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肥城市潮泉镇柳沟村文明生态村建设具体情况 柳沟村地处山区,由4个自然村组成。2005年,全村460户,1369人,耕地面积2760亩,山林面积60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80元。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建设文明生态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农村市场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海南省创建文明生态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在文明生态村的创建过程中,财政支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投入规模和结构等问题上仍存在很多问题。如何立足海南实际,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的整体水平,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在增强发展协调性,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全局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同时也是为“十一五”期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河北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建文明生态村实践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的建设“村民中心、服务村民”的新思路,成为建设新农村和创建文明生态村的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5.
王俊祥 《经济论坛》2006,(10):28-29
自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市按照省和邯郸市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的总要求,坚持“全面部署、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典型示范,因地制宜、创出特色”的工作思路,推动了创建活动的扎实开展。目前,全市502个村掀起了抓创建、求发展的热潮,首批80个村已基本达到文明生态村标准,农村生活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明确指出,“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学习党的…  相似文献   

6.
《经济论坛》2004,(9):1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河北省创建文明生态村会议4月21日在唐山市召开,省委书记白克明、省长季允石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7.
田德荣 《经济论坛》2005,(12):28-28,42
河北省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开展以来,邢台县对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周密部署,扎实推进,不断把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引向深入,取得了较好成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是重点,也是难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靓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农村是重要阵地。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的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搞好农业、农村的生态规划与设计。积极发展节能、节水、降耗农业、实现农业产品的高产、优质、高效。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把新农村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经济视角》2006,(4):13-13
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在北京参加两会时。接受了《人民日报》记者的采访.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王云坤说,吉林有着多年“三农”工作的宝贵经验和可靠基础,有着较为雄厚的工业支撑,只要在新时期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以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能够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纳入全面小康建设的总体目标中,体现了对社会历史规律的尊重和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云南是一个动植物和有色金属王国,地形地貌极其复杂,而且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正由于这些特殊的自然和历史人文条件,为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建设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韩国新村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由韩国政府发起和推进的,旨在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经过四十年发展,韩国农村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给韩国社会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韩国政府在运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并以提供农村公共物品,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灾后救助,建立农村社会福利制度等多种形式给予财政支持,这为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公共财政支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许巧丽 《经济论坛》2006,(15):122-122
我国山区农村占国土面积的69%,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搞好山区生态村建设是关键。在进行山区生态村建设设计时,既要综合应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成果,又要考虑内外空间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统一,实现人与自然融合、共生。如何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是生态建设设计的中心问题。人是生态活动的主体,抓住这个主体,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构建一个布局合理、用地经济、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生态村。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项单纯的工作,而是涉及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管理等方方面面的一项系统工程。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仅仅是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总体要求。具体目标、标准和工作措施都没有确定,在当前各地发展水平千差万别的情况下,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步骤,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既不在一个起点上,也不可能达到同样的水平。但新农村建设不能仅仅是一句口号,必须找准切入点,使工作具体化并具有可操作性。为此,我们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研究制定…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经济视角》2006,(5):46-4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加以推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目标出发,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做出的战略决策,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任务十分艰巨,要完成这一历史性重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搞不好…  相似文献   

15.
一、抓好大教育,选准思想道德建设的着眼点 提高农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教育先行,抓好了教育也就选准了思想道德建设的着眼点。首先开展好主题教育。开展“反对封建迷信、倡导文明新风”主题教育活动,宣传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医疗卫生、科学健身和生老病死等知识;开展“一万双千”宣传教育活动,即“千名宣传员下乡宣传教育”活动,“千场宣传教育活动”,“万户农户受教育活动”;开展“清洁海宁、与文明同行”卫生主题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难点与问题 近几年,区域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但与新农村建设长远目标相比,差距还很大,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面临着众多难点与问题。以七台河为例:  相似文献   

17.
王蕾 《江南论坛》2006,(9):36-37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使命,是一项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农村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农村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其内容包括一个地方的文化、风俗等,具体则反映为人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实现乡风文明,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关键。为提高农民素质,倡导文明新风尚,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桐乡市在乡风文明培育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处理好发展农业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加快农村经济建设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与新村建设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9.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的五年,是石狮市主动呼应、主动融入、主动对接省委、省政府和泉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实现石狮“十一五”的奋斗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为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因势利导、突破障碍,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柯昌波 《经济论坛》2006,(16):8-8,2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调整城乡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实施策略,选择推进战略实施的突破口,是重庆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