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2.
3.
4.
当前经济形势下人民币升值的可取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路上扬,人民币升值问题已经成为经济中的热点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究竟是什么在推动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又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将从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着眼,就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两个角度简要的分析一下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外贸出口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发生新的变化,通过对不同行业企业所受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的.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币值低估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制约,认为应使人民币适度升值以发挥汇率对增长方式的调节作用,从而获得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8.
近两年,人民币的汇率问题成为各方面争论的焦点,我国汇率的调整将会对国内经济各个方面产生影响,本文具体阐述了升值对进出口贸易、国际投资、外汇储备、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等方面将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汇率问题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累积了大量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使我国目前面临着空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近年来,人民币升值问题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民币升值,其产生的原因以及会对国家经济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如何去面对和化解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文章在分析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及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论述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并就如何采取积极的措施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各组成部分的影响是多方面、全方位的.本文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利用外资和资产价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12.
13.
人民币货币价值的稳定性分析——人民币成为区域主导货币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和人民币在东亚区域货币合作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人民币能否在东亚货币竞争中找到合理的地位,进而成为区域主导货币,其稳定的货币价值是最基本的要求和基础。本文将分别通过分析人民币对内价值、对外价值的稳定性及其稳定的政治基础,进而指出人民币已初步具备成为东亚区域主导货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许多出口商品已成为反倾销措施的主要目标,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产品出口时遭受到不公平的歧视待遇。美国和欧盟对“非市场经济国家” 认定的标准以及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产品正常价值的确定方法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和不合理之处,根据中国在非市场经济问题上所处的地位必须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比较学术界流行的储备货币形成条件与牙买加体系下储备货币演化的实际过程,得出一国货币成为储备货币须具备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等五个条件.据此考查人民币,其成为储备货币的五个条件中已成熟了三个,还缺少两个;但从目前我国政府的政策看,另两个条件完善的时间也并不遥远. 相似文献
16.
《国际贸易问题》2016,(1)
控制境内外人民币汇率价差在合理水平是保障人民币外汇市场稳定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本文以香港人民币市场为代表,运用时变转移概率Markov模型研究了2011年6月至2015年4月期间内地与香港人民币汇率价差的区制特征和区制转移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1)汇差表现出显著的区制特征,在大部分时期内,汇差处于"正汇差-低波动"区制,这一差值可视为资本管制和内地与香港人民币市场结构差异对入境资本征收的"托宾税";在考察期的其他时段,汇差则处于"负汇差-高波动"区制;(2)汇差在区制间转移的概率受人民币汇率预期和境内外利差水平的影响,其中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境内外利差扩大会促使汇差扩大,保持或转入"正汇差-低波动"区制的可能性提高。货币当局可以将影响人民币预期与调节利率水平作为管理境内外人民币汇差、稳定人民币币值和防范潜在金融风险的备选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已进入人民币持续升值阶段,这将对我国国民经济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安徽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也将受到重大影响。本文针对安徽经济的现状,探讨人民币升值对安徽经济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就安徽经济如何面对人民币升值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周边化与东盟国家“货币锚”调整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币的周边化是一个由计价结算手段生成储备货币的过程,其路径应该是先升值至一个外汇市场上可接受的均衡位置,然后再实行由市场定价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文对2000年1月1日到2010年8月10日东盟主要国家的货币和国际货币及人民币进行了回归,发现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升值以来,美元在东盟国家"货币锚"的地位在下降,人民币在东盟确立了强势货币的地位,东盟主要国家的"货币锚"调整为人民币、日元和欧元。东盟国家"货币锚"的多样化,对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主要国际货币币值的大幅度波动是有利的。而作为这一过程的另外一个方面,人民币必定会成为东盟国家的储备货币,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会得到加快。 相似文献
19.
资本项目开放是人民币实现完全可兑换的核心内容。IMF经济学家对资本项目自由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实现我国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我们应进行各项准备:在稳定的前提下,增大我国的经济规模,完善经济结构;推进国内金融的自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维持相对充足的外汇储备;完善外汇体制,维持适当的汇率水平;选择适当的开放顺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