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著名经济思想史家马克.布劳格在其精心著述的《经济理论的回顾》中,讨论了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的经济思想史观和理性重建与历史重建的经济思想史研究方法论,这对于推动经济思想史学科建设具有重要启发价值。但马克.布劳格并没有解决上述两对概念之间的矛盾,其原因在于马克.布劳格对相对主义史观的定义是不全面的,他也没有深入思考历史重建与理性重建的关系问题。马克.布劳格的著作基本上仍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传统的理性重建,对比较大范围的非主流经济学思想史内容涉之甚少,对历史重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付之阙如,这不能不说是布劳格方法论上的一个重大缺陷。  相似文献   

2.
汪晖 《开放时代》2008,(2):73-87
本文是对作者的四卷本著作《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一书的总结。文章对书中涉及的帝国-国家、封建-郡县、礼乐-制度等二元对立范畴、历史中的“连续性与断裂”及“时势”概念、科学世界观和民族主义知识等问题进行了细致阐释和反思。作者强调:在思想史研究中,需要将过去的思想世界从观察对象的位置上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种思想的视野,用以观察和反思我们置身其间的现代世界和知识状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已有中西方“面子”理论历史和进展趋势下,提出从文化与认知的视角,以田野方法为基础,研究西藏拉萨本土藏族青少年的“面子”观.文章首先考察西藏藏族青少年“面子”观念形成的背景,指出其乃西藏独特的宗教信仰、家庭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因素作用的结果.采用后期维特根斯坦关于语言的意义就是它的用法的观点,从西藏藏族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汉语“面子”一词的方式入手,研究其背后的本土面子观,并考察这一观念约束下的社会实践.最后,本文指出本土藏族青少年的面子观与汉语面子观的不同,并据此解读汉藏交际时可能产生的误解.  相似文献   

4.
陈小青 《开放时代》2015,(3):193-204
本文在已有中西方"面子"理论历史和进展趋势下,提出从文化与认知的视角,以田野方法为基础,研究西藏拉萨本土藏族青少年的"面子"观。文章首先考察西藏藏族青少年"面子"观念形成的背景,指出其乃西藏独特的宗教信仰、家庭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因素作用的结果。采用后期维特根斯坦关于语言的意义就是它的用法的观点,从西藏藏族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汉语"面子"一词的方式入手,研究其背后的本土面子观,并考察这一观念约束下的社会实践。最后,本文指出本土藏族青少年的面子观与汉语面子观的不同,并据此解读汉藏交际时可能产生的误解。  相似文献   

5.
周芳 《时代经贸》2010,(4):156-157
在我国汽车业发展的50多年历史中,相继实行了总代理模式、省级联营公司、区域代理模式、产销一体化模式、“四位一体”经销模式。但随着国外品牌的涌入、家用轿车的普及,传统的分销渠道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尤其是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得到政策鼓励的主流经营模式——“四位一体”经销模式,已显现出种种弊端,中国汽车分销模式正面领着一场变革,而广东。新协力”集团正为这种变革搭建了平台。  相似文献   

6.
在金融危机和政府扩张的产业政策背景下,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总量迅速增加,中小企业贷款更难”现象。西方近十多年来,兴起的“法与金融”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对于认识这一现象及其成因能够提供很好的理论支持,据此提出了“长期重法制、监管促指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黄兴涛 《开放时代》2003,2(4):70-82
近代中国的新名词,作为一个整体,一直是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其实它也应该成为历史学者所自觉关注的对象.本文从近代中国新名词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现代性变革的历史关系入手,并结合已有的研究实践,尝试着揭示了近代中国新名词形成、传播之丰富微妙的思想史意义--特别是其"一般思想史"意义.同时还阐述了对于"一般思想史"的独到认识.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闲暇生活是牵涉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会结构转型、影响城市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有大量关于农民工问题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经济学、人口学视野的范围内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
方威  张亨溢 《经济研究导刊》2014,(28):F0003-F0003
《产业转移背景下大湘南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一书与大湘南地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这一重大现实经济问题挂钩,根据承接转移产业的规律,提出大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对策,可为同类地区的产业转移模式选择和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本专题三篇文章,系2004年秋季贺雪峰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农村研究方法高级研讨班"的演讲稿。本次高研班主要讨论了中国农村研究的战略前提和形成多学科综合研究农村的可能性的问题,研讨班对已有的农村研究进行了反思,对未来的农村研究作了展望。研讨班尤其关注形成中国农村研究主位视角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基本就此达成一些共识,认为:农村研究需要多学科综合,需要确立中国主位和农村主位的视角,应该以理解中国农村的实践为主要取向,应该确立更加本土化的农村研究策略,应该加强农村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以及以理解中国农村政策实践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乡村治理研究应该成为当前中国农村研究的核心部分,等等。  相似文献   

