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数千年的不断丰富、革新和发展,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丰富多彩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独具中国意味的绘画语言并建构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东方乃至世界艺术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但由于缺少题材的创新和生活气息及现代审美意识的表达而制约了其发展。当代中国画作为传统的视觉表现形式,应如何传承与发展,对当代国画家是一次大的考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艺术整体从明代开始就逐渐走向了下坡路,但是,水墨花鸟画却在这一时期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顶峰,这种顶峰艺术的创造者徐渭,用他传奇的艺术形式表现了他传奇的人生,在当今国画处于岌岌可危的地位的时候,研究徐渭的艺术语言,可以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的价值体现主要在艺术性,学术性和历史性方面,在市场背景下,自然也就有了中国画的市场价值。但由当下中国画市场的不成熟,不规范和无序的客观现实,对中国画的市场价值认可度又被所谓的名头、官位、码头和各种包装误导着,出现了市场价值高的中国画作品,往往并不能真正体现其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更不用说历史价值了。随着市场运作的规范化,人们的理性参与和购藏者的艺术鉴赏水准的提升中国画的艺术价值,学术价植及历史价值就会实现市场价值的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提高,中国画这一优秀的传统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被世人所喜欢,为爱好者收藏.针对中国画的鉴赏,有许多人是以西画的审美特征来品味和审美;这里就中国画的审美特征,予以介绍,使广大人民对中国画更加了解和认识,从而正确地欣赏、审美中国画,喜爱中国画.  相似文献   

5.
王健 《商》2014,(35):122-122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掀起了史无前例的留学大潮,在东方与西方、传统和现代激烈碰撞的巨大洪流中,成千上万的有志青年以振兴中华民族和挽救民族文化为己任,飘洋过海寻求真理。昊冠中是旧中国最后一批被选派去法国留学的画家,立足民族本位他学贯中西、贯通古今,呕心沥血、潜心绘画六十多年,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和创新,成功的将西方现代艺术规律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韵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油画的形式表现出东方的神韵,以水墨的方式展现西方观念。吴冠中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当代画家,也是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后中国绘画史上一位极具有争议性的画家,影响大是因为他在中西艺术融合的能动性探索上,所倡导的油画民族化与中国画现代化的绘画语言和勇于创新的科学艺术现在中国当代画坛上独树一帜且影响深远;争议大是因为他在中西结合绘画道路的探索期间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开拓、创新意义的绘画艺术学说,如《风筝不断线》、《内容决定形式?》、《笔墨等于零》等文章,在当时的美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6.
田瑶 《商》2014,(11):111-111
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的博大精深和丰富的养料,已经成为了学习中国画的重要源泉。如果说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那么中国画就是“表现”的艺术。水墨画创作里最为重要的就是构图和章法。它决定了创作出的水墨画到底是好还是坏。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的艺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沉淀和积累,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文化的接力棒,是一承不变的文化遗传基因,它体现了人们的审美习惯,是一切艺术文化之根源.中国画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和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体,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特征,并演化成为追求线条观、笔墨观、色彩观,表现内在精神、意境、情趣的特有审美思想,体现在用笔、用墨、用色等方面上,并形成了中国画的特点.把中国画这些特点与技巧妙用在服装设计中,可以使服装更动感迷人,新颖、时尚!  相似文献   

8.
西沐 《中国拍卖》2012,(1):42-45
许钦松的山水画探索.不仅仅是一种图式的出新与语言风格的变化.他行走的是基于文化精神维度上的具有艺术哲学高度的一次探索之旅,其核心是沿着“大化山水”的艺术理念,以中国画当代性探索为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9.
《商》2015,(52):109-110
这是世界多元一体化的时代,新材料、新媒介以及新工艺的不断涌入,大大丰富了绘画的肌理技法,拓展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画面肌理效果,从而提高了中国画画面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大力推动了中国绘画向前发展。目前虽然在理论上对肌理探究的著作及论文不少,但关于肌理技法在中国画创作中盛行的原因以及肌理在当代中国绘画中的重要意义等有关的研究比较欠缺,所以具有较大空间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0.
陈薇羽 《商》2013,(4):256-256
中国工笔画作为中国艺术大系中的重要一支,其演变是伴随着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当代中国工笔画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气息,符合时代的审美观念,这也是其发展必然的趋势。我们应将中国画面向当代更随时代的步伐,勇于探索绘画中的各种语言和技法,敢于创新,只有这样,中国画才能有着辉煌的明天。  相似文献   

