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洁  周明 《老区建设》2012,(Z1):10-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能源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国内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先发优势,基本形成从硅料、硅片到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组件、配套产品及终端应用产品的完整产业链。然而在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潜在风险,通过从政策导向、产业整合、重大项目建设、融资渠道、光伏发电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对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丽娜 《老区建设》2012,(20):41-43
2009年12月12日,我国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使湖区建设成为了低碳经济的试点和聚焦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产业,不仅符合当前乃至未来世界经济的低碳化趋势,其本身也有着急于走低碳之路的需求和得天独厚的支撑条件。深入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产业所产生的各种效应,对江西省整体经济建设更好更快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相似文献   

3.
熊亚丹 《特区经济》2011,(9):146-149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一体化演进推动旅游产业在区域内不断集聚。环鄱区内旅游业地缘关系紧密,通过分析旅游产业密集带旅游资源、旅游市场与旅游企业发展水平现状,针对旅游产业密集带构建中存在的缺乏整体旅游规划、旅游内部发展不平衡与利益补偿机制不完善问题,提出应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区参与的旅游合作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合作是新型旅游业态的发展方向,是生态旅游的发展路径之一,是推动旅游产业升级的驱动力。本文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创意旅游产业的现状和问题,认为创意产业推动旅游产业升级应该构建全新的价值链体系,并提出"筑巢引凤"、"步步高升"、"锦上添花"、"虚实结合"四种产业升级模式。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充分借鉴和吸取产业集群理论精华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形成产业集群的优势条件,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产业空间布局为“六大发展区”: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区,陶瓷产业发展区,铜产业发展区,医药、食品产业发展区,建材、光伏产业发展区和生态产业发展区;“六大工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出口加工业基地,陶瓷工业加工基地,铜工业加工基地,钢铁与光伏产业基地和生物医药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6.
郭际 《老区建设》2009,(12):10-12
近些年来,“三农”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在促进农民增收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应重新审视农业产业化对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为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适宜大力发展甜叶菊绿色生态产业的优势条件,重点扶持龙头产业,统一规划,合理安排,把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甜叶菊绿色生态产业的大项目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就是要把巨大的生态环境经济价值转化为较高的经济效益,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夺取和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文章首先分析了鄱阻湖经济区产业生态化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鄱阳湖经济区实际,提出产业生态化的选择和空间布局,即农业生态化、工业生态化和旅游业的生态化。为了实现生态化继而从产业规划制定、法律法规建设、生态补偿机制和税收调节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鄱阳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是世界的"生命湖泊"。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以带来优化生态环境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双丰收。保护好鄱阳湖生态区环境,关乎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还有利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地生态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10.
胡娟  陈心洁 《改革与战略》2011,27(7):128-130
随着发达地区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传统产业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突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江西的核心区域,是江西承接东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重要移入区。文章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优势(S)、劣势(W)、机遇(O)以及挑战(T),为该地区更好地吸引产业转移,充分利用产业转移带来的资金、技术、人才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辐射力模型及其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辐射力研究对于城镇的发展意义重犬。文章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发展现状,构建了都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城镇2007年城镇辐射力模型,指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中存在缺乏辐射力强的超大型城市、区域北片和东片辐射能力较弱与其区位明显不符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发展战略,即树立生态城镇化发展的理念,营造一个适宜的产业体系,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城镇体系,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原则重点打造生态城镇,制定生态导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2.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怎样实践这一符合国际价值理念和趋势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介绍国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规划以及低碳经济模式的内涵,然后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如何根据自身状况实现低碳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同时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开发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  相似文献   

14.
在农业经济日益走上世界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鄱阳湖粮食生产的发展需要进行因地制宜的改进和发展.研究鄱阳湖农业合作组织的演进与创新,能够促进鄱阳湖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江南地区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管理体制的改革.鄱阳湖区域农业合作组织总体来说呈现出分类齐全、分化有序的良好局面,但农业合作组织仍然呈弱质化状况.鄱阳湖农业合作组织的完善和发展必须解决以下几个矛盾:农户经营小规模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与国际市场价格低的矛盾;传统种植习惯与调整结构的矛盾;农业组织化程度低与改革经营管理体制的矛盾.这几个矛盾的解决,既要依赖于政府对“三农”的顶层设计和借鉴国外农业合作组织的有益经验,也要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农民组织化的横向制度优势与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纵向优势结合起来,实现横向和纵向实现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共青城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文章首先阐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共青城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介绍了共青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SWOT分析,提出了共青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最后对共青城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资源、交通、客源市场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旅游发展优势和潜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在形象设计、产品结构、广告宣传等方面加强旅游营销,更好地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立必然会带动江西省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但同时也会在人力资源的需求上产生新的变化。从分析鄱阳湖人力资源现状出手,结合经济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人力资源供给对策。  相似文献   

18.
张晓明 《改革与战略》2011,27(12):145-147
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在高位推进,以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休闲旅游符合其产业遴选的方向和要求,因此,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休闲旅游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思路及对策:推进旅游“二次创业”;提升旅游的文化附加值,培育旅游旗舰集团;构建无障碍旅游区;落实旅游“二次创业”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9.
罗贤勇 《老区建设》2014,(22):36-38
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存在森林植防护效益低下、湿地植被退化加剧、土地沙化呈递增态势、水质污染日益增加等生态环境问题,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立法、司法以及执法三个方面进行积极思考,提出相关的法律应对策略,以期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陈立  李松志 《特区经济》2012,(1):187-189
本文梳理了在区域空间结构研究和空间规划方面,国外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以及国内学者在区域空间结构研究和空间规划方面的向国外学习、借鉴并结合实际进行理论、实证探索取得的理论成果。通过对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历史演变的回顾以及现阶段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背景分析,应用比较的方法,找到鄱阳湖经济区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与其他区域经济区的异同点,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找到自己发展布局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