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储能2011(第二届)——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储能系统产业发展论坛”于近日在北京希尔顿逸林酒店落下帷幕。来自储能相关领域的领导、专家、企业代表及媒体共230余位业内人士参加了本届论坛。2011年大会,围绕“储能应用”这一核心主题,与会代表们展开了一系列学习与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2.
新电改进一步明确了智能电网是未来发展方向,也将储能问题再次拉入公众视野。2015年4月9日,欧洲首座并网混合飞轮储能电站项目宣布即将开建,这标志着这种纯机械、清洁、环保的储能技术正进入大规模实践阶段。储能技术常常被看做是可再生能源发展之路上必须跨越的一道坎。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能源与电力经济研究咨询中心主任曾鸣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大都具有随机性、间歇性的特点,需要  相似文献   

3.
"储能已成为人类有效利用能源最后一公里。"储能不仅可以提高常规发电和输电的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也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平滑波动、调峰调频,满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分布式能源系统、电动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互联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迄今为止,储能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已有许多实际工程和示范应用。围绕"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易回收"的研发应用目标,各类新型储能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相似文献   

4.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力储能系统通过一定介质存储电能,在需要时将所存能量释放发电。发展电力储能系统是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常规电力系统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有效途径,以及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作为解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传统电力系统削峰填谷、分布式区域能源系统负荷平衡的关键支撑技术,大容量储能技术已成为世界未来能源技术创新的制高点。由于产业链长、产业规模大,储能产业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工业发达国家产业界的重点关注。2016年4月1日国家能源局颁布的《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全钒  相似文献   

6.
张燕堃 《发展》2017,(6):31-33
甘肃省正大力发展风电、光伏新能源产业,但其间歇性、不稳定性导致无法实现连续稳定的电力供应,成为风光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而风光新能源与储能电站的互补发展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佳途径。目前国家正加大碳减排力度,着力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引导新能源的有效开发利用。甘肃省为积极响应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风电、光伏新能源产业,但其间歇性、  相似文献   

7.
能源的可再生和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坚强智能电网的构建对储能系统有着现实的大量需求。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输出功率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会产生随机性、间歇性波动。随着用电量的增加,电力消耗的昼夜峰谷差在日益扩大。越来越多具有高度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业企  相似文献   

8.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储能研发中心暨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研发中心研发团队主要从事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特别是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蓄冷蓄热系统、以及微型抽水蓄能系统等。团队现有成员50余人,含中科院"百人计划",中组部"万人计划",863和973首席等高层次人才。团队共主持国家863项目、973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已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SCI收录80余篇,EI收录100余篇。申请专利126项(含国际专利7项),授权106项(含国际专利4项),关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专利  相似文献   

9.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4,10(7):108-108
正由国家能源局指导,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与杜塞尔多夫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储能行业第三届年度高峰论坛"储能国际峰会2014"于6月2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届峰会的核心议题为"新型城镇化下储能的发展机会"。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永干等领导出席了峰会开幕式。为期两天的峰会共有50多位演讲专家、20多家展商莅临现场,与来自全球10个国家的350多位行业精英和产业同仁就"光伏+储能"模式展开了深入全面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风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电网干扰、污染及随机性引起的弃光、弃风问题日趋严重。自2011年起,中天科技集团通过对磷酸铁锂电池为基础的化学储能系统的潜心开发、测试与运用,已攻克并不断攻克着储能系统中一个又一个应用难题。降低成本,实现大规模应用在锂离子电池成本结构中,材料成本占比接近75%,而包括劳动力成本、制造成本、其他成本在内总共占比25%出头。根据成本分布情况,中天科技集团(以下简称中天)针对性地采取了相应的降本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时代的到来,作为能源操作系统的核心单元与系统智能化的主要调控环节,储能被日益重视并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016年,储能与分布式能源被列入"十三五"国家战略百大工程项目;201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储能首次被明确为"9个重点创新领域"和"20个重点创新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期间,我国清洁能源快速发展,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分别增长1.4倍、2.6倍、4倍和168倍,其中风电无论装机规模、增长速度,无疑都是佼佼者。2015年中国风电并网装机累计已超过100GW,居全球首位。2005年中国风电总装机占全球装机仅为2.0%,仅仅10年时间这一比例已达25.9%。"十三五"期间,中国风电仍将持续快速发展,装机总量将翻1倍达250GW。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绿色电力的定义及其意义,在分析竞争性电力市场中5种对绿色电力市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市场竞争力量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促进和推动绿色电力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学者杰里米·里夫金在其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首次提出了能源互联网(Internet of Energy)的愿景。储能技术作为能源互联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能源互联网是否能实现,是可再生能源大比例使用的关键支撑技术,是实现分布式能源、微电网广泛应用的基础。在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电化学储能、储热、氢储能、电动汽车等储能技术或设备围绕电力供应,实现了电网、交通网、天然气管网、供热供冷网的"互联",储能  相似文献   

15.
"‘十三五’时期,中国光伏发电每年将新增1500万~2000万千瓦,继续保持全球最强劲增长。"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近日在第九届亚洲太阳能论坛上的表述,无疑为行业发展吃下"定心丸"。"十二五"以来,光伏发电已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一大亮点。未来5年,中国光伏行业将获多重政策支持,迎来高速增长期。产业规模有望大幅提升"十三五"时期,太阳能发电产业规  相似文献   

16.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当今社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从电池板的生产到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设计,众多的光伏相关技术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中国的光伏电池板产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由于技术、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光伏市场份额和世界领先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本文在简要介绍光伏发电系统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高效率的光伏逆变器拓扑,并对中国光伏发电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回顾全球绿色行动及支持体系的现状及趋势,比较目前主流绿色规制的发展与实践情况,以电力市场为例探讨了它们的特征及其实践中展现出来的一些规律。基于能源安全、减缓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目标要求,分析了各类绿色规制的功能特性及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强调了绿色规制设计与选择时所应遵循的核心准则,提出了规制设计及组合时可采取的重要策略,以便恰当而谨慎地选择政策工具实现对包括绿色研发活动在内的绿色实践活动的长期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电力市场风险的特点,包括客观必然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可变性。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电力市场存在的缺电风险.市场力风险.电力定价风险以及电网安全运行风险。最后针对这些风险,从区域电网建设,电力定价与市场监管,电力市场效率与供给方面,提出了我国电力市场的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各国为了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国际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国积极推动能源转型,优化能源结构,可再生能源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特别是我国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和“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力投资企业开始“走出去”,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放眼海外,加速推动海外电力投资向绿色低碳化转型,为应对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变化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重点分析电力投资企业参与海外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发展机遇,并提出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发展策略,以期为中国企业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更好地开展电力项目投资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TMEIC 作为一家世界领先的工业系统集成商,致力于开发应用生产和环境管理工作的先进技术,在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的今天,发展太阳能事业成为了TMEIC 在中国及全球努力的方向。在人们的注目下,T M EI C 公司将以怎样的优势在太阳能领域引领市场?今天,我们采访了TMEIC 公司事业开发规划、I VC 创新中心负责人田中修司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