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他,带领华西人民,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坚持发展,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建设成了誉满全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典范。他,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名扬天下,一直是先进的典型和模范。几十年来,他屹立于鲜花与掌声中而不倒,与时俱进,实现了一次次的突破和超越,让村民们过上了“家家有别墅,户户开汽车,资产上百万”的幸福日子,而自己依然“固守”着陈旧小居、粗茶淡饭的简朴生活。他,执着追求,为了共产党员的使命,为了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断探索,前行不止……他,就是江苏省无锡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现华西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华西村党村企… 相似文献
4.
5.
3月23日,“天下第一村”——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举行了“华西诚信日”创立会,从此以后,每年的3月23日,都将成为华西的“诚信节”。“我们华西人要始终做到‘两个三’:一个是‘对上三’,也就是对党诚信、对国家诚信、对集体诚信;一个是‘对下三’,也就是对亲诚信、对友诚信、对自己诚信……”在“华西诚信日”创立会上,村党委书记吴协恩表示,华西还要新建一个独具特色的“诚信馆”,使之成为华西对党员、干部和村民进行诚信教育的一个基地。 相似文献
6.
7.
8.
《农村工作通讯》编辑部 《农村工作通讯》2013,(6):20-24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3月18日在华西村家中逝世,享年85岁。这个中国最有名的农民,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建成了享誉海内外的天下第一村,他是当代农村基层干部的杰出代表。在吴仁宝的推动下,华西村不仅带动了周边十多个村庄共同致富,帮助宁夏、黑龙江分别建成了省外华西村,还为全国培训了数以10万计的农村基层干部。吴仁宝1928年11月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县华墅乡吴家基,195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始终坚信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当前,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乡差距依然明显。共同富裕的发展重点在农村,乡村振兴是共同富裕远景目标下需要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以世情、国情、党情为依据,把握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循序渐进等原则,促进共同富裕。以乡村振兴为主要抓手,加快农村产业化、盘活农村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激发农民致富内生动力,增强其致富本领,为其创造公平正义的致富环境,使更多农村居民勤劳致富。 相似文献
10.
实现全面脱贫后,共同富裕成为我国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重要议题之一。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以农业创收的农民基数较大,一旦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极易造成大量农户因灾返贫。因此,农业保险风险分散、损失补偿的保障功能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河南省内以农业保险支持共同富裕的典型模式,总结了现行环境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瓜藤上的累累硕果,排列整齐的村民别墅--富甲天下的华西村正向参观者敞开怀抱.在全国一村一品展区三大亮点之一的华西村展位前,参观者络绎不绝,华西村带来的有关该村创业与发展的资料册一会儿就发完了. 相似文献
13.
14.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的新使命。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更是重点和难点。当前,我国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必须要保证广大农民群众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在乡村振兴进程中要始终坚持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的目标,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走向物质富裕,以乡风文明孕化农民走向精神富裕,以生态文明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以乡村治理健全共同富裕长效保障机制,激发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途径。谋划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战略协同设计,提高两者的衔接度和整合度,对推进中国共同富裕进程意义重大。首先,本文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建立共同富裕的“经济效率—社会正义—精神自由”三维度框架,讨论中国式共同富裕之路对乡村振兴的本质要求;然后,分析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九条路径机制;最后,构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途径。本文有望在理论层面上丰富拓展乡村振兴增进共同富裕机制的科学认知,在实践层面上为中国实践者理解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设计和政策优化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下,推动乡村振兴不仅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亦是实现共同富裕美好愿景的关键举措。立足新发展阶段,从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生态宜居及产业兴旺维度出发,竭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不断满足基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极具战略意义。然而,当前乡村振兴驱动共同富裕依然面临乡村民生短板亟需补齐、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滞缓、绿色发展亟待提质升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充分四重挑战。为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进程,应建构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助力弱势群体致富增收;促进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充分释放数字红利;打造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共同体,以绿色发展增进农民获得感;完善多元要素保障体系,筑牢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根基。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基于共同富裕视域,利用我国2002—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人口老龄化会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阻碍了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社会保障支出由于城镇偏向性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对共同富裕存在“逆推效应”,但二者交互作用则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抑制效应,即社会保障支出能够有效削弱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共同富裕的压力;(2)异质性检验表明,社会保障支出抑制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仅对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地区、东部和西部地区显著;(3)从支出结构看,社会救济支出、社会福利支出以及社会保险支出均显著削弱了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因此政府部门应通过改善人口结构、优化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和结构等方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切实有效推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9.
“八八战略”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在现实生活中,城乡融合还存在生产要素单向流动、城乡数字鸿沟、公共服务不均等、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等问题。数字乡村建设是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文章以浙北长兴县为研究个案,在剖析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城乡产业融合、城乡治理融合、城乡公共服务融合逻辑机理的基础上,研究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城乡融合的路径。认为该县在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城乡融合过程中创造出产业协同、治理融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城乡融合新范式,能为类似县市以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城乡深度融合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探索共同富裕目标下,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制度创新的基本逻辑、理念遵循与实现路径,为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因果逻辑法,理论建构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效率与公平兼顾、权利和机会平等、分配与增长同步的建设用地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要求、前提和动力;(2)面向共同富裕的建设用地制度创新应遵循包容开放—均衡发展—利益共享的理念;(3)建设用地制度创新应着力构建城乡权利平等的农村建设用地制度、兼顾各方利益的城市建设用地制度、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建设用地制度及地利共享的建设用地收益分配制度四大制度体系。研究结论:建设用地制度创新与共同富裕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坚持权利平等、利益兼顾、地利共享、区域均衡的城乡建设用地制度创新理念与路径,构建和完善制度体系,能够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
实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