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贸易协议(RTA)的数量显著增加,WTO平均每个月都会接到一个新RTA的通知。绝大多数WTO成员都至少参加了一个RTA,有的甚至参加了10个之多。而且,RTA内部贸易已经占到全球贸易总量的50%以上。从一方面看,区域经济合作,特别是自由贸易区的安排和关税同盟区的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际经济三大支柱之一的WTO法律机制明文允许WTO成员方实施区域一体化战略,缔结区域贸易协定,运作区域贸易法律安排。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下的RTA发展很快,品种很多,数量很大。这种态势对WTO机制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但也对WTO机制的地位、法律进展和实施效力带来了负面影响,损害了RTA第三方依照WTO最惠国原则可以获得的利益。基于WTO规则的普遍性和WTO组织的权威性,国际社会应当在WTO体制内外进行积极的努力,推进WTO和RTA两者的协调共存,维护RTA第三方的利益。本文认为,我们既要考虑加强两者协调的预防性措施,也应增加必要的补救措施。中国已经提出并正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我们应当兼顾国家利益的维护和WTO法律中的RTA规则的遵守。  相似文献   

3.
截至2011年8月,向WTO通报的各种区域贸易协定(RTA)共计427项,其中已实施的RTAs达208项,且自由贸易区(FTA)和部分范围协议占到93.2%(398项),关税同盟只占到6.8%,这表明在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协定屡屡受阻的情况下,以双边FTA为代表的各种区域经济合作成为了世界各国谋求本国经贸发展的最有效手段。因此,着手研究一国如何更好地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对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以及成员国参与区域经贸合作的战略路径与模式选择等问题,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增长效应进行理论研究,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和传导途径,从而针对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现状,提出有效的战略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4.
体制性难题--WTO对区域贸易协定的审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允许在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第24条和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第5条下,一部分缔约方中存在互惠性的区域贸易协定(RTA),同时规定了RTA存在必要条件和对RTA是否符合规则的审议机制。但是由于WTO对RTA的审议程序(透明度和通知程序)不明确以及规范RTA的WTO有关协议条款存在体制性(规则定义模糊和不确切)问题,极大地妨碍了WTO对RTA审议工作的进展。结果自1995年以来,WTO的区域贸易协定委员会没有完成一个RTA是否符合WTO条款的审  相似文献   

5.
"坎昆失败,多哈发展议程受阻。时逢美国忙于国内总统大选,欧盟急于其东扩事务,没有精力推动新的WTO谈判。WTO新一轮谈判乏力,各成员纷纷把注意力转向RTA(区域贸易协定)"。一时间,此类说法甚嚣尘上。因此,不乏有人把WTO谈判进程搁浅归咎于墨西哥外长Luis Derbez外交经验的匮乏和行为的草率。更多人士则是"耐心"地等待:待美国大选结束、欧盟东扩顺利后,迎来WTO春天。 WTO与RTA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是并列的关系,还是选择性的、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呢?笔者的观点是RTA  相似文献   

6.
多哈回合谈判至今磕磕拌拌,进展缓慢,并几度停顿,虽然有诸多错综复杂的原因,但是自由贸易协定的“意大利面条”的牵扯是重要的因素。与WTO成员在多边贸易谈判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或区域贸易协定(RTA)谈判二者的政策取向上“喜新厌旧”、“移情别恋”有着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从FTA中淘金     
在WTO步履维艰的今天,FTA(自由贸易协定)正在制造新一轮的世界贸易浪潮。  相似文献   

8.
相对于欧美而言,东亚FTA起步较晚.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后,一方面积极参与到WTO框架下的多边谈判,一方面顺应国际潮流,积极开展双边FTA的谈判.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的背景下,加强本地区的经济合作,开展经贸关系正愈来愈成为各国的共识.本文在回顾中日两国FTA进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中日FTA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以及难以取得实质进展的原因,并就中日缔结FTA的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一、中图双边FTA的发展特征与效应分析 (一)中图双边FTA的发展特征 1.起步较晚,发展较快.WTO成立至2005年7月间,向WTO通报的区域贸易协定高达206个,其中WTO成立前有124个,但其时无中国影子.中国入世标志着 中国真正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双边FTA的步伐也因此而不断加快,且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双边抑或多边:论FTA对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多哈发展议程陷入困境,使WTO的多边贸易体制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与WTO多边谈判举步维艰不同的是,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域性贸易安排正如火如荼进行。FTA在推动WTO多边贸易体制发展的同时也对其构成了威胁。但是由于FTA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之下的贸易保护主义盛行,WTO多边贸易体制需要不断的完善,以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Purpose

