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昱 《时代经贸》2008,6(11):125
2006年11月8日国务院第155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自当年12月11日起实施.这表明我国已结束入世后的过渡期,开始全面开放银行业.外资银行将享受国民待遇,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资银行不断创新和提高,也会给国内银行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和挑战.因此,为了维护国内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健,保护广大中资银行和国内存款人的利益,加强外资银行监管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银行业是中国加入WTO后将大幅度对外开放的重要行业,伴随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中资银行所面临的竞争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面对入世的挑战,我国银行应充分利用对外资银行开放过渡期,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李峰  郭培志 《经济论坛》2006,(14):102-103
一、从我国的入世承诺看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加入WTO金融领域过渡期即将结束,对于国内银行业的保护将宣告终结,随之而来的将是大量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外资银行来到我国的市场,与国内银行业进行竞争。入世后我国对于外资银行进入地域的限制将取消,这意味着外资银行可以进入国内的任意一个地区。目前来看,外资银行多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从事银行业务,但是对于目前发展比较落后或是经济发展不是太好的地区,外资银行很少进入从事银行业务。外资银行分布的这种状况显然不是我国所希望看到的,尤其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不相适…  相似文献   

4.
张昱 《时代经贸》2008,6(7):125
2006年11月8日国务院第155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自当年12月11日起实施。这表明我国已结束入世后的过渡期,开始全面开放银行业。外资银行将享受国民待遇,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资银行不断创新和提高,也会给国内银行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和挑战。因此,为了维护国内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健,保护广大中资银行和国内存款人的利益,加强外资银行监管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淑燕 《经济论坛》2007,(20):118-120
一、引言 金融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而银行业则是一个国家金融业的主体,银行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006年12月11日,加入WTO之后银行业的五年过渡期宣告结束,中国履行入世承诺,银行业将从地域、业务种类、客户对象等各个方面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入世过渡期将结束,卸掉了历史包袱后的国内银行开始真正地融入全球银行业的竞争大环境中,一些具备实力和条件的国内商业银行开始向国际大银行的方向前进,而跨国并购则无疑是一条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更加快捷便利的途径,而建设银行也无疑是这条路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7.
发展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为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减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而且可以促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业的经营水平.我国的离岸金融市场正在积极发展中,但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随着我国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我国银行业与外资银行的全面竞争展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种竞争可能带给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压力,尤其是在离岸金融市场上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8.
一、入世过渡期结束后。给我国房地产金融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的进一步转轨与发展。 首先,入世“过渡期”结束后,伴随着国内房地产业的高速增加,随之房地产金融需求也会继续呈上升趋势,对金融业特别是银行来说无疑是中长期利好。从综合带动效应来作分析,中国经济的发展给金融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内银行应以此为契机,学习国外先进的房地产金融经营理念、技术操作与房地产金融管理体系。其次,在过去的五年中,国家已修改我国与WTO不相适应的各项经济法律法规,统一调整和改革金融体系原有的政策法规,使之更加适应开放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9.
入世过渡期结束后,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环境的改善,对外贸易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各种投资主体的企业纷纷加入到竞争的行列之中.该文以入世过渡期结束的特殊时代背景为切入点,对国有专业外贸公司的有关问题和发展进行研究,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它们加以关注,希望对其发展壮大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外资银行已经成为各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要全面履行对外开放的承诺,截止至2006年底我国已结束5年的过渡期,并全面开放银行业,随着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一方面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经济尤其是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潜在的风险。本文就对外资银行监管方式的改进提出一些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11.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选取我国银行市场上占主要地位的14家银行1994-2004年的面板数据,就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效率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国内银行的流动性、非利息收入、经营费用和资产收益率降低,并使其资产质量下降,风险增加,但是技术外溢效应以及对国内银行盈利性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且,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对国有银行造成的冲击小于股份制银行.本文还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中国银行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中国银行改革应该遵循的原则和一些具体的改革设想。最后,文章还对银行业的对内开放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产权结构调整:新时期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裴平  卢授永 《当代财经》2004,(10):47-5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改革是以市场结构调整为主的增量改革,而且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业已进行的银行业改革也暴露出明显的局限性:如作为存量部分的国有商业银行依然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在激励,其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作为增量部分的中小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不尽合理,其治理结构还有许多缺陷。在新时期,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深化银行业改革必须以产权结构调整为取向。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银行业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产业效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二者关系还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基于1995—2016年我国内地多个省市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构建交互项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就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对高技术产业集聚与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的交互项系数为负,与对外开的放交互项系数为正,对产业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门限效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产业效率的正向影响会减弱,证明了威廉姆森假说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中的存在性;随着对外开放程度提升,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产业效率的正向影响会增强,否定了开放性假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伦敦、纽约、东京三个国际金融中心及其相应国家的大量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方法对国际金融中心演进水平与东道国福利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国际金融中心银行业的发展会对东道固的居民收入水平、消赍水平和国家财政收入水平有显著为正的效应,而证券业的发展对东道固福利水平的效应不明显,国际金融中心的演进对降低东道国失业率也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金融监管上的不足,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在世界各国强有力的干预刺激下,全球经济开始缓慢复苏,新形势下加强银行监管势在必行。在我国,银行业在金融业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对商业银行进行合规性监管仍将是现实情况下我国银行监管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我国银行监管现存的问题,建立监管的博弈模型,得出混合战略纳什均衡,并从完善监管的法律体系、规范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监管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监管的国内国际协调、完善国内银行资本监管制度等方面对我国现行银行监管制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研究金融产业集聚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优化金融资源空间配置和加快推动金融产业集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高德地图提取的POI数据共计250522个兴趣点,运用核密度方法,对我国金融业以及银行、保险、证券业等细分行业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无论从金融产业整体还是细分行业的空间格局来看,以胡焕庸线为界,东南半壁始终占据显著优势;②金融产业集聚最为显著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北京、上海始终处于高集聚区;③影响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金融产业集聚的主要因子不同,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人力资源、信息流动、规模经济、政府行为等因子的作用逐渐凸显,城乡居民储蓄、工业化水平等因子的作用逐步减弱;④不同影响因子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都呈现了增强关系,主要表现为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没有出现减弱和独立的关系。2010年,对外开放水平和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对于金融业集聚影响的强化作用较为显著;2016年,影响因子的交互作用比较均衡,人力资源和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对于金融业集聚影响的强化作用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并随之变化。用辨证的观点分析中外金融业的一般演变史、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的未来走向,但是我们需要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由分业到混业的渐进式的金融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准确判断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及其特点,对于把握中国银行业改革方向以及金融安全问题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首次以勒纳指数为衡量指标,运用新实证产业组织理论对中国银行业1994-2006年市场竞争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银行业在1994年到亚洲金融危机前处于高度竞争状态,危机后到入世前市场竞争程度下降,入世后市场竞争程度有显著加强.市场竞争程度存在明显的顺经济周期特点,中国应密切关注银行信贷竞争的顺周期性以确保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全球经济危机袭卷下,涉及面之大,从金融产业到汽车产业、从房地产行业到物流配送行业,出版产业也同样未能幸免。面对国内外出版产业遭遇的寒流,新疆出版产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从2009年新疆出版产业的宏观规划出发,分析新疆出版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并找寻危机下存在的机遇,提出进一步加强新疆出版产业抗击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