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产业经济学的观点,正确衡量服务业的产业地位和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度,应当采用产业影响力和感应度及其系数.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分析了三次产业间的关联程度,认为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互为因果的.并通过投入产出的几种参数分析,总结出我国目前服务业中发展不足而又急需发展的行业,并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服务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从"为生产者提供服务"这一本来意义出发,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状况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包括:生产者服务分配结构的总体趋势是第三产业占用比重趋于上升,第一、第二产业趋于下降;服务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后向带动作用和前向推动作用总体上均比较弱.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2002年133个部门投入产出表的重新整合,独立出物流业的四大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出各部门的直接消耗、列昂惕夫逆阵、直接前向关联指数和直接后向关联指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生产诱发系数。从各方面分析了河北省物流业与其它产业的关联关系,并提出加快发展河北省现代物流产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消费升级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般认为消费升级决定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消费升级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升级,理论界讨论较少。本文利用2000年和2005年投入产出表,在对消费结构升级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对主要的消费升级部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基本结论是消费升级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是重要的,其影响力可以解释29.64%产业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高亚春 《现代经济》2007,6(4):20-22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2002年133个部门投入产出表的重新整合,独立出物流业的四大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出各部门的直接消耗、列昂惕夫逆阵、直接前向关联指数和直接后向关联指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生产诱发系数.从各方面分析了河北省物流业与其它产业的关联关系,并提出加快发展河北省现代物流产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将投入产出方法与解释结构建模相结合,取长补短,提出了基于这两种方法相结合的产业关联层次识别的分析方法,并呈现了该方法的算法步骤、识别层次结果的基本特性以及其与以往产业关联分析方法的比较优势.最后以经统一调整的1997及2002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对我国国民经济产业关联的层次识别进行实证分析,经对识别结果的跨期对比分析,证明该识别方法的解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国际贸易在促进要素流动、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对国内能源的需求。隐含在国际贸易中的能源伴随着产品的进出口在全球流动。本文运用多国投入产出模型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中的数据,测算了2011年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隐含能,考察了我国隐含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情况。结果显示,基于隐含能视角,2011年我国净出口隐含能达到60 206万吨标准煤,已成为隐含能源净出口国,我国生产中消耗的11.84%的能源通过出口用于满足其他国家的消费需要,其中,向美国输出的隐含能最多,占我国隐含能出口的18.84%。  相似文献   

8.
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方法,通过典型样本国家数据和我国的比较分析,总结了旅游业与其相关产业关联关系的变化规律及关联产业的结构差异、旅游业对关联产业的带动效应差异,指出,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对旅游业的需求较大,应加强旅游业的宏观监管和调控,避免旅游业的发展过度或不足对国民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旅游业与关联产业的融合集成,建立灵活高效的信息处理和反馈系统,提高旅游业适应产业关联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从分析河北省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现状出发,提出了河北省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面临的问题。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实证分析了三次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费的关联度以及三次产业能源消费量与能源消费总量的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能源消费有影响。实证研究为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了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消费数量不断扩大,因能源消费而造成的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居民能源消费量的扩大使得居民消费碳足迹越来越不容忽视,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居民消费碳足迹的基础上,分别运用碳排放系数法及投入产出法分析城乡居民的直接碳排放及隐含碳排放。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的直接碳足迹主要由电力与煤炭的消费导致,城镇居民的直接碳足迹主要由电力、热力,以及石油类产品的消费导致;居民消费的隐含碳足迹主要是由碳排放强度比较高且在生产中有高的投入需求的部门排放所导致。最后针对城乡居民消费碳足迹的特征,认为当前需要调整农村居民用能结构,降低城镇居民隐含碳足迹同时鼓励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