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10年10月16日,在人行武汉分行组织的全省20家金融机构征信知识竞赛中,湖北省联社代表队技压群芳,获得“一等奖”。湖北省政府赵斌副省长作出重要批示:“省联社代表队获此殊荣可喜可贺!这是一次业务知识及综合能力的检验,可见农信社在强手如林的金融队伍中毫不逊色。”但殊不知代表省联社参赛的李晓干、左利华、占阳都是刚参加农信社工作不到两年的新员工!  相似文献   

2.
管理优势,破除体制瓶颈。省联社成立,标志着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按照银监会公布的省联社暂行规定,省联社是由所在省内的农村信用社市(地)联社、县(市、区)联社、农村合作银行自愿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 主要履行行业自律管理和服务职能,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客观分析,这一规定实质上确立了省联社的合法地位,其本质就是解决了“谁来管”和“谁该管”的问题,打破了长期以来农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是第二批改革试点省(区、市)中率先成立省联社的省份。在省联社的指导和推动下,安徽省农村信用社经过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为了进一步了解安徽省联社在深化农信社改革中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取得了哪些有益的经验,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张良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经贸开发区联社积极引导员工自觉提升思想道德水平。该联社以“立足实际,围绕‘四德’,提升形象,推动业务”的工作思路,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为范畴,多种形式营造“崇德尚善、厚德载物”的浓厚氛围。联社还通过晨会诵读社训等有道德感染力的优秀内容,启迪员工心智;定期举办“道德讲堂”、读书交流会活动、征文评比活动,激发员工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5.
2005年8月5日,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挂牌开业,标志着该省农村信用社的行业体系和新的行业管理架构已经正式确立,省政府对全省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平台已初步形成。广东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地区时,更是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广东省联社成立后,在转换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支农服务、业务创新、内控建设等方面都作了哪些新尝试?在今后的改革过程中又将有哪些新举措?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罗继东。记者:在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省联社的职能定位是什么?省联社将如何发挥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罗继东:根据中国银监会制定的《农村信用社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合社管理暂行规定》,省联社是我省基层联社自愿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履行行  相似文献   

6.
“争取用5—10年时间,使农村信用社分期分批逐步过渡为现代金融企业”。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合作金融监管暨改革工作会议上,唐双宁副主席明确地指出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方向。省级联社应按照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的客观规律和要求去组织运作——会议还就规范省级联社履职提出了具体要求。理顺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体制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目前,人们比较关心的是,成立后的省级联社“生存状态”如何?履职情况怎样?有哪些经验值得吸取,哪些偏颇之处和缺陷需要关注?我们选取了先期试点的江苏和第二批试点的云南,试图通过这两个省联社履职的个案报道,起到农村合作金融系统内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的煤介作用。当然,窥“一斑”尚赡识“全豹”。省级联社究竟应该给自己确立怎样的角色定位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本期话题引起了农村合作金融从业者、监管者和关心农信社改革发展的专家学者的关注。沿着他们的视角我们可以对“省联社履职”产生一些纵深的思考。现实中,省级联社法人治理结构和机制怎样?省联社履职行为有哪些需要探讨的?省联社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等等,我们将在此后的专题报道中,对此予以进一步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美国管理学权威彼得·德鲁克曾说过:“创新是企业家的具体工具”。2009年初,湖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恩施办事处针对辖内绩效分配百分制考核带来的影响员工积极性、阻碍业务发展的种种弊端,全面推行了绩效考核改革,实行了“含量计酬”考核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翻阅改版后的2011年《中国农村金融》杂志.最大的变化在于内容更加丰富翔实.一系列专题策划高屋建瓴、针对性强、观点鲜明,让人如获至宝、借鉴可用。如2011年第5期“改革创新”栏目的《十年一剑铸”名角”》专题报道,就江苏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创新的经验与成果.记者从江苏省银监局、省联社、省人行和省金融办以及改革创新成功的基层农商行等角度.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河南南乐县联社打破单向灌输和“大锅饭”式的传统培训模式,利用基层社早上开晨会、中午集中吃饭、日常办理业务闲暇间隙等时间,大力推行“微培训”。定期不定期地就业务操作流程、业务技能、规章制度、服务礼仪、员工守则等对员工进行“短、精、快”式的培训和教育。类似四五分钟聚一聚、四五句话议一议的“微培训”,在该联社随处可见。这种将教育“快餐化”的培训方式,提高了基层信用社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省联社在产权属性及行政身份等基础性问题方面存在很强的约束条件,仅对省联社的组织职能进行讨论与调整难以解决其内在问题。本文从省联社的产权属性、治理结构、利益相关者等角度展开分析,探讨省联社战略重组的模式和路径;同时,分析金融控股公司架构如何应用到省联社体系和农村金融市场。本文认为,金融控股模式在操作上存在三大难点:一是省联社改组为农商行并展开股权并购的增资问题;二是省联社与省内二级法人的博弈问题;三是省联社自身金融业务拓展能力问题,三大难点彼此也有关联。金融控股是整个金融业的争议性问题,政策不确定性始终较大,如能以"三农"问题为战略高地、以综合性产业金融为形态,金融控股模式可以在少数地区的省联社改革中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1.
信息长廊     
●陕西省农行加快实体县联社建设的步伐,为联社逐步由“管理服务型”向“管理经营型”转变,奠定了基础。去年,经过各级积极申报,省人行批准,新建实体联社20个。到年末,全省已有实体联社58个,占联社总数的60.4%。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强烈地震,玉树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联社)2名员工遇难,5名员工受伤,员工家属遇难4人,受伤12人,联社办公室楼、县城2家储蓄所营业用房墙体开裂,形成危房,部分办公设备损坏;员工所住60余间平房倒塌,家庭财产损失惨重。得知灾情后,青海省联社及时组织灾区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抗震救灾,玉树县联社克服巨大困难,迅速建起了“帐篷银行”。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长沙县信用联社在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中引入竞标与竞聘机制,端平“一碗水”,走活“一盘棋”,保证厂改革的平稳进行——湖南省长沙县信用联社是目前湖南省业务规模最大的县级联社,去年,该联社成为省联社批准的劳动用工制度改革试点单位。近一年来,他们进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整合了人力资源,活化了经营机制,推动了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来稿选萃     
望江:建后备力量人才库安徽省望江县联社科学地提出“人才兴社”战略,公开招聘竞聘,科学用人,充分地引进竞争机制,用好人、选好人,并建立后备力量“人才库”,对通过竞聘入围没有聘任的员工进入联社“人才库”,今后相应岗位缺人首先从“人才库”中挑选择优聘用。(徐文杰)  相似文献   

