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强 《广告大观》2009,(3):85-86
媒体与企业一样,都是要做品牌也要做影响力的,那么,电视媒体的品牌和影响力怎样最有效地转换为企业产品的市场销售力?电视媒体和企业应该如何来共同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2.
舒是 《中国广告》2013,(12):137-138
12.8亿.是中国电视的受众规模,80.7%.是每天在家看电视的受众比例.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数据表明,今天的电视依然是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媒体类型。  相似文献   

3.
《市场观察广告主》2005,(7):i018-i019
如今,中国电视媒体开始脱离粗放经营的模式,走上了提升品质.提升影响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道路上,“影响力营销,营销影响力”也正成为电视媒体呼声最高的口号。“影响力营销”这两年成为媒体行业的领航概念,成为”领航”概念,重要的是其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同时,这些概念营销常与广告战略和活动推广相结合。重庆电视台近期“实现影响力辐射”的层面有两张王牌。  相似文献   

4.
王茁 《中国广告》2005,(3):186-187
如果说媒体是一种能源的话,那么电视媒体就是石油。它的战略性是非常重要的,电视媒体对于整个企业的影响力,就如同石油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一样。  相似文献   

5.
蒋敏 《中国报业》2023,(23):112-113
新媒体是一种新型传播形态,具有实时性、交汇性等特征。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受到冲击和挑战。电视媒体有强大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新闻综合频道有着不可替代的品牌优势和人心红利。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综合频道要进行科学定位,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梁爽 《广告导报》2004,(9):25-26
传统媒体中,电视的受众规模依然居于首位,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媒体。借助不断发展的科技手段,电视媒体在载体、传播技术和内容形式上不断改观,从而继续保持其影响力的稳定。户外媒体影响日趋扩大和深入,周到达率85%。电台媒体影响力在济南地区呈现上升趋势,CMMS2004电台日到达率较CMMS2003增长了2.4个百分点,达到25.5%。济南居民在媒体接触上对电波媒体有所偏爱。  相似文献   

7.
当中国电视传媒市场进入跑马圈地时代,对媒体的评估也不仅停留在收视率、到达率等定量指标上.而是延伸到更贴近实际更深入的效果评估,媒体对观众影响力有多大?媒体搭载的广告对顾客的影响力又有多大?影响力包含哪些因素?该如何塑造和评估?这些都成为经受着市场考验的电视媒体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郭振玺 《广告导报》2005,(5):103-103
近年来,中国电视媒体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量化与质化的双重标准,“影响力”逐渐成为对电视媒体价值进行综合考评的一个最核心的指标体系。我认为,我国电视媒体目前已进入了“影响力”竞争时代,并由此引发了电视媒体广告资源营销模式的变革,“影响力”不仅将成为电视媒体营销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企业对电视媒体价值进行评估的核心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黄巍 《广告导报》2004,(11):24-25
从CMMS2003和CMMS2004两年数据比较来看,合肥地区七大媒体的影响力普遍呈上升趋势。电视、报纸、网络、户外媒体四种媒体的影响力较前一年分别增加了2.1、4.5、5和9.7个百分点;电台下降了1.6个百分点;电影院和杂志媒体则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0.
电视媒体的传播效果能够被测量吗?如果说收视率直接反应的是电视媒体的“量化”传播效果,那么影响力就是电视媒体“品质”的最佳体现。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1月.四川卫视提出“大众消费品牌成就者”的营销定位,成为全国首家明确提出营销战略的电视媒体。2005年9月.四川卫视推出”中国故事特色频道”的频道定位.成为全国第一家将营销战略升级到整体战略的电视媒体。  相似文献   

12.
虽然电视剧不是衡量电视媒体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重要指标,然而目前的中国电视媒体仍然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了电视剧争夺战之中,厮杀得不亦乐乎。然而高投入却未必高产出,对于首播剧和独播剧也同样存在极大的收视风险,很可能重金砸下的剧集并不能够为电视媒体带来与成本相匹配的收视反馈和广告回报。在这样的大局势之下,重庆卫视的“英雄剧”已经热播了两年有余,其“故事中国,人文天下”的定位也经由这样的剧场定位表现得更加贴切。  相似文献   

13.
金定海 《广告大观》2006,(11S):26-26
早些年,有人惊呼电视是“魔匣”! 比较电视与其他媒体的功能和影响力发生程度,电视确实很强势。在一定程度上,电视造成新的媒体专制,特别是电视以其技术的形式剥夺了大众的思想自由和选择个性。对此,有人声称要发起捣毁“魔匣”的运动。当然,运动归运动,口号归口号,电视依然以其自己的媒介逻辑在迅速放大、做强!  相似文献   

14.
陈接峰  凌菁  董传玺 《中国广告》2006,(12):134-137
广告传播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媒体参与竞争的战略思路.确保电视媒体的传播模式对广告商产生影响.同时要有足够的影响可以改变广告商的广告传播模式.这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应该成为电视媒体突破广告销售瓶颈的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徐廷娟 《中国报业》2022,(14):102-103
随着互联网技术及新兴媒体的不断发展,传统电视媒体面临挑战。电视媒体要想不被时代淘汰,就应从编辑人员的现状着手,重视编辑角色的定位和转变,进而有效优化电视节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所谓“影响力”,所有的媒体都具有,无论电视、报纸、网站、广播还是其他,每个媒体都需要有自己的声音。然而,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开始与收视率、广告收入、热播剧、真人秀等名词挂钩。虽然这些也确实可以是评价一个栏目或者一个频道影响力综合指标体系中的构成部分,但在实践中这些指标对于栏目和频道的伤害也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长久以来,我们是否对这些所谓的指标过于重视了?矫枉过正,也许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并不能仅靠这些来衡量。  相似文献   

17.
邵佳慧 《广告大观》2005,(3):109-109
进入2005年,“影响力”成为了中国电视媒体最流行的词汇。那么,媒体本身又是如何看待影响力的呢?我们采访了国内电视媒体的杰出代表——中国电视台广经中心副主任兼广告部主任郭振玺。  相似文献   

18.
程华玉 《广告大观》2013,(11):41-41
电视媒体是媒体圈里的“土豪”,多年前,当互联网兴起之初,电视媒体圈就认为“高帅富”来了,电视媒体将不可避免地慢性死亡。而今互联网大潮方兴未艾,移动互联网浪潮又接踵而至,媒体的形态和角度越来越多元化,电视媒体又一次遭受冲击。不可否认的是,观众对于电视媒体的认可在下降,业界对于电视媒体的定位在迷失。但电视媒体并没有迎来最坏的时代,相反我认为这是一个电视媒体自我救赎的时代。媒体曾被喻为每天最早看到第一缕阳光的行业,它的行业特点正是求新求变。因此,每一次媒体行业的重新洗牌是挑战更是机遇,重要的是如何寻找到自身的精准定位,去迎接挑战,完成逆袭。  相似文献   

19.
秋前 《中国广告》2009,(9):147-148
变则通,通则达。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发挥电视媒体的影响力,最大限度发挥电视媒体资源的优势,提高电视媒体在行业领域的话语权,大连天歌传媒夏季房交会报道活动或许给予我们更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彭琦 《中国广告》2005,(1):89-90
能够讨论电视媒体的战略与品牌对中国电视来说是一件好事.而分享当前电视媒体战略与品牌的实践经验.对中国电视人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广西卫视对女性频道的定位,正是基于战略与品牌的双重实践。我们从频道的播出者和设计者、经营者三方面来进行转变.开始思考给什么人看什么,以后如何让自己和竞争对手做得不同等问题。过去是千台一面的同质化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