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莉芬 《商场现代化》2007,(11S):222-223
随着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诞生了一批在国内处于领先,甚至拥有全球最大生产基地的“隐形冠军”。这些企业分布在各行各业。但和中国大部分企业一样,这些“隐形冠军”在国外“品牌”的冲击下,也遭受着“产量高,利润少”的困境。打造自己的、口廿牌是最好的出路之一。本文以全国最大的服装辅料企业——伟星的品牌之路为例,为这些隐形企业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赫尔曼·西蒙教授《隐形冠军》一书的出版,人们开始惊奇地发现,一国经济活力的真正源泉往往并非那些声名显赫的大企业,反是在小市场领域高居本国乃至全球领先地位的中小公司。他们被称为“隐形冠军”。具有类似特质的公司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可能存在。从美国到韩国,从日本到中国,从南非到新西兰……尽管地域相距遥远,但是却存在着某些共同的原则引领他们走向成功,通往市场领袖的巅峰。通过多年深入的研究和调查,赫尔曼·西蒙总结了隐形冠军的八大特质:1,目标明确。2,高度专注。3,攥紧客户关系。4,成为卓越者的伙伴。5,创新。6,跻身顶级竞技场。7,构建护城河。8,强大的企业文化。当世界由全球化2.0升级至全球化3.0时代,服务行业、高科技行业的诸多“隐形冠军”也开始崭露头角。与传统制造行业以技术、成本优势取胜不同,品牌、创新成为了它们的制胜法宝。关注到这种改变的趋势,本刊对赫尔曼·西蒙教授进行了独家专访,请他介绍二十一世纪的隐形冠军出现了哪些新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曾莉芬 《商场现代化》2007,(31):222-223
随着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诞生了一批在国内处于领先,甚至拥有全球最大生产基地的"隐形冠军"。这些企业分布在各行各业。但和中国大部分企业一样,这些"隐形冠军"在国外"品牌"的冲击下,也遭受着"产量高,利润少"的困境。打造自己的品牌是最好的出路之一。本文以全国最大的服装辅料企业——伟星的品牌之路为例,为这些隐形企业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能源     
《新财富》2008,(5):146-148
彭小峰1997年3月建立苏州柳新集团,生产个人劳保用品,并成为行内隐形冠军。2005年7月挖来CSI阿特斯的商业执行总裁佟兴雪,创办江西赛维LDK太阳能,该公司在纽约上市为中国企业在美国单一发行最大的一次IPO。2007年,江西赛维LDK的6000吨多晶硅项目启动,这是其1.5万吨硅料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为目前全球太阳能领域产能设计规模最大的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5.
《光彩》2010,(2):32-32
"隐形冠军"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赫尔曼·西蒙致力十多年的研究和调查后于1986年首先提出的。他在《隐形冠军:谁是全球最优秀的公司》一书中揭示出这些冠军之所以成功的真正秘诀:  相似文献   

6.
"隐形冠军"的概念是由世界级管理大师赫尔曼·西蒙提出的,其研究的起源是有人向他提问,"德国为什么能够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哪些企业贡献最大?"历经10多年的积累和探讨,结果令他大吃一惊,是那些名不见经传、却在某一个窄小的行业里面做到顶峰的中小企业。2009年,中国全年出口12017亿美元,首次超过德国成为全球出口“冠军”。  相似文献   

7.
雷全林  马克强 《浙商》2006,(10):33-34,36
在一些不断鼓吹“进军500强”的舆论压力下,一些企业加速前进,走上盲目扩张和多元化经营之路,最终成为不切实际的牺牲品。企业倒闭也很正常,因为企业也和人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德国学者西蒙的发现可能对众多的浙江企业有所启示。他在《谁是全球最优秀的公司:隐形冠军》一书中指出,德国的“隐型冠军”类企业尽管不如美国的世界500强那样耀眼,但活得很健康很长寿。 谁是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只有“500强企业”才是么?我们的印象里再不能只有联想、海尔、TCL。放眼望去,一大批土生土长的中小企业正茁壮成长。他们身上有着中国民营企业20多年来健康的发展轨迹,他们周围没有光环和喧嚣,但他们高度专注于自己的领域,产品创新遥遥领先于同行。我们希望这些不广为人知的“隐形冠军”企业能够把产业精神传承下去,几代人做一个产业。他们同样可以跻身于中国最优秀的企业行列。[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隐形冠军,这一概念最先有赫尔曼·西蒙在其著作中提出。隐形冠军公司是一种规模不大,知名度不高但在全球某类产品市场中所占份额很大的企业。本文在介绍隐形冠军公司的普遍特点,提出打造隐形冠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我国的“隐形冠军”企业,本文从目标明确、专注偏执、掌握客户、另辟蹊径以及与狼共舞等方面具体分析引致“隐形冠军”企业成功的因素,并指出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中,“隐形冠军”企业所面对的聚焦战略风险与企业治理结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的“隐形冠军”企业,本文从目标明确、专注偏执、掌握客户、另辟蹊径以及与狼共舞等方面具体分析引致“隐形冠军”企业成功的因素,并指出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中,“隐形冠军”企业所面对的聚焦战略风险与企业治理结构挑战。  相似文献   