15.
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是“三农”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前提。“三农”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提出新挑战新课题。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科学引导、扶持和助推“三农”发展,是当前金融部门面临的重要任务。为了探析金融支持“三农”创新问题,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组织课题组,对省联社成立以来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16.
2005年3月28日,作为全国第二批21个试点省份当中第三家挂牌成立的省级联社--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举行了隆重的开业仪式。当天, 该联社当家人、副理事长梁希勇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围绕省联社的职能定位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对话--  相似文献   

17.
为培育具有时代特色的农信精神,营造农信社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广东省信用联社8月份在全省首次举行了以“弘扬农信文化,提升农信形象”为主题的文化宣传月活动,全省100多个法人单位、5万多员工广泛参与。精心组织突出特色广东省政府领导非常重视这次文化宣传月活动,副省长宋海专门作了批示:“既要搞好,又要节约”。省联社成立了活动组委会,多次召开会议进行部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市联社)筹建之初,就按照商业银行运行要求,大胆取消了干部职工的身份界限,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用工制度,从而加强了市联社定岗定员的规范化管理。通过一年多的实践,他们深深感到,只有真正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才能在市联社建设中做到科学设岗、择优用人,建立和完善“岗位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激励竞争机制,才能有利推进联社  相似文献   

19.
2009年9月19日,江苏省农村信用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迎来了自己的第八个“生日”。回首过去的八个春秋,省联社在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答卷中书写了浓重的一笔。从扶贫小额贷款管理创新模式获得温家宝总理肯定,到原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批示“新农村建设中农信社有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省联社模式"备受诟病,省联社对辖内农信机构的干预几乎成了"众矢之的",社会各界"去省联社"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有关省联社及其作用的实证研究几近空白,省联社模式真的"一无是处"吗?在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即将开启之际,为重新审视省联社的作用,本文基于省联社官网信息进行文本分析,采用LDA主题分类模型和熵权法构建了省联社信贷业务关注指数作为省联社干预水平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省联社干预对农信机构信贷规模、信贷投向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省联社干预扩大了农信机构的信贷规模、提升了涉农贷款和小微贷款投放水平,与此同时也降低了农信机构的盈利能力,损害了其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下,省联社干预对信贷规模、信贷投向和盈利能力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省联社干预可通过信贷规模和信贷投向对农信机构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上述实证结论对进一步认识省联社的作用、深化农信社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