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建康  郑春蕾 《经济师》2008,(11):285-286
文章从金融的专业角度理性思考温州市开放型经济的现状、特征及外汇管理方面与之不相适应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更好地服务温州开放型经济,保持和提升温州的城市综合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
3.
当前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攻坚期和机遇期,进一步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是山西等内陆省份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抢抓发展机遇的重要选择,文章对山西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立勇 《经济世界》2002,(10):78-79
作为中西部地区的一个内陆山区县,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县域经济进一步开放搞活,全方位迎接挑战,是我们一直思考和实践的重大现实课题。近年来,谷城县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致力于拓展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努力提升县域经济的外向度,为做好“入世”后的过渡接轨工作赢得了主动。  相似文献   

5.
陈杰 《发展研究》1999,(9):38-40
1995年南平的行政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面对撤市设区后职能弱化、财力锐减、后劲不足等困难,区委、区政府适时转移工作重点,提出了“两个不变、三个转移、四个加快”的指导思想,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扎实推进新一轮创业,不仅确保了行政体制的平稳过渡,而且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19.26亿元,年均递增 15. 70%,财政总收入 1. 06亿元,年均递增10.83%。未来5年,正处于世纪之交,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要在新一轮经济周期中抢占先机、加快发展,必须从具…  相似文献   

6.
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外向型经济是一种依靠外部市场和资源(尤其是依靠出口)引导国民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战略或模式,而开放型经济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政策取向和制度安排,使资源配置突破本国区域性的限制,实现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实行开放的经济贸易政策是外向型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而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更有利于释放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潜力。经济外向度和开放度的测量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难题,我们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全面客观地把握一国经济的外向程度和开放程度。  相似文献   

7.
开放型经济是一种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开放的经济形态,一种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经济体系。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实施大开放战略,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主流意识,成为我们国家的战略选择。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已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我们将以更广阔的胸怀、更积极的姿态迎接大开放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开放型经济在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经济要崛起,关键是要有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开放型经济正是最具有活力和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八五”期间,南平外向型经济有一定的进展,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 712家,合同利用  相似文献   

9.
胡继妹  朱翔 《江南论坛》2003,(3):13-14,16
杭州、嘉兴、湖州三城市(以下简称杭嘉湖)位于浙江省北部,同属于长江三角洲区域,是浙江省历史上的经济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该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以利用外资为例,截止2001年11月底,杭州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4526个,实际利用外资39.52亿美元;嘉兴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987个,实际利用外资10.33亿美元;湖州市累计外商投资项目7个,实际利用外资7.04亿美元。通过利用外资,极大的促进了杭嘉湖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但与同处长三角区域的苏锡常相比,差距还比较大。若以2001年1-11月为例作静态比较,苏锡常地区实…  相似文献   

10.
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是学术界和政策面共同面临的问题.在对大量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发现,学术界对开放型经济理论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对开放型经济与开放经济、外向型经济的关系进行了辨析.另外,学术界又对开放型经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和内陆、沿海、沿边三种发展形态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苏浙皖沪三省一市同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虽地缘相近,文脉相系,但由于市场、经济、历史等方面原因,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明显。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苏浙皖沪三省一市旅游一体化发展将强化旅游业对该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文章尝试从差异和原因出发,借助于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提出实现三省一市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云坡  倪丽 《技术经济》2011,30(6):29-34
采用科技部颁布的2009—2010年"科技统计资料"监测数据,对安徽与苏浙沪三省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比结果显示:与苏浙沪相比,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产业集中度低,这致使安徽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水平落后于苏浙沪地区。最后提出:要提高安徽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关键在于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拓展区际科技交流、加强政府政策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3.
广东与江浙中小企业发展特点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广东与江浙中小企业发展的起点、所有制、产业组织、产业群、成长性和政企关系等特点的比较,得出了中小企业在我国发展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4.
江浙沪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仁开 《江南论坛》2009,(8):13-15,58
一、江浙沪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现状及特点 上海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特点 目前,以产学研合作创新和特色产业基地创新为典型特征的集群创新模式已成为上海城市创新的主要模式。同时,1997年以来,上海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目标,以信息、现代生物医药、新材料为重点,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基地,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要载体,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支柱产业高科技化,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15.
江浙沪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商业银行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中小企业融资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运用相关指标体系对江浙沪地区8家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领先,上海银行相对落后.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浙江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出现了不良贷款率上升、拨备覆盖率下降的情况.影响江浙沪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经济金融环境、政府干预行为、银行定位和发展战略.地方政府应逐步减少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持股比例和行政干预,以扩大城市商业银行经营自主性和灵活性,提高经营效率.江浙沪城市商业银行应实施协同发展和错位发展战略,以提高整体竞争力并各自走出特色化发展之道路.  相似文献   

