化发展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尤其是WTO的加入,世界银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选择与竞争同在,各国银行都在积极变革,寻找生存与发展的机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虽然有了巨大发展,但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水平与国际银行、外资银行的差距还很大.为此,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产权结构改革步伐,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水平,缩小与世界银行业发展的差距,尽快与国际金融接轨,则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在百年未有的世界大变局之下,中国银行业潜在风险逐渐暴露,防范化解银行系统性风险已呈常态化趋势。文章选取2010-2020年中国32家A股上市银行季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对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能够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进一步研究表明,影子银行、贷款集中和社会声誉在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表现为中介效应,业务成本和银行竞争在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表现为遮掩效应;信贷配置效率提高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强均会提升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抑制作用;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抑制作用仅存在于非国有银行和信贷收缩期与经济上行期。该成果将为防控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提供一定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华跨国公司的金融服务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怡东 《上海金融》2001,(3):23-24,15
随着中国"人世"即将成为现实,又一轮引进外资的热潮开始掀起.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这一轮外资增长高潮的特点是国际知名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投资比例的大幅增长. 与此同时,"入世"后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将会引起中国银行业,尤其是中外资银行之间一场新的竞争.如何满足在华跨国公司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将有利于提高国内商业银行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也有利于我国金融业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提高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风险管理能力是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日益复杂,风险管理不仅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而且决定着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加入WTO后,中国银行业融入全球金融竞争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如何应对全新的竞争形势,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对金融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水平,是中国银行业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在即,有人说,面对中国银行业实体网点众多的优势,外资银行将不约而同地把发展电子银行作为突破网点和地域限制、抢夺高端客户的重要手段。电子银行作为新兴业务的代表之一,正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开展网上服务,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已成为中国银行业身不由己的选择。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与其说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是因为要应对来自外资银行的竞争,  相似文献   

11.
中国银行业已全面开放,市场竞争呈不断加剧之势。中国本土的商业银行为了应对竞争,不断推出新产品,加快业务发展争夺市场。同时,商业银行也必须面对不断增长的各种风险的威胁。此外,国内监管与国际监管的接轨和新法规的实施,都使商业银行面临更多的法律和监管压力。因此,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欺诈风险管理机制成为中国银行业发展战略中的关键课题。在前不久中国银监会召开的大型银行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强调说:“大型银行与国际先进银行在内控有效性、风险管理水平、客户服务、产品创新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银行将从沿海到内地逐步地扩大其地域范围,中国银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据专家分析,外资银行和中国银行竞争的焦点在于不占用自身资金且收益良好的中间业务。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虽有较大的发展,但与西方商业银行发达的中间业务相比,在规模上、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是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商业银行激励机制运行过程中.员工“薪资福利政策”是中国银行业与国外银行业差别最大的地方,国外银行科学.高效的人事、薪金、福利制度强烈地吸引着银行业优秀人才的目光。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来讲,如何有效吸引、保留.激励员工是银行经营管理中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尽快建立起与股份制相适应的人才管  相似文献   

14.
钱辉 《浙江金融》2001,(6):15-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自由化,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正面临着愈来愈激烈的竞争,商业银行的经营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如何重振银行昔日雄风,已成为各国商业银行最关心的首要课题,在中国银行业提出走集约化经营道路、实现集约化经营目标的时候,国际商业银行界正在如火如茶地开展“银行再造”,重新设计银行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以此获取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魏鹏 《中国信用卡》2013,(11):70-76
2013年3月以来,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陆续发布了2012年年度财务报告。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国大型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的经营优势与差距,及时了解国内同业的战略发展动向,有效推动中国银行业健康发展,本文选取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5家大型商业银行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等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银行,在回顾10家上市银行2010~2012年年度主要经营业绩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空前激烈。而我国的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是金融业的骨干,其资产总量占银行体系全部的80%以上。所以,要提高中国银行业的竞争能力,首先要提高国有独资银行的竞争力。目前,尽管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具有绝对的营业网点优势,但由于其普遍存在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中国银行业的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银行业的运营效率,无论是贷款效率还是利润效率,都呈现出不断改善的趋势,但是中国银行业的整体利润效率并不高。对比分析不同性质的银行之间的效率情况,可以发现:就贷款效率而言,国有控股银行和政策性银行高于其他商业银行;而就利润效率而言,其他商业银行则高于国有控股银行和政策性银行。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加剧是不争的事实,由于政策、市场或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不尽如人意,这就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将利润的增长点更多地放在贷款业务上。这样,各家商业银行不得不在扩展业务上大做文章,但是显然,在以规模求效益的竞争当中,受损害的将是中国银行业。为了防止银行业出现“超常规”发展,避免由于规模扩大带来的风险积聚,中国银监会于2004年3月1日出台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中国银行业的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银行业的运营效率,无论是贷款效率还是利润效率,都呈现出不断改善的趋势,但是中国银行业的整体利润效率并不高.对比分析不同性质的银行之间的效率情况,可以发现:就贷款效率而言,国有控股银行和政策性银行高于其他商业银行;而就利润效率而言,其他商业银行则高于国有控股银行和政策性银行.  相似文献   

20.
对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争是银行业发展的动力。银行业竞争力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发育是否良好,运作是否稳健、高效。中国银行业经历了由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银行完全垄断,到四大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和众多股份制商业银行兴起的过程,金融市场结构不断演变,竞争程度日渐提高。但是长期以来的高度垄断所形成的低效率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