12.
朱文忠 《经济经纬》2007,(2):106-109
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是在过去一百年间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起来的.20世纪初期以前属于经验管理时代,那时谈不上真正的科学管理或管理专业化.1912年现代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发表了其<科学管理原则>,从此开始了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和演变历程.在这一历程中,每一时期均有一些重要的管理理论和模式.这些管理理论,无论成功与否、过时与否,均对当代和未来的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城乡统筹的视角,通过将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置于统计口径上的同一可比评价体系,利用收入、消费、文教、居住、医疗、社保、交通通讯、人口负担等八方面的核心指标2003-2007的五年数据,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法(GPCA)对全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西藏除外)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综合评价的结果,从经济和社会两大层面对5年来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城乡差距及城乡发展的地域差距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并依此给出了我国各地区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统筹发展的排名.  相似文献   

14.
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潮流.它与"文化经济"、"内容产业"、"版权产业"、"休闲体验产业"等概念相交错,形成了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新的发展模式.本文将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创新有机结合,阐述了一种非传统的金融创新途径,挖掘文化创意产业金融创新的新模式,在经济危机的现状下为文化创业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现代价值四维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儒家、道家、墨家、佛家等主要思想学派以及近代思想家从多层次、多方面对和谐思想进行了深刻阐发。尤以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以及人自身和谐的思想,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思想中不存在化约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华兹对中国思想一般特微的研究,认为一些其它文化中发现的思想模式,在中国文化中并不存,比如,中国思想资料中基本上就没有西方化约主义的成份。史华兹并就此对中国思想的广度和多样性作了慎密而又开放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作用:基于知识溢出的视角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国有企业是政府解决市场失灵的工具。本文从知识溢出角度研究中国国有企业的作用。基于上市企业样本的分析发现:国有企业的知识溢出大于私有企业,国有企业的知识溢出对私有企业创新产出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私有企业则不具有这种作用。本文构建模型阐述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的研发行为、知识溢出及其影响差异。研究发现,不同所有权企业知识溢出和作用的不对称性,在于国有企业比私有企业从事了更多的基础性研究。基于四个基础研究代理变量的经验分析支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因此,中国国有企业实现了政府弥补基础研发市场失灵的目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独特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分析2000年前后日本的中国近现代文学思想研究的基本态势,通过对代表性专著和论文的解读,预示传统的实证研究和后现代文化批评理论相互交织,共同促进研究的深化,将成为日本中国学未来发展的大势。  相似文献   

19.
夏春玉  丁涛 《当代经济科学》2013,(1):103-109,128
本文探讨了经济学在营销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早期的营销学是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出现的,并形成了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在制度经济学的影响下形成的宏观视角的营销研究,另一个是在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影响下形成的营销管理研究.两种经济学范式的根本对立决定了两个营销学范式的最终分离.在制度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主流的时代,宏观视角的营销研究代表着营销学的主流;在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主流的年代,微观视角的营销管理则代表着营销学的主流.未来制度经济学的复兴可能为宏观营销的发展带来机遇.  相似文献   

20.
在最近的十余年中,西方学界出现了对中国共产党调适性的研究,它以共产党国家体制持久性为研究问题,以中国共产党的能动行为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共产党在变化环境中的调适现象。文章认为,这一研究有着西方式的问题意识,对中国共产党在变化环境中的能动做出了多层面的分析,带动了以党为中心的研究范式的复兴。但是,这一研究仍受限于西方政治理论与政治文化场景的影响,有其内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