11.
笔墨是中国画的一个非常重用的媒介与材料,更是中国画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与命题。黄宾虹先生根据自己的艺术实践与探索总结出的五笔、七墨,是极具学术价值,黄宾虹先生的笔、墨技法在继承传统笔墨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是对中国绘画艺术史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拍卖》2012,(8):4-7
钱松喦绘画艺术精品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和无锡博物院共同主办。作为20世纪中国画转型期的重要艺术家,钱松喦的艺术变革触及了许多中国画的本质问题,重新认识和分析他的艺术对于艺术界探索中国画的本质以及21世纪的发展方向等问题都能带来诸多启迪。  相似文献   

13.
浅释笔墨     
中国画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巳具有几千年发展历史且久盛不衰的传统绘画。她不仅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而且无论在立意、造型、技法、笔墨色彩,还是在时空处理方面,都有着自身完整的艺术体系。笔墨是中国画的主要特征。中国画的写意性特别讲究“笔墨”的技巧。突出抒情、审美观、强调力度感和随时代而变是中国画笔墨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4.
画家推介     
《中国拍卖》2010,(6):67-68
老圃个人简历老圃,菜园子老白 1955年生于北京 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 2002年考入中央美院两年制博士课程班,导师张立辰先生,研究课题"中国画发展研究" 2005年荣宝斋画院画家,教务处处长 2007年荣宝斋画院中国画研究创作中心主任 2007年12月参加《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山东中百美术馆 2009年2月参加《艺术散步》中国水墨画巡展第三回广州渔歌晚唱艺术沙龙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的发展,从先秦到当代,逐渐酿就了中国画诗性特质,从自然生命到艺术的生命,从自然美到艺术美,是一个紧密联系的过程。中国画与其相关的诗学、哲学等相关内容共同构成了中国画所独有的审美意境,这是作者的情思与客观景物、生活画面的有机结合,这也是中国画区别于其他绘画类别的重要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贸导刊》2010,(2):I0004-I0004
萧丽(原名肖立春),生于北京。2009年人选第十一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国绘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黄埔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榜书协会艺委会委员、公共关系协会会员、中国画创作中心研究员、中国文脉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画家在线艺术主持、艺术鉴藏杂志编委、鉴宝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17.
《中国拍卖》2013,(8):15-15
这批作品是由朱乃正、刘大为、冯远.尼玛泽仁、龙瑞、田黎明、范扬等100名当代著名中国画家分别创作的精品.不仅代表了当代中国画创作的整体水平,也表达了广大中国画艺术家对中国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祝愿  相似文献   

18.
文清 《中国拍卖》2011,(8):48-51
吴冠中,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他终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是建立在艺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造,在虚实相生、书印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美学追求,注重画面意境的表现,通过意境可以展现出诗情画意而感染人.画家在作画时只有将情感体现出来,才能够产生动人的境界,进而将中国画艺术内涵充分展现出来.当我们从现有的资料及艺术作品中来研究经典的时候,就会明白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和社会发展之后,中国画仍能以其独特的魅力生生不息,这是其他绘画艺术无法超越的.  相似文献   

20.
艺术和科技各有目标,发展进程也不同,两者之间关系却很密切。现代科技为中国画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新的观念,拓宽了中国画探索新形式、新技法的思路,从而促进中国画在新时代的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