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新准则所依据的合并财务报表基本理论已发生变化,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确定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新准则明确强调: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进行了规范,对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合并程序、合并内容、披露等方面提出了要求,随后颁布的应用指南中对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合并报表格式及合并报表附注又提出了具体规范。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合并报表准则)在合并财务报表构成及提供、合并范围、合并程序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其执行将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合并财务报表编报主体与合并范围的主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规范企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行为.提高合并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财政部在2006年1月15日以财会[2006]3号文下发了《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中.正式颁布了规范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简称“33号准则”).并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会计准则。33号准则全面推行后.将彻底取代以财政部1995年2月9日以财会字[1995]11号文发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为主体构成的合并财务报表规范(简称“现行准则”)。为此.笔者拟结合自己对33号准则的理解.对合并报表在编报主体、报表范围以及合并范围方面的主要变化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各位同仁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一、合并范围。新准则规定母公司应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强调了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范围的理念,即无论是小规模的子公司还是经营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均纳入合并范围。新准则控制的内涵与LAS27“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所强调的控制原则一致,并且合并范围凸现了实质控制权,同时,新准则取消了旧规定中将合营企业按比例纳入合并范围的作法。IAS(国际会计准则)31“合营中的权益”  相似文献   

6.
合并范围确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辉 《会计之友》2009,(12):49-50
正确确定合并范围是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重要前提。本文将结合实际调研情况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运用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报主体、合并范围的变化和合并程序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与以《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为主体的现行规范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合并范围确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确定合并范围是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重要前提。本文将结合实际调研情况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运用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将我国《合并财务报表暂行规定》中对合并范围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指出暂行规定的缺陷,然后分析了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对合并范围的规定,指出了新会计准则做出的改进及尚存在的不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0.
财政部2014年2月修订并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相比较2006年颁布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在合并范围、控制相关概念、合并程序等方面做出比较大的改变。本文就新旧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差异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财会人员更好地执行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1.
财政部2014年2月修订并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相比较2006年颁布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在合并范围、控制相关概念、合并程序等方面做出比较大的改变。本文就新旧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差异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财会人员更好地执行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2.
余晓英 《会计之友》2012,(30):102-103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首先就必须确定其合并范围。目前各主要准则制定机构的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之争、母公司理论与实体理论之争已暂告一段落,但合并范围的确定仍是准则制定时的难题。文章首先介绍了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三种观点,即母公司理论、所有权理论和实体理论,通过比较各理论的优缺点及对合并理论发展趋势的分析,明确了适合于我国的合并理论;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讨论与分析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合并范围"的相关规定,同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几个在实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庞建昭 《活力》2007,(7):59-59
2006年2月,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合并财务报表》对合并会计报表进行了规范,对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合并程序、合并内容、披露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下面根据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规定,浅析有关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4.
合并范围变迁的国际比较及合并范围界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首先详细阐述了美国、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我国关于合并范围的变迁路径,然后重点分析了合并范围界定中的核心概念——控制的涵义及其判定标准,最后提出了合并范围界定时应注意的问题,以期改进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介绍国外企业合并范围的相关规定,结合实体理论,简要分析了我国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并就该准则的实施提出了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潘正军 《会计之友》2007,(8Z):80-81
随着企业合并浪潮的不断高涨,合并会计报表已经成为会计界的焦点问题。文章就合并会计报表的产生时间、理论表述及合并范围作了国际比较,分析了各种合并方法的利弊,指出我国新准则中有关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制定既结合了中国实际又体现了国际趋同,将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合并报表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及有关合并财务报表相关规定(以下简称原制度)相比,在合并财务报表的构成、合并范围、合并程序等多个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合并报表准则的执行将对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认为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新颁布的企业合并与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有益经验,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区分企业合并类型;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规范了会计处理方法;顺应历史潮流,运用修订的实体理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增加信息的有用性;以实质控制为基础将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使合并报表信息更全面、完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权益法调整。增加了有效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19.
2014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自2014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新准则调整了母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合并范围,重新定义了"控制"的概念并细化和完善了控制的判断标准,此外还整合更新了部分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具体方法。本文通过对比调整前后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逐点分析其变更所在,并一一举例详细解释,以便在学习新准则体系过程中,与读者共勉。  相似文献   

20.
正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相关会计处理,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财政部今年集中修订和制定了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在内的若干会计准则,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修订内容较多,其中"控制"概念的修订是主要变化之一,也是此次集中修订会计准则的重要内容,本文对此进行分析。一、控制的定义和条件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