11.
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巨大发展活力,是隐形冠军的强大后备军。创新机制的构建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力保障,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须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创新,使企业竞争优势得以延续。文章通过查阅国内外隐形冠军及企业创新机制的有关文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剖析了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动力机制、内部决策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三个方面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基于创新视角为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隐形冠军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一、隐形冠军企业的定义 有这样一群企业,他们只关心自己能做什么,并在狭窄的专长领域做到最好;他们的年销售收入一般不超过10亿美元,但在世界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令许多跨国公司也望尘莫及;他们几乎不为外界知晓,但在业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占据全球滤水器市场份额85%的"布里塔",占据全球卷烟机市场份额的90%的"豪尼"就是它们的代表.著名管理大师赫尔曼·西蒙在《隐形冠军:谁是最优秀的公司》首次将它们界定为"隐形冠军",明确指出隐形冠军企业是指在国内或国际市场上占据绝大部分份额,但社会知名度很低的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3.
苏旭 《浙商》2007,(14):63-63
两年前,曾经有一本红极一时的书《隐形冠军》。相信很多人都读过,我也不例外。 之后,我曾寻访过浙江一些颇有“隐形冠军”相的企业。只可惜,跟那本书里写的一样,他们大多对于自己的市场策略、商业模式和管理方法讳莫如深。很幸运地,这次采访钱江弹簧厂,让我立刻感到,这就是一家不折不扣的“隐形冠军”,至少在目前的中国,它就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夏木 《农机市场》2016,(10):21-23
正近来德国工业4.0概念声名鹊起,学习德国工匠精神的呼声也甚嚣尘上,大众、西门子、博世等成为大家争相效仿与学习的对象。与这些赫赫有名的大佬相比,德国众多卓越的中小企业则显得更加低调而神秘。面对全球化和信息化,其实这些"隐形冠军"中小企业一点都不比大公司差,其经营业绩和关键的经营指标甚至还整体优于全球工业500强。拥有全世界最多小微企业的中国制造业,应该更多的  相似文献   

15.
事实上,无论经济危机是否来临,中国企业都必须转变原有的成长模式。经济危机的来临只不过是加大了中国企业转型的压力与紧迫性。在我们看来,隐形冠军的成长模式可以作为中国企业转型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6.
赫尔曼·西蒙  邓地 《商界》2006,(10):100-105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从德国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中找到了德国经济高速成长的秘密,提出了“隐形冠军”的概念。20年过去了,中国版的“隐形冠军”成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力量之一,但同时,“隐形冠军”的概念已在各路媒体泛滥。本刊以书面采访的形式,同时对赫尔曼·西蒙教授和中国隐形冠军研究学者邓地进行了采访,惊讶地发现: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隐形冠军,其实有太多谬误,也太简单。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家正在从制造向品牌转型、并希望在产业从分散到整合的浪潮中占据领先位置的隐形冠军企业,贝发文具能否借力奥运后发先至,实现其成为一家世界级企业的梦想?  相似文献   

18.
园园 《消费指南》2020,(1):49-51
相比洗碗机、集成灶的快速风行,消毒柜产品的发展稍显缓慢。在我国南方城市家庭中,消毒柜的普及率较高,而北方城市中则使用率较低,这与南方气温高、湿度大、细菌易繁殖有一定关系。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步增强,消毒柜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成为家庭健康生活的标配家电之一。目前市场上有众多消毒柜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主要有方太、老板、康宝等品牌。  相似文献   

19.
他曾经叱咤体坛,先后摘取14项世界冠军,赢得106块金牌,是中国迄今为止获最多冠军的运动员。他把自己的名字变成了全球知名的体育用品品牌,完成了从体操冠军到中国体育用品领军人物的转换。  相似文献   

20.
从2002年起,中国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客车制造基地,而中国客车的领军企业宇通也在2007年成为全球第二大客车供应商,并连续几年蝉联中国客车出口冠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