Interorganizational (IO) cooperation has been examined primarily as a role-based concept. This research seeks to extend this concept by examining a distinct mode of IO cooperation: favor-based cooperation. This concept refers to voluntary exchanges of preferential treatments between boundary personnel across organizations that are perceived as going beyo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ir role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关》2008,(9):26-26
上海合作组织即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是哈萨克斯坦、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男《克斯坦于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问国际组织。2003年9月,SCO六国总理在北京举行第二次会议,通过了Ⅸ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同年底在SCO经贸部长会议机制下成立了“电子商务”、“海关合作”、“检验检疫和标准一致化”、“投资促进”四个联合工作组。  相似文献   

13.
竞争与合作     
陈学燕 《国际市场》2002,(10):45-45
企业成败的关键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迟长海副会长曾说过一段颇为精彩的话: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企业实现发展的重要条件.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合作的需求;通过合作,可走向更高层次的竞争.没有竞争能力的企业不能在市场中生存;同样,没有合作能力的企业也不能在市场中生存.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今天,这一点尤为重要.合作带来经验,不仅能实现优势互补,还能提高优势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Orenburg region is going to expand contacts with the representatives of Chinese business. And there are all conditions for that in the region," said Sergey Grachev, First Vice-Governor, the representative of" Orenburg region government, who heads the delegation of the region in Shanghai at the EXPO 2010 exhibition. Orenburg region as the window that Russia to Asia held a promotion with the theme of "Cooperation no Bandory" in the Russian Pavilion on May 18, 2010.  相似文献   

15.
中俄经济合作20多年来,除了国家间能源、通道等大项目成功合作之外,区域内大项目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这其中原因很多,既有政策原因,也有地方投资环境因素。但其中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中俄投资合作主体大多是个体私营企业,自身实力差,抗拒风险能力弱,难以承担大项目合作,因此中俄区域合作产业投资发展缓慢。在新时代"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沿边地区产业合作迎来重大发展契机,也为两国金融在产业合作方面提供了发展机遇。加强中俄沿边的地区与远东地区的合作绝非地方合作,而应该把与远东的合作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从国家战略全局的角度考量与远东合作的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GMS次区域合作依地缘政治、经济关系而建立,获得次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利益和非经济领域的合作是其合作的主要收益。自1992年建立以来,GMS次区域合作在合作形式、机制建设、对外贸易、投资、国际大通道建设、公共卫生、生态环境、禁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其合作程度仍然是相当低的。通过前期构建的次区域合作均衡模型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中国要发挥主导作用就必须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只有增加区域内产业互补性,并通过贸易和其他领域的合作增大彼此利益,朝着实现区域一体化的梦想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7.
化学合成法生产辅酶Q10我公司在成功开发低成本大规模生产高纯度茄尼醇(90%含量)的基础上,研制成功具有工业化生产前景的辅酶Q10低成本合成技术,生产全成本在8000元/公斤以下,茄尼醇单耗为2:1以下。该技术设备常规,反应条件温和,无剧毒危险品,生产周期短。该技术生产的产品符合日本药典JP14标准。微生物法生产辅酶Q10采用已在日本工业化生产的辅酶Q10工业菌种,发酵水平700mg/L,收率70%以上,发酵时间60小时。该技术不需要特殊的发酵设备,纯化工艺也较为简单。该技术生产的产品符合日本药典JP14标准。青蒿素工业化生产技术从2004年开始由…  相似文献   

18.
19.
《化工科技市场》2006,29(3):69-72
高纯硅酸钠生产技术1项目概况高纯硅酸钠(Sodium silicate,high purity)为无色透明状液体,比重(15℃Be’)为39-41。主要用于造纸、电影胶片及精密铸造等行业。2技术特点本技术是以工业水玻璃和助剂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经特殊处理而成。可作为专用品种用于专用领域。  相似文献   

20.
化学合成法生产辅酶Q10辅酶Q10(Coenzyme Q10)是目前国内外市场相当紧缺的医药原料,市场价格高达每公斤30000元。本合成工艺路线短、生产周期短,成本较低,采用自产90%含量茄尼醇全成本每公斤10000元左右,理论全成本每公斤6000元以下。本工艺路线为日本工业化生产路线,具有很高的工业化应用价值。产品符合日本药典JP14标准。青蒿素工业化生产技术从2004年开始由于WHO等国际买家的大规模采购,青蒿素(Artemisinin)成为了严重供不应求的品种,市场价格猛涨到8000元/公斤。我公司开发的青蒿素工业化生产技术,具有纯度高(含量99%以上)、收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