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纪之交中国农村的新抉择潘强恩,郑炎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中国农村历史上的一个带有关键性的年代。也是一个告别旧世纪和迎接世纪的历史转折年代。在这世纪之交,我们必须用整体思路,将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寻求中国农村九十年代的出路,抉择中国农村...  相似文献   

2.
翟涛 《中国经贸》2008,(16):50-51
资金短缺一直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投资银行进入农村地区,一方面可以拓宽农村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可以完善农村的金融体系,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文章从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金融需求主体、金融体系的完善等三个。方面的需要分析了在在中国农村地区发展投资银行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王新利博士撰写的《中国农村物流》一书,将物流理论和物流管理引入农村领域,从农村物流的理论基础入手,结合中国农村经济的特点,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对农村物流基本理论进行了开创性的系统研究,提出了许多在国内外首创性的学术观点,不仅填补了农村物流研究的空白,丰富了物流学理论,而且有充分的实践基础,对于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构建现代农村物流体系,发展现代农村物流产业,实现农村物流资源功能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村物流效率,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农村物流体系和运作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珠江三角洲农村工业化的启迪文/罗文彬中国农村工业化是整个中国工业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必定直接影响着中国工业化的顺利推进和实现。因此,研究农村工业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全面兴起是在70年代末8...  相似文献   

5.
从农村改革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马恩成新著《农村改革,沿着市场经济的轨迹》文/兰云中国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实践内容,也是这个理论赖以产生的最早历史基础。因此,分析和揭示农村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的确是一个很值得认...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是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农村教育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条件,对于拥有9亿农村人口的中国来说,农村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周鸶雨 《中国经贸》2008,(20):86-87
21世纪的竞争焦点是人才资源,而决定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关键在于教育。对于有着9亿农村人口的中国来说,农村教育状况关系整个国家的未来。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农村教育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随着财政体制和农村经济状况的变化,农村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严重的困难。本文从农村教育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克服困难的建议等方面对中国农村教育略做探索。  相似文献   

8.
冯道杰 《山东经济》2011,27(3):51-55
农业集体化时代,把农民组织起来,以集体经济取代个体经济,使中国农村步入社会主义发展轨道,推动了农业机械化、农村工业化以及中国工业化进程,并依靠集体力量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重构了农村社会基础,昭示了农村发展的正确方向。农业集体化时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又极其珍贵的一段历史,对我们今天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开创新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的“第二次飞跃”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滞后引起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国民经济结构成功转变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调整速度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源的重新配置,尤其是农村工业化所的。中国农村工业化进程,越来越感受到城市化滞后的严重制约。而中国城市化的滞后,在延缓中国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严重地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城乡开通的立场上,将农村内部结构的调整与推进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使农村工业化与  相似文献   

10.
本文集中了自1989-1991年间,两次“中国农业和农村改革欧洲会议”上各国学者对中国农村改革的看法。其要点有: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就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且造就了中国的新式农民,因此,具有深层次的社会和政治解放的意义。西方学者对中国衣村的未来持乐观态度,并要求国际社会对此加以关注;同时对中国农村改革面临的矛盾和困难深表忧虑,并对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改善农村服务体系,克服取消人民公社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农产品价格,缩小剪刀差,政府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防止乡镇企业失去政府控制,建设农村小城镇,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曲海滨 《乡镇经济》2008,24(1):15-18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必须以农村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制度建设来保障农村社会的各种利益关系,通过民主方式来实践农村社会的和谐,以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统筹兼顾协调农村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迈向市场经济的中国农村改革国风中国是一个有九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0%的农业大国。农村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国的形势。搞好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对于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农村改革的成就与问题80ff代的中国...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周刊》2004,(39):14-16
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每一届领导人都深知的国情。55年里。占中国人口70%的中国农民在摸索中艰难前行,从人民公社到集体所有制到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如今出现的农村股份合作制,一路走来,中国农村在沉重的步伐中仍是收获。赣南边上的小村庄——镜坝村是中国千万个农村中的一个,它也和其他千万个中国农村一样从过去走来,又要将今天延续……  相似文献   

14.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已成为现今关注的焦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村向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开始加速。中国农村在城镇化发展道路中,要按客观实际,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十大焦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国英 《发展》2003,(2):22-28
中国农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农村社会的安定牵涉着中国全社会的安定,中国农民的权利保障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尊严和地位的反映。中国近20年经济发展的经验可以从多方面概括,其中这样一条会成为人们的共识: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农村举足轻重。中国市场供应充足,物价稳定,出口竞争力强劲,经济增长率长期位居世界前列,与农村改革先走一步并获得成功有密切关系。同样,近若干年我国部分工业品销售不畅,传统工业的规模与我国人口规模不对称,以种植业为主业的农民的收入水平增长趋缓,又与农村近些年来的…  相似文献   

16.
《上海集体经济》2006,(4):48-48
2006年4月22~23日,中国农村社区合作组织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在京举行。论坛是由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主办,中共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北京市城郊经济研究会、北京市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协办,中国农业大学人和社会发展学院承办。参加论坛的有原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谢华,原中顾委副秘书长、中宣部千县工程办公室主任郝盛琦,全国人大常委会农村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农业部原副部长万宝瑞,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副会长张丛明,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副会长骆友生,中央党校三农研究中心主任张虎林,北京城郊经济研究会会长赵树枫,北京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焦守田,中国社科院农村所所长张晓山,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副会长徐更生,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缪建平,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郭书田,农业部经管总站副站长刘登高,中国农大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领导、专家、教授、新闻媒体记共100人。  相似文献   

17.
立足中国9亿农民和农村人财物不断流出将是一个长期过程的现实,基于农村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的战略定位,在农村基层的内生秩序能力将长期不足的情况下,维持农村基本秩序是中国现代化所必需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划分及相应的策略陈树铭改革开放,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促成了农村经济发展一次质的飞跃,农民不仅在物质生活方面有了基本保障,而且在精神生活上也有了一定改善。然而在近期内,除了在中国沿海等一些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的农村经济正保持一...  相似文献   

19.
张唯实 《发展》2006,(11):67-68
西部是一个农业地区,人口的绝大部分在农村。西部农村人口多,增长快,而农业自然资源相对较少,因此产生了较大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是现阶段西部面临的重要人口问题之一。反贫困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战略,而西部农村反贫困又是中国反贫困战略的重中之重。要消除西部农村贫困问题,关键是要找准西部农村贫困的根源,进而制定科学的反贫困战略和政策。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中国居民收入总体增长较快,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追一步拉大,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状况,进一步论证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相对低下,是导致农民增收困难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