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正>2010年6月19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新启动。从央行发布的相关声明来看,新的汇改基本上延续了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
2010年6月19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按照改革的要求实现了双向波动,人民币汇率水平已经开始反映出市场供求水平,波动幅度相对汇改前显著增强.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可控制风险,首先就是结算风险,而结算风险又与外汇风险密切相关.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说,汇率风险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支付成本、收入核算以及财务预测等.因此,控制外汇风险是各类有外汇收支需求的企业保值盈利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董媛  张宗领 《现代商业》2012,(22):65-66
2005年7月21日,我国央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10年6月19日又启动了二次汇改,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本文以这两次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为着眼点,探讨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汇率改革对资源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收支状况,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根据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的分析结论,并结合2005年我国汇改后发生的情况,可以判断此次汇改会导致人民币升值趋势得到强化,并且使汇率波动幅度扩大。  相似文献   

5.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本文试将本次汇改与2005年汇改对我国贸易的影响作一比较,并利用我国进出口数据分析一个基本问题:人民币汇率变动能否对贸易顺差起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由于两次汇改时,我国贸易结构不同,汇改的具体部署也不一样,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产生显著影响,但对进口影响不显著,因此升值对贸易顺差的调节作用不确定。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从汇改初期的1美元∶8.11元人民币,一路升值到2007年3月底的1∶7.72.  相似文献   

7.
刘娅 《商》2013,(14):164-164
本文回顾了人民币汇改的历程,对2010年重启汇改的措施进行重点介绍,通过分析人民币汇改的利弊,从而提出相应的汇率改革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由此拉开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序幕。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汇改当日外汇牌价一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是8.2765,随之而  相似文献   

9.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呈现了大涨小跌的攀升走势,大大降低了船舶出口的利润,加大了防范船舶进度款汇率风险的管理难度.纵观2005年至今人民币的升值之路,大体可以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2005年7月-2006年6月为第一阶段.2005年7月21日,汇改使得人民币对美元一次性升值2%...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作为研究的分界点,对汇改前后的境内外人民币市场分别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各种汇率进行协整检验,了解其相互之间的协整关系,然后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来研究境内外人民币市场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人民币即期汇率和1月期NDF及1年期NDF之间均具有显著的协整关系;汇改前仅存在着单向的人民币NDF对即期汇率的影响,而汇改后即期汇率和NDF之间的存在着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渐增强.2005年汇改之初到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幅度达到了18%.2010年6月19日,央行启动"二次汇改",人民币对美元小幅、渐进升值,人民币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涉外企业被推到了汇率风险的前沿,汇率风险已经成为一种系统性、长期性、常态化的风险并影响着企业的日常运营.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改成为近期市井议论话题。6月19日,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发表谈话,称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为何要有弹性,  相似文献   

13.
<正>2011年1月1日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一路下行,几度刷新2005年汇改以来低点纪录。至此,人民币汇率在过去30个交易日里15次改写汇改以来新高,累计升值幅度达到0.79%。自2005年汇改以来,  相似文献   

14.
正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改革,汇改当天,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此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断走高,人民币升值似乎成为一种常态。随着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纵深推进,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进一步加大,尤其是2014年以来其双边波动趋势已经形成,由此带来的企业汇率风险的进一步凸显令,特别是  相似文献   

15.
2010年6月19日,中国央行宣布,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这一表态意味着,因国际金融危机中断近2年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经悄然重启。虽然全球领导人一致赞扬中国央行汇改计划,但是,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压力,不仅大大削弱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全球竞争优势,还极大程度地挤  相似文献   

16.
《浙商》2008,(9):30-30
2008年4月10日是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史上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日子。就是在这一天,人民币汇率在盘中突破了7的关口,达到6.9920,这标志着人民币汇率“奔6”时代的结束和“奔5”时代的开始。而在今年以来的汇改中,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幅度就已经达到了4.27%。  相似文献   

17.
赵畅 《中国电子商务》2014,(12):189-189
中国人民银行从2005年7月21日起宣布对汇率制度进行改革.本文从人民币升值、汇率制度改革入手,分析汇改以后,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就企业面临的外债风险具体分析展开具体的论述,为外债的风险管理提出自己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汇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行了新一轮的汇率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目的在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最终实现汇率决定的市场化,充分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及实体经济的调节作用。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实际效果来看:"汇改"两年多来,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汇率的灵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9.
产经     
《船舶经济贸易》2010,(10):47-47
中国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改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10月7日在华盛顿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但是人民币短期内大幅升值将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冲击。他指出,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期,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中国推行的股票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和人民币汇改,而汇改后全新的人民币汇率与股票价格指数有着怎样的联动关系值得我们思考。采用了Johansen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着力探讨汇改后的股价变化与汇率波动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间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也无因果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