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想当“地主”,不过我既不收租子,也不雇长工,我只想拿出自家的一片地来和朋友们开个party.玩玩烧烤。 我想当“野人”,不过我既不钻深山,也不进老林,我只想在自家门前的山坡河滩上搭个帐篷,或者在月下“夜游” 一番。 我想当冒险家,不过我既不爬珠穆朗玛,也不探百慕大,我只想在自家的周围爬爬岩石、游游泳、钓钓鱼、划划船什么的。旁我想当建筑大师,不过我既没有建起辉煌的宫殿,也没有造出秀丽的园林,我只想用卵石在溪水里修一个水池,用灌木砌一道篱笆,用漂亮的石块垒一个壁炉。我想当“自然之子”,不过我既没有跑…  相似文献   

2.
我一结婚就做全职太太,已经4年了,虽然不工作,但是我的收入并不比老公少,我们家的分工是,老公赚钱我投资,炒房、炒股、炒基金,我都做得不错。女人可以不工作,但不能没有收入。  相似文献   

3.
陈建平 《成功之路》2012,(11):31-31
常听周围的朋友说一句话:“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同时,还会不自觉地给自己找出不适合某种工作的借口,比如“我性格内向.不适合做销售”、“我从小作文不好,不适合做文案”等,殊不知,这些借口不但不会帮助我们克服难关,反而会让我们更加不喜欢目前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劳动月刊》2012,(5):12-14
预料之外的反应和一群朋友唱歌到半夜,带着一点点酒意回到家。其实我没醉,但我故意把门弄得“砰砰”响,因为不这么做,我过去的不痛快会无限膨胀。“你回来了。”黑暗中的声音吓了我一跳——哪怕我知道那是我老婆周婵娟。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我晚上喝酒、打牌、晚归,  相似文献   

5.
苏茉 《劳动月刊》2012,(8):15-15
我家小阿姨管我叫姐,管我老公叫哥。有一天她问我:“姐,哥挣的钱多不?”我说我也不知道,这大概让她震惊了,“哥不给你钱吗?”“不给..”“你跟他要他也不给吗?…‘我没跟他要过,我自己有工资。”她勉强笑了笑,看我的眼神不是佩服,是怜悯。小阿姨今年三十岁,两个孩子住在老家,她跟丈夫都在北京打工。  相似文献   

6.
微职场     
《住宅与房地产》2013,(1):67-67
催费有感你交,或者不交费我就在这里不离不弃你骂,或者不骂我我就在那里不怒不怨你拖,或者不拖我账就在那里不减不少……  相似文献   

7.
演过一百部戏,一百个角色,最难演的角色却是自己。在演艺事业最忙的时候,我同时轧六部戏,演六个不同的角色。一天,站在镜子前面,看到的竟然是一张陌生的脸。“我是谁?”我问自己。“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我为什么不快乐?”我答不出来,这才发现不知道何时开始,我失去了自己。  相似文献   

8.
宁凉 《劳动月刊》2012,(10):1-1
认识他的时候我27岁,结束了两次有花无果的恋爱后,我对爱情的向往已经淡漠了很多他既不丑陋也不英俊、不幽默但也不木讷,是个掉在人堆里就被淹没的最平常之人我想自己也不是关西施又非丑无盐,况且年龄逐渐增大,也就同意深入了解、交往下去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的人都是毛主席的好孩子,每个人都有抱负,都有理想。我小时候做梦都想做科学家,像牛顿、爱因斯坦、华罗庚那样。后来上大学,毕业了,别人让我留校、考研究生,我都没有。我觉得北京是红太阳的中心,所以一定要去北京,不考研、不留校也要进北京。  相似文献   

10.
“通常我都不看电视,不看春节联欢晚会,我很喜欢没有人打扰,很平静的生活。春节就会有应酬啊,送礼啊,我不需要。”  相似文献   

11.
王新业 《经营者》2006,(13):48-51
“很多人会觉得我不合群,我这个人确实很自负,我一般不跟谈不拢的人多谈。但是我觉得我自己不孤单,我有我的圈子,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有我的朋友群。这是一个人性格决定的,没有对错,只有适合不适合。”从记者到商人,钟睒睒正是凭借这样一腔激情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情感顾问     
我和男友恋爱两年,他从不主动约会我,问他喜欢不喜欢我,他总是念“嗯”、“啊”、“哦”的三字经,就连上床这种事,他也表现得比女人还矜持,我抱怨他太闷,他只知道傻笑;我生气了,他也不知道甜言蜜语地安慰我;最后,我眼睛哭肿了,他却一副没事人的样我们的年纪都不小了,问他结婚好不好,他说好,然后就没有下文了。有时候我真想冲他大声...  相似文献   

13.
组织提升篇     
《中外管理》2014,(7):130-132
雷军:专注搞好30% 我希望小米是一家小公司,我看到大公司就头疼。原来做金山的时候,把小公司做成大公司,管理特别严格,各种层级、KPI、总结、汇报、规划。等重新做公司的时候,我觉得这些东西都腻味了。所以我们办了一个不洗脑、不开会,没有KPI、不需要打卡的公司。  相似文献   

14.
我生活在邓小平的故乡,四川广安,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但是因为贫穷,风险观念跟不上,家乡人对保险都很抵触,认为保险不吉利,把钱给保险公司不安全。我和我的家人也不例外。在2004年,我认识了中国人寿营销员罗东。他,知识丰富、能力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刘建强 《中国企业家》2010,354(1):125-125
(续上)“是吗?你们老在那儿看他们也不知道?“ 好像知道吧,我也不知道,”我说,“反正他们从来没说过我们。” “你老看这个多不好呀,”严红严肃地说。 “我觉着他们那样儿特好,真的,我说不出来,反正不像我妈说的那样儿,说人流氓。”  相似文献   

16.
束司长(注:束克欣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副司长)说:30%的人可以买房,70%的人应当租房。 网民说:如果你保证我能租到合适的房子,我为什么不租房?如果你保证我现在不买房以后还有可能买得起房,我为什么不租房?如果你保证我租房同样能够享受到正式市民待遇,我为什么不租房?……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有个熟人对我说:“我很想买保险,可是业务员一来和我谈保险,我就觉得他总是带有某种目的性地和我谈话,让我觉得不舒服。”我听了哈哈一笑,我说我不做保险业务,我也不卖保险给你,我给你介绍保险如何?他说,好的,你说我就相信。  相似文献   

18.
刚进媒体工作的时候,发觉同事非常喜欢批判公司、批判自己的报纸、批判老板、批判组织,当时的我,正沉醉于这个媒体所提供的舞台,让我有发挥机会,那种成就感胜过一切。因此,对同事的对内批判行为百思不解。我很想问他们:如果对公司这么不满意,为什么不辞职呢?  相似文献   

19.
读完《被误读的“燕宝门”》我不知道该作何感想,作为大连燕宝风波的当事人之一,我的感受自然跟普通读者不太一样。原本以为这又是一个被宝马买通的媒体,文章中的观点、事实又似乎不完全是这样,后经联系作者进行沟通,我了解到,这是你们独立运作的选题,  相似文献   

20.
凡客的崛起     
张继明 《企业文化》2012,(10):53-54
凡客公司—无厂房,二无设备,三无门店,靠网络广告的大量投放和呼叫中心的拉动,迅速崛起 “我爱表演,不爱扮演……我没什么特别,我很特别;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和“爱夜间大排档,爱赛车……我不是什么旗手,不是谁的代言,我是韩寒,我只代表我自己”的广告语几乎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