16.
徐斌 《江南论坛》2007,(8):13-15
一、问题的缘起 众所周知,作为1984年沿海14个对外开放城市的南通宁波两市,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虽然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尽相同,但都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发展,2005年,两地GDP总量分别位于江浙两省第4位和第2位.但是仔细分析一下我们不难发现,两地的经济发展不论在规模上,还是在阶段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过去,宁波的经济规模要逊于南通,但其后来的发展速度却大大快于南通.时至今日,两者已不在一个层次上.1978年,南通国内生产总值29.39亿元,宁波为20.17亿元.宁波的GDP只有南通的68.6%,至2005年底,宁波的GDP达到南通的1.66倍.而且,宁波的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强于南通,连续4年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大陆城市前10名,成为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的明星城市,宁波之所以迅速超越南通并始终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其特定的发展思路,调整模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混合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苏浙两省农民收入增长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初期,苏浙两省农民的收入相差无几,只是后来江苏的增幅和增收额在多数年份里逊于浙江,致使差距越拉越大。苏浙两省区位条件相当,人均土地这个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江苏还明显占优。本文在比较了两省农民收入的变化后,从经济增长方式、政府政策、人的理念等方面分析了收入差距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SS分析法的苏、浙、沪制造业竞争力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彩红 《技术经济》2008,27(9):67-75
从全国范围来看,江苏、浙江和上海的制造业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比较来看,两省一市的制造业总体上具有如下特点:产业互补性较强;结构层次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垂直型的区际分工格局已初步形成。这一方面反映出二省一市各自不同的产业定位及发展路径,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合理的区域分工有助于制造业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9.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方式是微观的“技术经济”问题,也是宏观的“社会经济”问题,它决定着增长能否带来发展或带来多大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以加工贸易和吸纳外商投资为主,发展外向型经济,增长效应显著。但资源浪费和流失相当严重,有使比较优势被锁定而产业技术水平长期低端化的危险。本文认为应从四个方面促成外向型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良性互动:对跨国公司实行“参与”和“承接”并举策略,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由“引资”转向“选资”,“走出去”建立战略资源基地。  相似文献   

20.
苏鲁两省产业竞争力模式比较及其竞争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主成分分析、区位商等数学方法,对苏鲁两省产业竞争力模式类型、模式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借助SPSS17.0软件,对2011-2020年苏鲁产业竞争力模式结构一级要素竞争力进行了一元回归预测,分析了苏鲁产业竞争力模式结构的发展变化状况.研究表明:①全国31个省、市、区产业竞争力模式可分为5个等级、8个类型,苏鲁两省均属于强势产业竞争力模式,其模式为F=B3+B4+B5+B6.②苏鲁产业竞争力的模式类型及其结构具有雷同性.③6个一级要素竞争力均成上升状态,但是其产业结构竞争力和工业竞争力,江苏总体低于山东;农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两省基本达到持平;服务业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江苏依旧高于山东.以此为基础,从产业竞争力模式结构中的6个一级要素竞争力出发,探讨了苏鲁两省产业竞争路径,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也为我国省区产业竞争力及其模式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