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法的出现是20世纪初法律史上的一次革命性事件.毫无疑问,它对于世界和中国现代化的走向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传统的民商法只注重形式公平,而享有"高级法"、"经济宪法"美誉的经济法昭示和倡导实质公平的理念,从而在人们心目中进一步树立了法律的崇高地位,增强了法律的信仰度和执行力.在中部崛起这一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面前,经济法的"体"和"用"同样彰显了一个现代法律部门应有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
一、深入学习中共十五大精神,正确认识民营科技企业的地位 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同时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而且提出:"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今年,全国人大在修改<宪法>时,便根据这一思想作出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执政党的决议,是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党的思想;一经按照民主程序,由全国人大写进宪法,就成了国家的意志,就有了法律的依据和法律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国改革和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必然产物。要实现科学发展观这一任务离不开作为上层建筑的经济法的指导作用。经济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法律,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我们必须完善和发展经济法。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的法律责任产生于国家协调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侧重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不受侵犯。但我国现行经济法并没有独立的法律实施机制,其原因在于忽视了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以及经济法保护的权利与民法、行政法保护的权利的区别,解决途径是完善它的救济机制,实行经济诉讼。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1]我国20年改革所取得的成就足以证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没有健全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社会的公平正义无法实现,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和谐社会的建立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市场经济呼唤经济法.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对政府干预经济实行法治化,是我国法治化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法律部门比较,更能认识到经济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法也会不断发展变化,经济法学需做深入研究和补充.  相似文献   

7.
私营经济是私人占有生产资料,雇工在8人以上的所有制形式.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就必然存在剥削,这与社会主义制度是水火不相融的.然而,我国宪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相似文献   

8.
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于1993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部经济“宪法”,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法律制度已初步建立。它将指导中国的市场经济在有序的环境中发展,引导和规范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9.
一、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以德治国",首先要解决以何种道德来治国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承的,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1]这就把"以德治国"作为治国的方略之一提了出来,同时也指出了"以德治国"提出的时代背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要把"以德治国"的方略落到实处,首先要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这个体系要涵盖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10.
经教育部批准,山东经济学院新增四个专业,2000年开始招生。法学专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法学专业的主要课程是: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等。财务管理专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  相似文献   

11.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无记名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改草案.这是我国现行宪法的最初文本,被称为"八二宪法". 在这本宪法总纲的第11条,谈到非公制经济如是说: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  相似文献   

12.
WTO规则 ,对中国的经济法是一个严峻挑战。按照WTO规则和我国的承诺 ,逐步完善我国经济法的核心内容是通过清理、修改、制定、完善我国经济法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 ,建立健全我国经济法体系 ,同时充分利用WTO规则的保障措施 ,保护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新中国妇女法律地位提高过程中的几个特点 (一)妇女解放是阶级解放的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以前,妇女解放运动从兴女学开始,女性受教育是第一步.20世纪初,秋瑾提出了当时最进步的妇女解放思想,如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1924年,宋庆龄指出:"妇女是国民一分子,妇女解放运动是中国国民革命的一部分……."[1]1922年,中国共产党二大<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提出:"妇女解放是要伴着劳动解放进行的,只有无产阶级获得了政权,妇女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2]妇女问题与阶级问题一同提出,妇女解放成为阶级解放的一部分但群体意识浓厚,并不关注妇女作为个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佳佳 《魅力中国》2013,(16):318-318,319
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新时期,我国现行经济法实践活动正经历着由全能政府逐步向有限政府转变的发展过程。现行经济法不仅要确保国家权力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和有效协调.而且要保证经济个体在市场竞争中的相关权利保障。我国经济法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调整中已具有促进、协调、组织、参与、引导等内涵,并成为促进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律。  相似文献   

15.
经过近十年来的探讨,学界对经济法本土性这一问题实现了认识上的变迁,即由长期"冷落"转向日益"关注"。这一认识变迁,既与法律实践的教训直接相关,也是在法学研究新思潮影响下而得出的自然结论;此外,对经济法本土性的关注也是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而给予的必要理论回应。经济法本土性的实现,首先,需要探寻我国经济法的本土资源;其次,需要在经济法国际化进程中"嵌入"本土化这一重要环节;最后,还需要经济法学者完成观念上的转变及研究方法上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曾明确提出:要把"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方针升华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进入2004年,修改后的宪法第十一条又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在如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经济正在急速发展,同时也在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经济法律体制,尤其是建立经济法对当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但在建立经济法的过程中,同时也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当今市场经济背景下经济法的应用价值现状,来说明经济法的应用价值,并对于经济法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为确保经济法顺利应用提出一些措施,确保经济法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研究与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国际收支已经多年处于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双顺差"下,这是由我国对内对外的经济和国际贸易政策所决定的。"双顺差"在给我国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外汇的同时也给我国的经济增长带来压力.反映出当前我国经济政策改革调整的必要性,产业结构调整和解决民生问题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下的不同主权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两种国家主权观 我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届第十七次会通过的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中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只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并坚持权利与义务平衡、循序渐进开放市场的原则,以确保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主权."[1]  相似文献   

20.
荣国权 《特区经济》2011,(12):252-255
我国经济在经历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和弊病,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体制、经济模式、经济安全问题几个方面,而欲建立良好的经济环境以提高全民生活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经济法堪承此任。新的经济形势下,经济法之任务体现为:更多的用法律来规范政府政策的出台,用法律思想推动体制改革的深化;改变政府投资、管理为主的经济模式;我国仍需进一步完善已初步构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用法律来保障我们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